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学生“收垃圾”撑起一场估值250亿的IPO。
没想到,一个默默无闻的二手生意也能支撑起一次IPO。
据投资界消息,中国最大的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万物新生活集团(爱回收)正式提交IPO招股书,计划在纽交所上市。此前,该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雪枫明确表示,40亿至50亿美元的估值将是该公司进行IPO的基本线。
作为爱回收的掌舵人,陈雪峰是一名来自复旦大学的程序员。起初,他和复旦兄弟创办了C2C平台乐毅。但是这个项目最终失败了。直到2011,乐易网升级版——爱回收正式成立,专注于电子产品回收。2020年,爱回收升级为新生。新品牌有两个业务板块——二手手机业务和垃圾分类业务。现在,年收入超过48亿元。
一路走来,回收的融资过程艰难。早些年,VC机构因为不认可互联网公司做门店的做法,一度撕毁TS(投资意向书)。直到公司成立三年后,公司的融资才逐渐打开局面。如今,爱回收已经走过了八轮融资,包括五源资本、天途投资、陈达财智、凯辉基金、林静投资、前海母基金、老虎全球基金、国泰君安、JD.COM等知名机构。这个二手生意可能比预想的要大很多。
复旦毕业后,曾经创业失败。
80程序员靠回收手机去IPO敲钟
热爱回收的背后是一位复旦大学的80后程序员。
65438年至0980年,陈雪枫出生于湖北黄石。他曾就读于同济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在复旦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2006年,大学毕业后,陈雪峰循规蹈矩,在上海做了一段时间的技术经理。
直到复旦校友孙文俊的出现。早在复旦读书的时候,陈雪枫就认识了在复旦旗下的复旦光华从事研发的孙文俊。2008年,陈雪枫对一则新闻印象深刻——“针换别墅”,一名美国男子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用一枚回形针换取一栋两层别墅一年的使用权。
于是,两个人的脑子里都萌发了创业的想法。他们意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何处理家庭剩余物品成了一个问题。因此,陈雪枫选择了“二手”创业,打造C2C平台乐毅。当时这个项目获得了复旦大学65438+万元的创业基金。
做了两年兼职,直到2010,孙文君和陈雪峰才投入全职网站运营。当时公司的主要员工是一些复旦大学的非全日制学生,这些人毕业后基本都留在了这个团队。然而,当Leyi.com的团队扩大到10人以上时,这个项目就做不成了。
陈雪枫后来反思:“这个项目不成功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我是技术出身。我做平台的时候,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匹配,但后来证明很难;其次,由于缺乏对我们市场和用户的思考,项目脱离了基础;第三是平台交易量不足。我们忽略了‘别针换别墅’这个案子是偶然的,断断续续花了一年多才完成。对于平台来说,分散的交易需求无法支撑有效订单。”
项目的失败一度让团队濒临解散,也让团队冷静下来重新思考。关起门来,陈雪枫认为二手行业还是有机会的。“那时候,我想选择一个冷门、难做的行业。否则竞争对手不计其数,BAT等大玩家虎视眈眈,你根本没机会。”
因此,团队选择转型,并瞄准电子产品回收。2011,爱回收在上海正式诞生。起初,爱回收只是作为一个线上平台,但由于电子产品需要经过专业检测,纯线上模式在产品质量和价格上容易产生用户纠纷。
接下来的“恶意降价”、“程序不透明”等负面评论也对回收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虽然这种“代沟”可以通过面对面回收的方式有效解决,但讲解成本和运营效率仍然无法优化。
思来想去,陈雪枫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开一家线下店,而且是在一个人流密集、价格昂贵的商场里。这着实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当时O2O概念火热,各种纯线上平台以其低成本、轻模式、快速扩张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2013年底,爱回收的第一家线下店在质疑声中开业,而且一直没有关门。如今爱回收的门店营收已经超过50%,门店的线下交易和广告效应已经覆盖了高昂的成本。
2020年9月,“万物重生”取代“爱回收”成为全新的集团品牌,新品牌拥有两大业务板块——二手手机业务和垃圾分类业务。用陈雪峰的话来说,爱回收已经从一家专注于手机回收的消费互联网公司,逐渐转变为一家以供应链能力驱动的产业互联网公司。
10年,陈雪峰,一个最初的普通程序员,一步步成为一家拥有数千员工的公司的CEO,即将拿下自己的第一次IPO。
年收入48亿,门店750家。
这项苦差支撑起了IPO
如何在不起眼的二手回收行业支撑起一次IPO?
成立之初,Airecycling以回收手机起家,只专注于线上平台。为了提高运营效率,陈雪枫在2013开始琢磨过渡线。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调查,他发现门店模式的成本比预期的要轻,在超市的场景下,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更强。显然,这是回收二手手机的最佳场景。
陈雪峰曾经简单算过一笔账:一个简易店铺的一次性硬件投入为7万元,一个店铺一个月的运营成本约为3万元。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末,公司* * *拥有门店755家,其中爱心回收门店733家。这意味着,仅门店运营一项,爱回收一年也需要消耗近3亿元。
派吉堂可以说是爱心回收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017,爱回收已经靠二手电子产品盈利,但陈雪峰已经在谋划下一步——孵化相机馆业务的B2B模式。这是爱回收全产业链布局的第一步,也是让外界认识到“爱回收不只是手机回收”的重要一步。
2065438+2009年6月,爱回收合并了电商圈元老JD.COM的拍拍,填补了自身B2C业务的短板,也获得了JD.COM 3C的精准流量,最终形成了C2B+B2B+B2C的完整闭环。陈雪峰认为,这是一种强大的化学反应,也是回收利用的“逆势”之举。
凭借三大业务品牌,即3C产品的C2B回收平台、B2B交易平台的拍拍堂和B2C零售平台的拍拍贷,Airecycling已将触角伸向海外。事实上,早在2017年,爱回收就投资了印度手机回收公司Cashify,之后又押宝南美最大的二手公司Trocafone,与美国最大的手机回收公司EcoATM共建自动化运营中心,从而形成了“AHS装置”的海外板块。
四大业务同时开火,促成了今天的Everything New集团。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末,在过去的12个月中,万物新生活集团(不含JD.COM零配件仓库业务)全平台交易二手商品超过2665438+万套,同期全平台总GMV 228亿元,居中国市场第一。
营收浮出水面——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2.62亿元、39.32亿元和48.58亿元。而且公司2020年整体毛利率为25.7%,已经高于部分手机厂商。
虽然陈雪枫一再强调“不流血上市”,但盈利是其近年来直接面临的问题之一。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210万元、7亿元和4.7亿元。也就是说,三年来,万物亏损了近6543.8+04亿元。
后面聚集了VC/PE,估值250亿。
他们为什么喜欢二手市场?
融资是陈雪枫十年创业的生死劫之一。
五元资本是陈雪峰团队引入的第一家投资机构。2011,爱回收成功获得五源资本(原晨星资本)200万美元A轮融资。陈雪峰认为,婺源资本看中的是二手回收行业这个巨大但空白的市场,其次是对爱回收团队的认可。“我是名校毕业,在名企工作过,经验丰富。”
然而,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爱回收在融资的道路上屡屡碰壁。陈雪枫曾回忆:“那时候互联网公司的流量格局如日中天。互联网公司去做一个店,又脏又累又傻,几乎没人认可。”甚至和投资人签订的TS(投资意向书)都被撕毁了两次。
被投资机构泼了好几次冷水,让整个创业团队当时都感到绝望。直到2065438+2004年7月,爱回收获得世界银行旗下投资机构IFC和五元资本800万美元的B轮投资。自此,爱回收打开了融资局面,以后几乎保持每年一轮融资的节奏。其中2065438+2008年7月,老虎全球基金领投,JD.COM跟投,特别顺利。三月开始,六月到达。
风投出手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中国手机回收率低,一半以上闲置;但与此同时,体系复杂、标准各异的各级回收商仍让整个手机回收行业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缺乏优质的品牌回收商为二手手机提供可靠的一站式回收服务——极不成熟的市场现状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3C产品回收市场未来潜力巨大。
这场流行病是对“一切都是新的”群体的又一次冲击。在此期间,有媒体报道称,万物新生在内部力推“薪资优惠”制度,即全体员工“缴纳”10%-30%,同时取消员工五险一金等一系列福利和补贴,要求员工平均每天在公司工作12小时。甚至有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公司的一系列做法是“倒闭前的节奏”。随后的9月,在万物都在升级品牌的同时,官方宣布了超6543.8亿美元的E+轮融资,打破了谣言。
现在,Everything New Life Group已经汇集了一个庞大的投资者团队。天眼查APP显示,万鑫生集团至少进行了八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11亿美元,背后涌现出了五源资本、天图投资、林静投资、陈达财智、凯辉基金、前海母基金、老虎环球基金、启程资本、国泰君安、清鑫资本、JD.COM等十余家VC/PE机构和巨头企业,堪称豪华。
值得注意的是,Aauto Quicker也在2021加入了万物新集团的投资人阵营。这意味着,在依托JD.COM为核心后,爱回收终于带领Aauto更快地走出五环,走向同样对二手移动数码产品有强烈需求的小镇年轻人。
IPO前,创始人陈雪峰持有万鑫生集团65,438+00.9%的股份,第一大股东JD.COM集团持股34.7%。五元资本持股14.0%,为第一大VC投资方;此外,天图投资和老虎全球基金分别持股8.5%和7.3%。
据悉,爱回收寻求在IPO时获得40-50亿美元的估值。这也符合陈雪枫的IPO规划路线图,其一再强调“IPO估值达到40-50亿美元才会上市”。也就是说,爱回收的最低市值是250亿元。
跑步十年,经历了创业路上的各种坎坷。危机感一直伴随着万物的重生。陈雪枫曾在一次内部动员会上说:“作为一家强烈依附于线下零售业的互联网公司,大家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现在,公司已经站在了IPO的钟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