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电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状况(分析)

据说有500多种类型的公司,但我注册了十多家。如果要说一般印象的话,我觉得售电公司就是标本之一,各个公司的办理要求或多或少都在售电公司有所体现。所以,谁想跑公司,只需要跑售电公司,其他公司都可以。

售电公司可以追溯到19世纪。由于电能时代的到来,售电业务发展迅速。在大多数国家,电力销售业务仍然由国家垄断企业或组织拥有,电力客户从这些垄断企业购买电力。20世纪末,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相继开放售电业务,充分发挥了竞争在电力市场中的作用。电力市场中出现了售电公司。

请忽略中间的一些制度差异。中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经过10多年的行业调整,实现了发输电分离、主辅分离的格局,为电力交易市场化奠定了基础。2015年,国务院颁布《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条件》,开启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主题围绕电价改革、电网独立、售电侧放开。2016年3月,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分别成立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开展售电公司注册、各类电力交易等市场活动。之后各省陆续成立省级电力交易中心,协助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开展电力交易市场活动。

以2016年3月广东省13售电公司的市场准入为起点,售电公司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全国注册售电公司数量从2016年的296家迅速增长到目前的近万家。然而,实际上只有204家公司在市场注册后可以在电力市场交易(数据来自北极星电网)。随着各省售电市场工业用户准入门槛的降低或取消,作为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电力用户企业数量激增,部分省份甚至放开了商业用户即除保底用电以外的全部准入,进一步激活了市场,激发了企业参与售电侧改革的积极性,也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目前我国电力交易模式基本分为批发交易和零售交易,其中批发交易又可分为年度双边交易和月度集中竞价交易。

在年度交易中,售电公司与发电企业通过网上协商确定合同,提交交易中心,交易中心通过对申报电量的安全核对,批准交易申请。

在月度交易中,竞价交易通过交易中心发布集中竞价交易公告,售电公司和发电企业分别向交易中心上报电量和电价数据,交易中心组织集中撮合,按照差价从高到低进行撮合交易,获得统一的出清价格;并进行安全检查以完成交易。

售电公司与用户的交易方式有多种,包括固定差价、直接份额、保底或份额、保底加份额、保底加固定差价、固定优惠上网模式等。

售电公司的类型主要分为:具有电网企业背景的售电公司和具有增量配电网经营权的售电公司;以及独立的售电公司;

各有优势:一是电网企业背景的售电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运营,与输配电业务、调度业务、非市场业务隔离;在电力交易机构没有相对独立性的情况下,电网企业所属的售电公司暂不开展竞争性售电业务。这类售电公司的原始资本是电网资产,从名字上看不出来,但是市场能量很大。其优势在于可以得到电网公司的全力支持,利用电网公司的影响力游说客户,与电网公司的资源共享(如电力用户信息检索、历史用电数据、缴费情况等。)用低价电,可以给用户优惠报价;

2.拥有增量配电网经营权的售电公司;有配网资产和固定营业区域,可形成关口计量,采用“关口计量+市场售电”的经营模式;分销网络发布给第三方,收取分销网络费。

3.独立售电公司:虚拟运营商,无配网资产,无固定营业区域,从事购售电业务,不承担保底供电。一般企业注册售电公司也是这样;报名难度不高;人员需求10专业人员,其中高三电气职称1名;公司资产要达到2000万以上;在当地有实际办公地址即可,我公司可以提供上述服务,为售电公司客户解决困难和痛点。

当然,你可以说的比上面写的更多,这里就不多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