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以来的股市暴跌有几个原因。

谁在做空a股?突然调整的本质是什么?

在经历了9个月的强劲反弹后,a股仍在8月初迎来了一场“风暴”。周三暴跌150点后,周五大盘下跌近百点。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很多投资者明显不知所措。那么,是谁打开了坠落的潘多拉魔盒?谁在充当股市流动性的“水泵”?这又是什么调整?

暴跌背后浮现出三只“蝴蝶”。

是谁振翅做空,引发了a股的大幅调整?这是从这次下跌开始就摆在桌面上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对行业内直接或间接控制部分大型基金的人士进行了调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摇摇欲坠的做空阵营中有三只蝴蝶:货币主义者、保险赎回基金和私募嘉实。

“周一,我告诉我所有的客户清仓,尤其是一些大客户。我反复强调,一是套现保利润,二是不抢反弹。结果我躲过了周三的暴跌。”深圳某营业部负责人曾先生说。为什么在没有重大利空甚至有些利好的盘面下,他做出如此大胆果断的判断?“说来话长。上周市场调整的时候,我还在外面出差。去年5月,一个在上市公司做秘书的同学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已经清仓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一个有影响力的市场人士判断是时候开始中级调整了。”曾老师在介绍自己的做空经历时表示,“据他的同学说,这个营销人在2007年6月和2008年底都做出了准确的判断,特别是和一些基金投资总监。很多人相信他的判断。”但曾先生不愿透露这位神秘大师的身份,只说他是典型的货币主义者。

当然,单个人显然很难大面积影响这个市场,另一只蝴蝶的风可能更大。8月10日下午收盘后,多家机构收到一家券商发来的机构交易行为信息。该信息显示,ETF等基金当日被保险赎回,中国平安赎回80亿元,中国人寿也赎回一定金额。8月13日,中国证券报记者通过中介渠道在平安资管部证实了这一消息。有业内人士推测,保险公司对市场的把握向来比较准确。撤火线可能说明他们看到了市场没有看到的东西。(

不过,据平安资管一位负责人透露,他们赎回80亿元基金是因为他们的寿险产品到期,而不是因为不看好市场。据说这种寿险产品是2000设立的,当初约定3000多点才能兑现。问题是市场不了解保险资金的真实意图,跟风是很自然的选择。

“我觉得做空的起点应该是我们这些一开始赚的多的人。我挣了这么多,该是收获的时候了。”今年业绩斐然的广州新价值投资总监罗伟广说。根据罗伟广的说法,在7月29日暴跌之前,我们已经减少了很多头寸,上周我们甚至将头寸减少到了50%。“然而,我们仍然没有足够地估计风险。周二又进去了,周三大跌的时候又加仓了,亏大了。”罗伟广有些懊悔地说,“现在是从防御战到游击战,市场机会不多了。过两天我们撤吧。”武当资管负责人田荣华也表示,目前他们只有60%的仓位。

三个“水泵”有多强大

在谈到此轮调整的原因时,英达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a股流动性的泵并不在于银监会对入市资金的严格控制,而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IPO、增发和大小非解禁。那么,这三个泵的功率有多大呢?中国证券报记者也进行了调查。

“最近,大小生意特别难做。首先,随着市场的上涨,持有者变得越来越矫情。第二,股价越高,单笔交易所需资金量越大。”上海某券商经纪业务部于轩(化名)告诉记者。他说,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大小非的生意比较好,因为大小非的持有者大多是实业投资者,他们害怕亏钱。“你看,我之前做的辰州矿业,7块多,我帮他们卖了654.38+0万股,但是现在你看这只股票的股价,差不多30块钱最高。经过这次吐血的教训,除非市场再次恐慌,否则他们不会低价抛售。”小玉说,他还有熊猫烟花的大小,但是卖家的出价会比较高,数量也会比较大。他要卖就全卖了,所以需要的资金量也是蛮大的。萧瑜的交易经验也得到了另一位私募的验证。私募陈先生表示,最近一直在寻找非交易机会,但资源比今年年初少了很多。

如果市场没有继续下跌,造成恐慌,大小的现金压力似乎不是很大。那么,增发压力是否再次存在?“下个月要参加一家公司的定向增发,估计要买几千万的股票。”私募曾林(化名)告诉记者,“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在做这个,因为资金量大,经不起二级市场的折腾。而做私募,大部分都会和上市公司达成一致,最终会抬高价格。除非出现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一般不会亏钱,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而另一位私募温书友(化名)则表示,目前这个点的价格太高,根本不适合增发,暂时不会考虑。“除非项目有很大的潜力和价值,否则很难通过高位增发拿走我的资金,但在a股市场,目前还是很难看到这样的项目。”由此判断,发这个“水泵”的动力水平也一般。

最强泵不是新股吗?“我用了400万打中国建筑。你看,我中了33手,全部以7.53元卖出。收益率还可以。”深圳一家营业部的老板自豪地在电脑上打开账户给记者看记录。“砍掉了一些老股,发现整个老股板块都没有便宜货,没办法,只好做新的。我们营业部现在大部分基金都是这样操作的。你看光迅科技也赢了一把。”

分析人士认为,从近期几只大盘股的发行情况来看,网上申购冻结资金连续创出新高,足以说明新股的“抽水”能力。然而,一些市场资深人士表示,所有这些都只是人们在寻找下跌的原因。最重要的是,a股投资群体的持仓、仓位、交易策略过于同质化,导致了今天的高估值和剧烈震荡。这也是少数人能影响很多人的重要原因。

突然调整的本质是什么?

周四,深圳一家营业部的老板自豪地告诉记者:“周三让客户抄底,周四让客户加仓。成绩还不错,应该会止跌。”然而,周五的市场再次令人震惊。上周五上午,上海富派投资总经理刘健接到中国证券报记者的电话时,有些急切地说:“市场不太好。我以为只是一个下潜,没想到摔的这么快这么狠。我不得不降低我的职位。”

从基金的角度来看,目前多空分歧也相当大。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卖方研究员处了解到,在本周四之前,招商基金、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的仓位都比较高。但从盘面情况来看,明显是主力机构在出货,上投华鑫基金明确表示中期调整已经开始,市场缺乏系统性的行业配置收益。显然,这波暴跌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那么,这一波调整是什么样的调整呢?

上海信实投资总裁吴影曾在7月初写信要求客户清仓,他表示,下调目前定义为良性,是指股市大幅上涨后,与上市公司盈利加速偏离太大,导致正常的自我修正行情,即可能大概率下跌20%。当指数的涨幅能够与企业利润的涨幅相匹配时,这种向下的回调就会结束,这与2008年的下跌有本质的区别。

对于这一判断,李大霄,这一轮市场中最坚定的牛市,也同意。他说:“多年前,我把2009年定义为小牛。目前市场估值有些高,政策也有一些变化,虽然变化不大,资金退出的市场压力明显。但这种调整暂时不能视为趋势的转折点。这一次应该是一个再平衡的过程。”对当前市场做出准确判断的上海麒麟上善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林忠也表示,这次调整只是牛市中的一个小波段。市场已经涨了九个月了,但是一点点下跌就能稳定趋势。“我估计会有一两个月的调整期。如果7月初大盘开始调整,10和1之后肯定会上涨。现在还不好说。2800点是心理底线。只有破了,恐慌盘才会被抖出,大资金才会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