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有什么区别?
(一)适用范围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小企业,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小企业,其业务规模符合国务院发布的中小企业分类标准。但有三类小企业除外:(1)股票或债券在市场公开交易的小企业;(2)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3)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不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大中型企业或小企业。
不同的会计要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或公允价值等会计计量属性来计量会计要素。《小企业会计准则》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前提下,借鉴《国际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中简化的核心理念,简化了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降低了会计师的职业判断。
1.统一成本测量
小企业的资产要求按成本计量,没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以没有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坏账损失直接核销,实际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资产实际损失的确定参照企业所得税法中的相关认定标准。
对小企业的短期投资不要求按公允价值核算,而是按成本核算。
对小企业的长期债券投资不要求按公允价值入账,而是按成本入账;长期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不要求按照债务人的摊余成本和应付利息日的实际利率计算,而是按照债务人应付利息日的债券本金和票面利率计算。
小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需要以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为基础,而需要根据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确定。
小企业的负债不要求按公允价值入账,要求按实际发生额入账;对小企业的贷款利息,不要求按贷款摊余成本和实际贷款利率计算,而是按贷款本金和贷款合同利率计算。
2.债券溢折价采用直线法摊销。
关于长期债券投资(或持有至到期投资)中债券折价或溢价的摊销,《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债券折价或溢价应当在债券存续期间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但《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债券折价或溢价应当在债券存续期间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采用直线法摊销。
3.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否可靠取得等因素,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小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统一采用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
4.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应考虑税法规定确定。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用途,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不考虑税法的规定。《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用途,并兼顾税法的规定,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应当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摊销,直至不再确认为无形资产。《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期从可供使用时开始,到停止使用或出售时结束。相关法律或合同有使用年限规定的,可以按照规定或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小企业不能可靠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摊销期限不得少于10年。
5.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内容和摊销期限符合税法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中“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内容和摊销期限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很大不同。但《小企业会计准则》中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内容和摊销期限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完全一致。《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改造费用、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改造费用、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和其他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在摊销期限内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
6.资本公积只占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资本公积只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权溢价),是指小企业从投资者处获得的投资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权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7.使用应付税款法计算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所得税,并在计算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基础上确认所得税费用。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纳税额法计算所得税,并将计算出的应纳所得税确认为所得税费用,大大简化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8.取消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差额。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因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但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小企业不会在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中产生差异,从而减少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工作量。
9.财务报表的简化列报和披露。
小企业财务报表至少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附注。小企业不需要编制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小企业会计准则也对现金流量表进行了适当简化,没有补充信息。此外,小企业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也大幅减少。
10.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采用未来适用法。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对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采用追溯调整法或未来应用法,对以前的差错会计处理采用追溯重述法或未来应用法。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核算。但《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小企业对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有156个科目,《小企业会计准则》只有66个科目,科目数量大幅减少。
部分科目核算内容发生变化,如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相关税费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协调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小企业,可以同时执行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
1.对于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本准则未规定的交易或事项,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处理。
2.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可以不选择执行本准则的相关规定。
3.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应当转换为企业会计准则;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因业务规模或企业性质发生变化,不符合本准则第二条要求的,应当从次年1起,转换为企业会计准则。
4.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不得转换执行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