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德尔福公司的生存之道

日期:2006-11-210

就在几个月前,世界汽车零部件巨头德尔福还在担心其股票暴跌、巨额利润损失和信用评级下降。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米勒(STEVE MILLE)甚至哀叹称,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然而,2005年6月8日德尔福在美国纽约申请破产保护后,一系列威胁公司的债务以及由此引发的财务危机得到暂时缓解。目前,德尔福全球业务运营已经恢复正常。

曾经称霸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

对于很多普通消费者来说,德尔福无疑是个陌生人,但是在汽车行业,大家都知道。

德尔福的前身是通用ACG,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88。这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拥有65,438+092,000多名员工,在全球企业中排名65,438+042,2002年营业额为274亿美元。

某种程度上,德尔福的历史就是通用汽车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采用垂直一体化的结构战略,从螺丝到发动机的所有零部件都是自己制造,从而创造了辉煌的时代。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由于受到日系车的冲击,通用汽车决定放弃垂直结构,逐步将利润率相对较低的零部件部门分离出来。

1988年通用汽车公司建立ACG是零部件部门分离的第一步。此后的1991年,J.T. Battenberg III先生作为通用汽车公司的执行副总裁(现任德尔福全球总裁)主管零部件部门。如何让ACG独立发展,成为像整车一样盈利的公司,是当时巴滕伯格面临的主要任务。巴滕伯格制定了一个基本原则:除了为通用汽车提供零部件,ACG还应该对外发展。同样,通用汽车也可以从ACG以外的地方购买零部件。这样,ACG部门的非GM业务占总销售额的10%到15%。1995年,ACG更名为德尔福汽车系统,以更加灵活的姿态立足市场。

在不断开发非通用汽车客户的同时,Batenberg对ACG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面对包含300多种产品的冗长生产线,Batenberg决定对不盈利的部门或产品线坚决采取“关停并转”(fix,close,sell)的原则,从而在任何产品领域争取第一或第二的位置。改革后,德尔福只剩下170多个在全球有竞争力的产品。

德尔福在做减法的同时,也在做加法,在自己最需要的地方加强自己的力量。1997年末,德尔福收购通用汽车集团休斯电子公司原子公司德科电子,加强在电子集成方面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实现系统集成。

完成内部改革后,1999年5月28日,德尔福作为一家完全独立的公司在纽交所IPO上市,董事长为巴滕伯格。虽然在上市的时候,德尔福80%的营业额是通用带来的,但是后来这个比例下降到了65%左右。更重要的是,在资本方面,德尔福已经割断了与通用的脐带。

如果说世界汽车工业的历史是一部整车工业横向兼并重组的历史,那么世界最大的零部件工业德尔福从通用汽车分离出来,开启了汽车工业的纵向分工。

目前,德尔福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世界500强排名146。除了发动机、变速箱、外壳、座椅、轮胎,德尔福几乎可以提供所有其他汽车零部件,其品种之多引起了所有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关注。德尔福产品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占有率高达15%-20%。如此全面的零部件产品线,德尔福的任何一个小动作都会对整车制造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特尔斐帝国非常庞大。目前在41个国家拥有176家独资制造工厂、42家合资工厂、53家客户服务中心、销售代表处和32家技术中心,仅在中国就有11家生产企业。

1994之后,德尔福在中国以年均24%的增长率突飞猛进;2004年,德尔福在中国的合并收入超过6亿美元,中国市场一直是德尔福非常重要的增长点。

涉及德尔福的历史负担和车辆库存

然而,天气是不可预测的。进入2005年后,德尔福从金字塔顶端开始走下坡路,时运不济。

第一,维持多年的“霸主”地位陨落。2005年初,罗伯特·博世工业集团公布了2004年的销售额,显示该公司以329.3亿美元(287亿美元)的销售额首次超越德尔福,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新“霸主”。

随之而来的是业务的全面下滑。2004年同期,德尔福也是净利润6543.8美元+0.43亿,短短一年时间,情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05年第二季度,德尔福的营业收入仅为70亿美元,比2004年减少了5亿美元,利润为3.38亿美元,均低于预期。消息传出后,德尔福股价暴跌12.1%,仅剩4.36美元。此后,三大债券评级机构联合下调了德尔福的信用评级,原因是后者启动了6543.8美元+0.5亿美元的循环信用透支,通常仅用于在申请破产前获得营运现金。

让德尔福经久不衰的是德尔福、通用汽车和美国工会之间的历史问题。从65438到0999,德尔福从通用分拆出来的时候,按照顺序把庞大的配套企业都拿走了。许多专业配套企业在公开的市场竞争中显得软弱无力,逐渐成为德尔福的包袱。一些内部经营困难的企业拖累了很多经营良好的企业,只能通过不断清理和出售一些没有竞争力的资产来获得部分缓解。历史和现实内外的诸多不利因素,让德尔福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看起来越来越难看。

此外,德尔福还不得不接手员工与通用签订的高工资合同,并准备持续到2007年9月。目前,德尔福在北美有2.5万名美国工会工人,每个工人每年的成本为654.38美元+0.3万美元。同时必须遵守美国工会的一系列规则,不能停工或裁员。德尔福面临全球竞争,这使得德尔福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整个2005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在那些“闲散”小时工身上多花了65,438亿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德尔福每况愈下的局面绝不是孤立的,它所面临的挑战是全行业的,反映了当前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寒意。

伟世通是福特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在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它根据福特的生产计划下调了生产计划。即便如此,其信用评级也难逃被降至垃圾级的命运。为此,福特汽车集团不得不花费6543.8+06亿元拯救伟世通。无独有偶,2005年5月17日,汽车地板和音响零部件的关键制造商柯林斯阿克曼也走到了申请破产保护的位置。北美和亚洲汽车制造商同意提价自救,只是为了帮助世界汽车地板和音响零部件巨头走出破产。

随着包括通用汽车在内的上游企业库存的增加,汽车厂商纷纷减产,库存开始下降,引起了整个欧美股市的震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的股票下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车辆制造商的不景气直接导致美国主要零部件供应商的库存下降,美国天合光能公司、德尔福公司、李尔公司的经营普遍受挫。这些让欧美汽车零部件厂商不寒而栗,面临倒闭的危险。事实上,自2005年初以来,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已经严重威胁到零部件制造商的利润增长,有些甚至预测亏损。零部件厂商在受到原材料涨价威胁的同时,也面临着整车公司减产和要求降价的压力,两家愤愤不平的零部件供应商日子很难过。

申请破产求助无望。

“很简单,我们已经失去了竞争力,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史蒂夫·米勒(Steve miller)无奈地表示:“除非我们能做点什么来降低劳动力成本,否则破产保护将是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据外媒报道,如果三方能够就德尔福的人力成本削减达成一致,工会将允许德尔福为工人提供14美元的时薪,几乎是目前费率的一半;与此同时,德尔福希望关闭表现不佳的工厂,并解雇4000名多余的工会工人。如果三方未能在2005年6月10,17日之前达成协议,米勒表示,德尔福将寻求其他重组方式,包括破产保护。

但观察人士指出,米勒的“破产保护”不仅不同于破产,也不同于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规定的破产清算程序。美国破产法第11章允许企业债务人在申请破产保护后继续日常经营,以解决财务困难。企业现有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将继续留任,并在法院和股东的监督下经营企业。“破产保护”给企业一年时间。一年后,如果企业觉得重组没有完成,可以申请进一步延期。“破产保护”后,工会的力量明显减弱,一些原本由工会干涉的事情,现在可以由企业来做。因此,此时提出“破产保护”,可以看作是德尔福度过当前金融危机的一种缓兵之计。

摩根大通分析师Himanshu Patel将德尔福所谓的“申请破产保护”视为其威胁通用汽车和工会的“潜台词”。目前,德尔福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面临着劳动力生产成本高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北美市场严重下滑的制衡。虽然产量的增加和北美销量的提升最终会带领德尔福走出困境,但短期内很难改善这种状况。米勒与通用汽车和工会就降低劳动力成本的谈判,可以视为他目前唯一可以付诸行动的拯救方案,可以让德尔福迅速甩掉包袱,为未来更大胆的改革扫清道路。

面对德尔福略带“威胁”的求助,通用该怎么办?

通用汽车很清楚自己与德尔福的关系。一旦德尔福进入破产保护,通用汽车的财务也会受到牵连。通用汽车将不得不承担部分员工的养老金成本,并为汽车零部件支付更高的价格。UAW的退休员工也将面临福利待遇的大幅下降。三方达成协议应该符合他们的最大利益。因此,这不是通用汽车是否会帮助德尔福的问题,而是如何帮助的问题。就在德尔福发布上述宣言后,通用汽车立即做出反应,准备救助濒临破产的德尔福。保护它免于破产的危险。通用汽车表示,将考虑提供资金援助,以重新安排德尔福的865,438+09万美元欠款,这笔款项是为曾在德尔福工作、现已返回通用汽车的工人退休而准备的。

然而现在通用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第二季度亏损近3亿美元。美国市场的持续萎缩,让通用上半年产量减少了65,438+065,438+0%,拯救德尔福已经不可能。

就这样,德尔福不得不在美国密歇根州特洛伊宣布,德尔福及其在美国的38家子公司已于2005年6月8日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在纽约申请美国公司破产保护。德尔福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米勒(Steve miller)表示,“我们的全球业务运营,包括美国和非美国业务,将不间断地继续。”德尔福的非美国子公司不在申请范围内,将继续运营。德尔福中国副总裁渐江表示,“我们的中国业务不会受到影响,在中国市场的投资计划和业务将得到全球总部的支持。”

重组之路渺茫。

现在德尔福申请破产保护后,这些工人将何去何从?他们的收入和福利将如何调整?这场劳资双方的博弈才刚刚开始。据了解,德尔福已经与各大工会代表进行了建设性的谈判,但在没有通用汽车的协助或美国法院的干预下,仍然无法对集体谈判协议进行必要的修改。“因为我们无法在庭外解决美国商业历史遗留的问题,”米勒指出,“我们决定,在当前流动性状况非常强劲的情况下,通过第11章程序解决我们在美国的成本结构问题,最符合德尔福的利益。”

围绕申请破产保护,德尔福的一系列动作如火如荼。5438年6月+2005年10月,德尔福还向各相关工会提出建议,旨在使劳动协议采用有竞争力的劳动力成本结构,处置无利可图、非战略性的美国业务。此外,德尔福还计划参考行业内的竞争惯例和转型计划,调整养老金计划和健康及退休福利。

在提交自愿申请的同时,德尔福还提交了40多项“首日”动议,涉及德尔福的员工和业务运营、持续的供应商关系、客户处理、一些悬而未决的合同、税务和相关事宜、公共工程、留住专业人员和案件管理。在听证会第一天等待法院的决定时,破产法院将批准一项过渡令,为员工和业务运营提供临时救济,继续供应商关系和处理客户。

德尔福汽车系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德尔福可以使用其所有的流动性来支持其在美国以外的全球业务,并帮助确保其为所有全球业务部门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德尔福计划融资45亿美元以维持其全球业务的运营,融资方式为债务融资,在亚洲、欧洲和美洲也有有约束和无约束的信用融资额度或抵押融资。德尔福预计将在2007年初至年中完成其美国业务的重组。

不过,德尔福的如意算盘能否实现,还是一大悬念。在日系车企和高价石油的影响下,美国三大车企擅长的SUV和大型车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从通用和福特分拆出来的德尔福和伟世通业务也势必受到很大影响。在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经营状况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德尔福的重组之路注定充满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