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改制上市的流程是怎样的?
一般来说,企业要想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必须经过综合评估、规范重组、正式启动三个阶段。主要工作如下:
第一阶段企业上市前的综合评价
企业上市是一项复杂的金融工程和系统工程,与传统的项目投资相比,它还需要经历前期论证、组织实施和后评价的过程,还面临是否在资本市场上市、在哪个市场上市的路径选择。在不同的市场上市,企业要做不同的工作,渠道和风险。只有通过对企业的综合评价,才能保证上市企业在成本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正确经营。对于企业来说,组织调动大量人员,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去工作,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为了保证上市成功,企业会先对上述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综合研究,慎重给出意见,在得到明确答案后,再全面启动上市团队的工作。
第二阶段是企业内部规范的重组。
企业首次公开上市涉及的关键问题有数百个,尤其是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民营企业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很多,比如财政、税收、法律、公司治理、历史沿革等。,而且后期很多问题处理起来相当困难。因此,企业在完成前期评估的基础上,在上市财务顾问的协助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前处理一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项工作,赞助商和战略也可以得到加强。
第三阶段正式启动上市工作。
上市目标一旦确定,企业就开始进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实际操作阶段,主要包括:选择相关中介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审计和法律调查、券商辅导、发行申报、发行上市等。由于挂牌工作涉及五六家外部中介服务机构同时工作,人员涉及数十人。所以组织协调难度很大,需要多方协调。
股票发行和上市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证券交易所颁布的规章制度,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应遵循以下程序:
(1)重组设立:拟定重组方案,聘请保荐机构(证券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重组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对拟重组资产进行审计、评估,签署保荐协议并起草公司章程,设立公司内部组织机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取消省级人民政府审批。
(2)尽职调查和辅导:保荐机构和其他中介机构对公司进行尽职调查、问题诊断、专业培训和业务指导,学习必要的上市公司知识,完善组织架构和内部管理,规范公司行为,明确业务发展目标和募集资金投向,根据发行上市条件整改存在的问题,准备首次公开发行申请文件。目前取消了IPO辅导一年的强制规定,但保荐人仍需向公司提供辅导。
(3)申报申请文件:企业及其聘请的中介机构按照证监会要求制作申请文件,保荐机构进行核心工作,负责向中国证监会进行尽职推荐。符合申请条件的,中国证监会将在5个工作日内受理申请文件。
(4)申请文件审核: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申请文件后,对申请文件进行初步审核,征求发行人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反馈保荐机构。保荐机构组织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对反馈的审核意见进行回复或整改。初审通过后,在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前对申请文件进行预披露,最终提交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