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制版集团的发展
1984年底,以刘克利为首的厂领导对国内软包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凹版制版行业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市场调研,发现我国制版技术非常落后,但市场需求旺盛;许多大型企业和专业印刷厂都在引进大量的凹印设备,但很少有人关注制版行业的配套发展。高档印刷滚筒会出国制版。这是一个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好项目。虽然投资大,但市场潜力大。当时,刘克利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决定引进世界先进设备,以高科技产品占领市场制高点。
经过充分的准备和努力,冒着高息高贷的风险,引进了世界先进的凹版制版生产线,如西德产的电动雕刻机、电动延伸机、日本产的电镀生产线、美国产的显影机、密度计等。到1986,已发展成为国内唯一的专业凹版制版厂,成为全国同期进口制版设备中进度最快、投资最少、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项目,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短短几个月,运城制版厂就吸引了全国大部分用户,业务量成倍增长,忙得不可开交。顾客主动先付款,付完现金还要排队。基本上他们要等一个多月才能拿到产品。所以很多塑料彩印厂提前两个月向运城制版厂下单,付全款,然后排队等候。有的工厂干脆派业务代表吃住在运城制版厂,专门做催促工作。
后来经过第二、三期的大规模引进和无数次的配套改造,运城制版厂终于实现了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拼版,完成了无胶片雕刻等世界最先进的新技术。
从1995开始,我在大连运城凹印制版有限公司做印前工作的时候,用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专业的苹果电脑,软件主要有Freehand 3.1A和photoshop2.0,因为当时用的苹果电脑的英文名是“MACintosh”或简称“Mac”,运城制版习惯把排版车间称为“MAC workshop”。那时候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苹果电脑是什么。运城制版集团所有分公司都配备了功能强大的MAC车间。在一个MAC车间里,有二三十台苹果电脑。当时一台苹果电脑的价格是几万块钱。
当时运城制版的工艺流程是:设计-分色-排版-陷印(加宽边)-印刷(合成加CMYK分色)-排版质检-拼版-电雕-电镀-印刷打样-打样质检-包装发货。从工艺流程可以看出,拼版后没有胶片制作环节,而是直接进行电刻(图形信息直接刻在版辊上)。这种工艺,即无胶片凹印(即凹版CTP),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版技术。
运城制版的大部分客户是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我记得那时候他们经常给日本客户打工。每个人都知道日本人是最挑剔的,但他们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满意。
高科技产品的价格下降很快,所以许多企业决策者总是对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犹豫不决,持观望态度。运城制版集团董事长刘克利有句名言:“早买晚后悔,不买晚后悔。”高科技和设备的降价是必然的,永远不会停止。要等到什么时候?既然都是“后悔”,为什么不早点“后悔”呢!
运城制版成功的因素之一是抓住市场发展机遇,瞄准世界最新技术,敢于冒险,大胆引进,抢占市场制高点。
当胶印行业的人还在谈论CTP这一新技术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早在10多年前,运城制版集团就已经使用CTP(无胶片雕版系统),比胶印CTP至少早了10年。可以说,当时运城制版集团拥有世界上先进的凹版制版设备。运城制版集团拥有世界先进的制版技术。运城制版集团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凹版制版技术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