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某锂矿第三场拍卖,竞价22分钟后再次被抢。
165438+10月25日10,威矿业54.2857%股权第三场拍卖正式开始,起拍价2亿元。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斯诺维维矿业的拍卖热度不亚于今年5月的拍卖。仅用了22分钟,26次出价就达到了首轮拍卖的最高价,触发了熔断机制。
从竞价记录来看,只有两个人参与了今天的拍卖。投标号为“J9682”的投标人先投标,每次投标只增加654.38+0万元,而“V8629”想“速战速决”。今天最后一次出价直接加价5400万元达到最高价,从而获得了先机。
目前威矿业的股价为4亿元,较起拍价翻了一倍。第二轮竞价预计在第一轮竞价结束后48小时内开启,每轮竞价增加2亿元,达到本轮最高限价。
猎锂矿的五个人是谁?
魏矿业股权拍卖吸引了三家上市公司公开竞争。
第一个“官方公告”的是GCL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015。SZ,以下简称“GCL能源”)。GCL能源事业部165438+10月14发布《关于参与斯诺威公司破产重整的公告》,宣布参与斯诺威矿业重整的投资者遴选工作,以取得斯诺威矿业的控股权。
第一财经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GCL GCL系已经完成对斯诺威矿业99%的债权和43%的股权的收购,希望进一步拿下后者近54.3%的股权,以获得斯诺威矿业的控股权。
一周后,圣鑫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240。深圳,以下简称“盛鑫锂能”)也发布了《关于拟参与卫公司股权拍卖的公告》。公告显示,盛鑫锂能拟授权公司管理层在不超过公司上年末经审计净资产(50.98亿元)的范围内,参与威矿业的股权拍卖。
鉴于盛鑫锂业可以如此大手笔地竞购某锂矿的探矿权,深交所迅速发出关注函,要求其说明确定竞购价格上限的合理性和公允性。截至记者发稿时,盛鑫锂能并未对此进行回复。
在威矿业正式出手前夕,苏州天华超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390。SZ,以下简称“天华超晶”)发布《关于子公司拟参与威公司股权拍卖的公告》,同意子公司宜宾天一锂业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威矿业股权拍卖。
除了上述三家公司出示的“中奖号码”,融捷和川能电力也被曝参与竞拍。这些公司愿意争取威矿业的股权,都是为了锂业。
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锂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相应的,被称为“白油”的锂资源价格也持续飙升,吸引了新能源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布局。2021年初,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约5万元/吨。自今年11以来,价格上涨至60万元/吨左右,累计上涨11倍。
深陷破产重整危机的威矿业,背后有一个“热点”——德拉农八里矿探矿权。该锂矿属于四川甲基卡锂辉石矿区,面积1.14平方公里,资源储量2492.4万吨,规划生产能力1万吨/年,属于中大型锂矿。
在谈及竞购威矿业股权的原因时,上述三家上市公司的公告均强调锂资源储备的重要性。盛鑫锂能在公告中表示,作为锂盐生产商,公司产能不断扩大,对锂矿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此次威矿业的成功出手,可为公司锂盐产能的扩大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有利于提升公司在锂电池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热炒下隐藏的风险
毫无疑问,上述公司抢“锂”是出于资源战略考虑,但值得注意的是,被抢的锂矿其实是一个“次品”矿。
公开资料显示,威矿业成立于2008年,2009年6月正式取得德茶邦坝石英岩矿探矿权。2013年6月,威矿业公司申请将勘探矿种变更为锂矿石和石英岩矿石。时隔多年,公司多次申请保留探矿权,但该矿的开发成果一直未公布。
此外,目前威矿业拥有的锂矿探矿权尚未确定。根据威矿业破产管理人发布的公告,斯诺威矿业拥有的德茶邦坝锂矿探矿权于2021年6月30日到期,此前已三次保留探矿权,第四次仍在保留探矿权。因探矿权未第四次预留,管理人不承诺为意向投资人办理出让手续。
此外,由于威矿业在取得探矿权证和补充矿种阶段涉嫌违法违规,相关管理部门正在组织调查,保留探矿权工作进展缓慢,存在丧失探矿权的风险。
记者曾从威矿业内部人士处了解到,第四次锂矿探矿权保留能否及何时能成功,尚不得而知。
另外,目前威矿业公司经营风险较大,处于破产重整阶段。截至2021年6月30日,威矿业拥有的锂矿和石英岩矿详细探矿权评估值为9.74亿元。但公司初审债权(含已确认)超过6543.8+06亿元,最终所有股东收益市值评估为-9.3亿元。
2020年2月,威矿业54.3%的股权在平台上拍卖。当时起拍价8.49亿元,资产评估价1.21.3亿元。但最终拍卖被迫中止,原因是“外人反对扣押标的物”。今年5月,威矿业股权以335万元起拍价重新上架,被多方哄抢。最后被一个叫谭薇的自然人以20亿元的天价成功拿下,但最终竞买人后悔拍卖。
这是威矿业54.3%的股权第三次被放到拍卖平台上,此次拍卖能否最终达成交易仍需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