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团队究竟是如何在迪拜沙漠种植水稻的?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改进技术,改良种子种植的水稻。
从青岛海水稻R&D中心获悉,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带领的海水稻团队已与阿联酋达成合作协议,在迪拜开展四期试验和产业化推广计划。预计到2020年,海水稻人工绿洲将覆盖迪拜超过65,438+00%的土地面积。
根据双方达成的“绿色迪拜”合作框架协议,第一阶段为品种实验。通过尝试种植不同积温带的水稻品种,发掘适宜的种质资源,初步掌握水稻在极端荒漠环境下的生长规律和水肥施用条件,探索水稻各生育期的核心植保措施。
2018下半年的生产性实验为第二阶段。该阶段基于“四维改良法”技术,确定最佳土壤改良工艺参数和土壤水肥循环模式,以降低大规模推广的生产成本。
双方计划在2065,438+09年启动第三期——面积为65,438+000公顷的“海水稻实验农场”项目。该阶段不仅将验证海水稻大规模实验种植技术,还将探索利用沙漠地区常绿人工绿洲的稀缺资源,整合绿色生态地产业态,引入包括中国“一带一路”产业基金在内的商业投资,尝试实现项目的商业化运作。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项目组必须采用一种被称为“四维改良法”的沙漠盐碱地改良技术,开发不同于常规水稻种植的植保系统,以节约淡水资源,避免次生盐渍化,建立土壤团粒结构和智能水肥循环,将沙漠变成人工绿洲。
据悉,四维改良法技术还将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平台技术,通过沙漠土地的数字化改造,帮助当地建立先进的智慧农业体系,为迪拜数字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