2010北京市大兴区政府工作报告回顾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一年来,区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以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为支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 并按照区委“坚持科学发展,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建设和谐繁荣未来”的总体思路,认真落实三区四次人代会各项任务,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共克时艰。 我们奋力拼搏,奋力拼搏,圆满完成国庆服务保障任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着力落实保增长措施,实现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年来,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政府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总体部署,按照区委“促投资、增后劲、抓融资、优环境”的工作要求,着力促投资、加快项目落地、促进产业集聚、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了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财政收入达到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700元,比上年增长10%;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1120元,比上年增长10.1%,经济发展总体形势好于预期。
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借助北京市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平台,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136个重大项目列入绿色通道,165,438+065,438+0个项目开工。抓住市级土地一级开发6543.8+000亿元的投资机遇,圆满完成我区6543.8+042亿元的投资任务。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为实现“保增长”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导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生物医药基地重点吸引高端项目,民海生物、以岭药业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抓住国际汽车资源整合和新能源利用的有利时机,成功引进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充分发挥星光影视园的引领作用,基本完成卫星电视使馆区项目,不断增强高端媒体聚集效应。世界500强企业宜家入驻西红门商业综合体,生产性服务大楼、火神商业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引进外资成效显著。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54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成功举办21北京大兴西瓜节、春华秋实系列活动,全年旅游收入预计达到7.6亿元。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保持健康发展,建筑业总产值6543.8+0.2亿元。一年来,全区引进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7个,主导产业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农业产业设施不断完善。庞安路产业带提升工程竣工。年内新增改造设施农业1万亩,建成皇家瓜园等一批精品观光园,进一步拓展了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3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成升级,“院区合作”向纵深延伸,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5.4万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农村便民商业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农村连锁店全覆盖。继续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覆盖面。
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加强规划指导,完成200个村庄的村庄规划。投资7亿元,在223个村全面实施“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村邻道路450万平方米,改造厕所1.6万座。加快实施“三来”工程,农村新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进一步提高全区垃圾密闭化、无害化处理率,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生态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三海子郊野公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已经完成,一期工程顺利开工。加快实施大兴新城水系规划,启动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建设。加大绿化美化力度,完成京山铁路和六环路绿化工程,高标准建设兴旺公园,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天堂河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东南郊水网建设基本完成。依法扩大污水处理费征收范围,有序关停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企业15家。认真落实15阶段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空气质量优于二级的天数超过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有所下降。
三是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切实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地铁大兴线实现隧道贯通,轨道铺设全面展开,11车站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道路建设进展迅速,京开辅路拓宽工程完工,郭公庄路即将建成通车。王兴路、鲁丘路、慈大路改造基本完成,全年新建、改建道路95公里,道路通行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快市政设施建设,完成坎农基、康庄集中供热厂项目和新城供热管道改造,建成李营3座110KV变电站,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城乡结合部改造取得新突破。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为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着力加快城乡结合部改造,以拆促建、以拆促管,圆满完成生物医药基地东配套区、义和庄、三河庄、旧宫镇、亦庄鹿泉、西红门片区33个村、1.2万户、340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做到人多地少。
重点村镇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采育等5个重点镇建设规划,庞各庄集镇拆迁进展顺利。着力培育城镇主导产业,引进三元食品等一批重大项目。努力推动亦庄片区发展,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探索* * *发展、利益共享的新模式。
城乡管理新机制初步建立。强化街道办事处和区域办事处的属地管理职能,顺利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固化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措施,流动人口无序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控制。针对突击建房、恶意装修、抢种抢种、偷砂石等违法行为,集中开展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清理腾退土地近3000亩。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市容环境秩序、市场经营秩序和治安秩序。
第四,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稳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投资1.1亿元建设大兴三中教学楼和社区学院综合楼,完成39所学校和20所镇级中心幼儿园改造工程,全年新建或改造校舍1.4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持续改善。积极推进教育资源优化重组,完成大兴二五岗位合并。努力引进优质资源,深化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合作,稳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积极应对甲型流感(H1N1)疫情,高质量完成各项防控任务,进一步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20急救中心投入使用,疾控中心和监管工程顺利推进,旧宫镇等8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区、镇、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药品监管,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艺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更新体育健身器材120套,全民健身得到加强。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目标,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广播电视、档案、老龄、红十字等事业取得良好成绩。
就业服务成效显著。出台促进就业指导意见,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建立企业就业补贴制度,对吸纳本地区劳动就业有突出贡献的企业进行奖励。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全年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700人。准确掌握劳动力资源、入区企业建设和用工需求情况,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1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3%以内,登记失业人员达到60%,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人均2400元,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新农合筹资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年累计报销医疗费用近6543.8亿元,参合率超过96%。认真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参保率达到90%,消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1300套保障性住房即将分配给困难群众。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养老和社会保障工作,顺利完成长子营镇等9个温暖家园建设。区政府承诺为群众办理的38件实事全部提前完成,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五、努力增强发展活力,体制机制创新。
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加大融资力度,与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12家金融机构广泛合作,获得金融领域信贷资金14亿元。科学判断形势,抓住发展机遇,及时安排土地上市,引进社会投资,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潜力不断增强。全年争取各类政策资金30亿元,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机构改革有序进行。立足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强化服务,组建经信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金融办、社会办,进一步理顺政府职能。增设天宫院街道办事处和坎农基街道办事处,科学合理划分辖区,强化城市管理职能。
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加快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立3家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即将开业,为农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亦庄镇、黄村镇、西红门镇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土地流转和集体林权改革有序实施,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国有企业继续发展壮大。创新监管机制,坚持“三重一大”制度,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国有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和乡镇改造,企业发展规模持续增长,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人才机制进一步完善。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有用”的原则,积极利用“外脑”聘请首都各类专家,引进高级人才185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加强科技创新,重视科普教育,进一步提高群众科学素养。
六、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
区政府圆满完成了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区人大常委会的各项决议。主动依法接受区人大监督,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13次,接受人大代表视察检查17次。充分利用便捷电话、区长信箱、论坛等多种形式。,积极听取NPC代表和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整改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坚持重大问题主动向CPPCC请示报告制度。自觉接受CPPCC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和采纳CPPCC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高度重视NPC代表建议和CPPCC提案,圆满完成284件建议和提案的办理工作。代表、委员满意率超过97%。
为群众游行、阅兵、游园、晚会等国庆庆典活动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展现了大兴良好形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表彰。加强“五小”企业和“六小”场所监管,初步建立退出机制。“平安国庆”成效显著,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坚持打防并举,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对重大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特别是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不断完善全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大社会矛盾调解力度,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五五”普法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防教育、双拥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
坚持依法行政,强化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化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加强。完善全程代理制度和“一站式”服务,采取并联审批、半关闭等措施,最大限度压缩项目办理时限,进一步提高政务效率。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发展造成的严重困难,坚持与企业共渡难关,实施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区级安排专项资金等措施,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手续、销售等各种实际问题。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推进廉政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加强重点项目和大额支出的审计和全过程监管,加大源头治理和经济责任审计力度,进一步增强政府部门廉洁自律意识。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具体体现为四个精神:
首先是团结协作的精神。面对繁重的发展任务,政府部门坚持一盘棋、一心一意,在城乡结合部改造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充分发挥部门联动、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默契、无缝的工作机制,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二是开拓创新精神。当前,我区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针对资金筹集、企业帮扶、征地拆迁等难点问题,政府部门坚持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三是顽强拼搏的精神。面对困难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的发展任务,政府部门攻坚克难,在国庆服务保障、重点地区拆迁、城乡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充分发扬了顽强拼搏、连续作战的精神,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第四是求真务实的精神。政府部门按照明确工作重点、明确工作主体、明确工作标准、明确工作时限的要求,坚持在绿色通道工程投资、三海子公园建设、重大项目引进等方面务求实效,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快速推进,为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艰苦奋斗、齐心协力的结果,是区人大法律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支持配合的结果,是中央和市驻区单位、驻区部队和关心大兴建设的各界人士大力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要求,与全区人民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前进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有待提高,现代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待进一步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型高端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违法建设、城乡环境、新城交通等问题比较突出,流动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政府综合管理和处置水平有待提高;城乡结合部改造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大,民生改善需要进一步努力;干部的思想认识、知识积累和工作方法与新形势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通过加快发展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