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高管的交接

寒冬中,车市再次遭遇疫情黑天鹅,裁员潮不仅愈演愈烈,还波及了多家车企高管。

今年以来,奥迪、通用、北极星、本田、PSA在中国都换了头。其中,奥迪中国区总裁吴在接任仅9个月后就被调回大众集团。

此外,起亚任命了新的全球总裁,福特也早早确定了下一任全球CEO人选。即使是特斯拉,今年也有两位高管离职。

海外车企高层动荡频繁,国内车企变化也不小。广汽本田、一汽丰田、一汽大众、东风雷诺等几家国内合资企业也出现了高层人事变动。广汽本田更换了日方负责人,森山可盈接替佐藤利彦担任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广汽本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东风雷诺副总裁兼市场部部长洪灏直接选择离职。

奇瑞、众泰、长城汽车等自主车企也发生了人事变动。其中,奇瑞汽车副总裁、奇瑞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贾亚倩不再担任星途品牌营销总监,而是聘请了曾经担任东风雷诺营销总监的陈。

在这次车企高层冲击波中,最大的变数无疑是国内的新车公司。

今年以来,Xpeng汽车、蔚来汽车、威马汽车、何忠汽车、天际汽车、博骏汽车、零跑汽车都出现了高层离职,蔚来汽车更是带着和黄两位副总裁一起走了。

▲2020年全球车企高管变动列表

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苦苦挣扎的汽车公司更加困难。汽车公司必须找到更好的方法来面对这场危机。很多车企选择更换新高管,希望带来更新的管理和组织架构。

但无论如何,这种变化反映了全球汽车市场持续恶化的事实,汽车公司的裁员浪潮已经波及到高管。

一、车市寒冬遇上疫情黑天鹅?更换了26位汽车高管。

全球汽车市场在经历了十年的增长后,于2018年停止了高速发展,开始进入新一轮的汽车市场寒冬。车市寒冬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汽车销量的下降。

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约为?9030万辆,2018年全球汽车销量约为9506辆,同比下滑超过4%。2019年,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销量下滑明显。2019年,中国共销售汽车2576.9万辆,同比下降8.2%。

全球汽车销量大幅下降,车企的日子自然会不好过。

去年大众、奔驰、本田、福特、日产、通用等外资车企都决定裁员,人数从几千到几万不等。国内车企神龙汽车表示要裁员4000多人,蔚来人数已经从1万多人减少到7000人以内。

进入2020年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汽车市场并未好转。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6-2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04.8万辆和223.8万辆,产销同比分别下降45.8%和42%。

目前欧美已有100多家工厂停工,其汽车工业的发展也陷入停滞。

在这种情况下,车企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和人事变动。但从目前传出的各种消息来看,这种人事变动不仅出现在一线员工中,车企高层也未能幸免。

▲2020年全球车企高管变动列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些车企既有国外大牌车企,也有自主、新锐造车企业。高管离职潮覆盖范围很广,可谓全球范围的高管离职潮。

从公司来看,有众泰、东风雷诺等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但也有长城、奥迪、本田等销售有进步的企业。比如长城汽车2019年销量微增0.69%,但还是流失了销售人才。

从离职高管的职位来看,这些离职人员职位最低的也是部门总经理,副总裁、区域总裁甚至全球总裁都有变动。比如福特已经提前预定了下一任全球CEO,说明在目前的情况下,汽车公司的高管职位并不稳固。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车企的退休高管任期都很短。比如奥迪中国区总裁才上任九个月,很多新车公司的工作时间都不超过两年。由于汽车市场寒冬的持续影响,车企高管的变动频率越来越高。

二、奥迪通用更换中国区总裁?福特现代全球首席执行官变更

2019年全球车市延续下滑趋势,国外大牌车企也未能幸免。通用、福特等车企销量下滑明显,于是很多车企做出了更换高层的决定。

由于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很多汽车公司的重心仍在中国,海外汽车公司驻华总裁是最近变动最频繁的职位。

日前,奥迪中国中国发布了最新的人事调动令,奥迪中国区总裁Gaby-Luise?Wüst)将调任大众集团总部领导岗位,一辆石昊(?沃纳?保罗。Eichhorn)将回国担任奥迪中国区总裁。

▲安石昊(途远网)

吴在宝马集团工作了20年,是华晨宝马北京销售公司的元老之一。2065 438+04-2065 438+08离开德系阵营,先后担任英国菲尼迪香港全球首席运营官、日产集团横滨全球销售运营负责人。

2018回到德国营,在奥迪总部担任中国大陆和香港销售业务负责人。2012年6月还在奥迪总部担任中国市场合资项目管理负责人。去年7月1,她正式成为奥迪中国区总裁。

此次调任距离她出任奥迪中国总裁还不到一年。有媒体认为,她被调离是因为奥迪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

▲吴(途远网)

此前,奥迪一直是中国高端品牌的销量冠军,但在2019年,奥迪分别被奔驰和宝马超越。新上任的安石昊将肩负奥迪中国战略升级的重任,迫切需要提升奥迪品牌在中国高端车市场的份额将成为安石昊的首要任务。

除了欧洲车企更换在华掌门人,美国车企也在积极更换在华掌门人。

上个月,通用汽车宣布,自2020年4月1日起,现任通用汽车中国区总裁钱惠康(Matt?Tsien)将出任全球首席技术官;现任国际运营部高级副总裁朱利安?比利塞特)将担任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管理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所有业务。

2014年10月1日钱惠康接任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在他的领导下,通用汽车在中国的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从2014到2017,通用在华销量持续增长。此外,钱惠康还被

▲钱惠康(途远网)

虽然近两年通用在华销量有所下滑,但2019年,通用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约为309万辆,比2018年的364万辆下降了约15%。

但通用中国表示,这一高层变动是基于长期调整,根据短期市场情况做出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通用中国新总裁贝瑞将面临沉重的销售压力。

作为通用汽车新的全球首席技术官,钱惠康将领导通用汽车目前要进行的电气化改造。

与上述公司不同,福特汽车上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SEC”)提交了一份文件,文件显示詹姆斯法利?D.Farley)可能会取代吉姆·汉基特(吉姆?Hackett)担任下一任CEO。

▲詹姆斯·法利(途远网)

虽然这份备案文件没有透露福特将于何时确定新任CEO,但也暗示了汉凯特可能会提前卸任。

2017吉姆·汉基特来自马克·菲尔兹(马克?Fields)接过帅印,成为福特的CEO。当时,外界将汉凯特视为福特的“救火队员”。

然而,2019年全年,福特汽车销量下降10%,至538.6万辆,收入下降3%,至1559亿美元(约合1.09万亿元人民币),净利润暴跌97%,仅为8400万美元(约合5.8亿元人民币)。

▲吉姆·汉卡特(图元网)

汉卡特的表现似乎并不那么令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福特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困难。

如果福特只是四处看看,那么起亚汽车已经做出了实际行动。起亚最近更换了全球总裁兼全球运营副总裁宋浩成(Ho-sung?宋)将出任全球总裁。

▲宋浩成(途远网)

这只是国外车企高管变动的一部分,很多车企也有高管变动。PSA、北极星、本田最近在中国换头,阿尔法罗密欧最近在欧洲换头。

此外,特斯拉今年已经离职了两位高管,特斯拉超级工厂建设副总裁凯文?卡塞克特和制作总监贾廷德?Dhillon都在今年宣布辞职,两人都在特斯拉任职超过7年。目前特斯拉还没有对这两人的离职做出解释。

可以看出,在车市寒冬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海外大牌车企已经开始松手,开始对公司高层人员进行变动,以求更好的发展。但是,这一措施能否奏效,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二、广汽本田总经理调任?一汽合资企业高管扎堆换岗

2019年,虽然国内车市整体下滑,但合资车表现依然较为强劲,大众甚至在去年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增长的强劲表现。

不过,尽管合资车企在华表现强劲,但部分合资车企还是做出了高层调整决定。

此次高层人事变动,本田不仅更换了在华负责人,还更换了广汽本田的日方负责人。今年2月,广汽本田宣布,森山可盈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接替佐藤利彦担任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和广汽本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佐藤丽彦(途远网)

佐藤理彦2003年开始在中国工作,当时在广汽本田负责销售。他于2008年离开中国,四年后被任命为本田中国业务办公室负责人。2016年4月,佐藤龙彦再次回国,接替太修水野彩香出任广汽本田总经理。

本田表示,此次调整只是正常的人事调整。目前,本田正在调整其全球执行组织结构和运营机制。

另一家在华日企一汽丰田近期也进行了高层人事调动。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刚将调任一汽集团组织人事部,一汽集团组织人事部黄勇将接任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王刚见证了一汽丰田的成长。早在2002年,一汽集团与丰田汽车合作时,王刚就是筹备组组长。2006年,王刚出任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并一直担任至今。

▲王刚(途远网)

一汽大众也进行了人事调整。今年年初,一汽-大众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向媒体透露,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胡绍航将被借调到一汽集团品牌公关部,支持红旗的工作。一汽-大众华南品牌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张强将回到一汽-大众奥迪担任副总经理。

胡绍航于2065438+2007年7月出任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任职期间主要负责市场营销、公关、市场推广。2018年,一汽-大众奥迪经历了数月的销量下滑,但在胡绍航的带领下,一汽-大众奥迪依然成功卫冕豪华品牌销量冠军。

▲胡少航(途远网)

这次胡少航调任红旗品牌,可能也正是因为看到了他在豪车销售方面的成功经验。去年红旗销量超过65438+万辆,今年已经实现三连增。红旗此举可能是为了进一步冲击高端市场。

三家合资公司都进行了内部人事调整,而东风雷诺则出现了高管离职的情况。日前,有媒体爆料称,东风雷诺副总裁兼营销部长洪灏已正式离职。

洪灏此前在东风日产工作15年,历任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销售部副主任、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售后服务部副主任、东风日产乘用车市场销售总部南区营销总监、东风日产销售总部专职副总监、启辰事业部负责人。

2018,10,洪灏正式加盟东风雷诺。东风雷诺希望洪灏能够利用市场工作的经验,帮助东风雷诺重回主赛道。

▲洪灏(途远网)

然而,2019年,东风雷诺在华新车销量仅为18600辆,同比下降63%,成为法系车中销量下滑最严重的品牌。

如此惨淡的结果也证明了洪灏对东风雷诺的尝试并不成功,而洪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与雷诺在经营理念上存在分歧。

总的来说,合资车企高层的人事变动并不太明显。广汽本田、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奥迪的人事变动都是内部调整。只有东风雷诺的高管选择了离职,这主要与东风雷诺销量惨淡有关。

三、启瑞兴路高层频繁变动?蔚来高管加入长城

2019冬季以来,汽车市场整体下滑,具有竞争优势的合资车企价格不断下降,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实际上对自主车企的影响更为严重。

近日,奇瑞汽车宣布,奇瑞副总裁、奇瑞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贾亚泉不再担任星途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职务,陈加盟星途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

201118年10月,奇瑞发布全新高端品牌EXEED星途,担任星途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但半年后,选择离职,三个月后,星途营销中心常务副总经理贾也选择离职。

在这种情况下,奇瑞副总裁、奇瑞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贾亚泉不得不担任星途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一职。

但是,贾亚泉在销售方面并没有取得好的成绩。第三方数据显示,2065438+2009年,星途TX/TXL两款车型销量不足2万辆,而星途预期目标为65438+10万辆。

陈,新员工,2065 438+06 . 05担任东风雷诺副总裁兼市场部总监。在他的带领下,2065 438+065438 10-8月,东风雷诺销量4.68万辆,同比增长311%。

▲陈(途远网)

目前星途品牌高层调整频繁,内部体系尚未形成,在营销推广和渠道建设上面临很大挑战。陈的到来将承担起星途品牌的营销建设。

作为自主车企代表之一的长城汽车,最近也发生了高层变动。长城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合星近日加盟观致汽车,但双方尚未对此事做出官方回应。

尽管销售人才流失,长城汽车去年的销量依然可圈可点。长城汽车全球交付新车近654.38+0.06万辆,同比增长0.69%。在如此严峻的国内形势下,依然实现了小幅增长。

有人选择离开,有人选择加入。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蔚来汽车用户中心原副总裁赵已加盟长城汽车,担任长城销售公司用户中心总经理。

总的来说,长城汽车目前的人员流动还是比较稳定的,近期没有出现频繁的人事变动。

此外,深陷破产传闻的众泰汽车也在近期进行了高层人事变动。3月16日,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裁邓晓明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

▲众泰公司发布的声明(来源网络)

邓晓明曾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土星公司、重庆长安汽车公司、北汽福田公司、重庆小康集团等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职务,于18年8月加入众泰汽车公司任副总裁。

2019年众泰汽车卷入多起诉讼,5438+00年6月也深陷破产传闻。今年65438年10月20日,众泰汽车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显示,20116600年众泰汽车销售116600辆,同比降幅超过50%。公司净利润亏损约60亿元-90亿元,去年同期盈利约8亿元,去年同期。

这一系列糟糕的表现和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可能也是邓晓明选择辞职的原因。

随着寒冬和疫情的影响,国内很多自主车企都改变了营销策略,这也是车企进一步提高销量的应对措施。

四、九位新车高管离职?很多人回归传统车企。

2019年,很多新造车公司开始正常交付,但从整体销量来看,新造车公司的销量还是很低的,新造车公司中销量最大的蔚来,新车销量也只有2万多辆。

今年以来,这些车企的销售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也陷入了资金问题,这也导致了新车公司很多车企出现高管离职的现象。

今年3月初,Xpeng Motors表示,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顾因个人发展和家庭原因从公司辞职,Xpeng Motors自动驾驶团队由副总裁吴新洲领导。

▲古李俊(途远网)

古李俊曾在谷歌、AMD和特斯拉工作。2017年,随着硅谷国内新车公司的蜂拥而至,她加入了Xpeng Motors,成为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

然而,在工作了两年之后,Xpeng Motors量产车的自动驾驶系统仍然是基于博世的方案,并没有取得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突破,而顾也在此时离开了Xpeng Motors。原因可能只有当事人自己能说清楚。

小鹏并不是唯一一家高管离职的新汽车制造公司。威马汽车旅游事业部总经理刘力群也于上月离职。魏玛回应称,这是正常的人事变动。目前,威马正在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对部门架构进行正常调整,以便更好地优化人才结构。

另一个造了新车的头部玩家蔚来汽车就差一点。上个月,有媒体称蔚来汽车用户开发副总裁朱江将正式卸任副总裁,成为顾问。朱江对此也作出了回应,称他将一直呆到5月,并在交接后离开。

▲朱江(途远网)

朱江曾任MINI中国品牌管理副总裁、亚马逊Kindle品牌营销副总裁、宝马中国副总裁、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2017加入蔚来,主要负责蔚来的用户运营业务。

经过两年的努力,用户版块已经成为蔚来独有的优势版块,蔚来拥有一大批铁杆粉丝。朱江的离职可能会对蔚来的用户开发和品牌营销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负责电力工程团队的蔚来高级副总裁黄也将在6月30日任期结束后离开蔚来。

黄曾任新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2015年3月加入蔚来。加入蔚来后,负责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但此后主要负责电力工程业务。去年6月5438+10月,升任蔚来高级副总裁,直接向CEO李斌汇报。

▲黄(途远网)

蔚来近日通过员工信宣布,将对电力工程部进行调整,该部门所有业务线将在蔚来内部按照职能进行整合,主要包括:电池系统业务将上报李斌,电机研发将转入蔚来零部件公司,整车控制和底盘控制团队将并入整车开发。

一位知情人士称,黄曾在蔚来负责ADAS(智能驾驶)相关业务,但后来离职了。这个电机研发也将被拆解,分配给XPT(魏冉电力公司),这可能是他无法接受的。

为了省钱,蔚来的业务体系不断整合优化,长期投入也有所削减。这些原因可能就是蔚来两位高管最近宣布离职的原因。此外,蔚来离职的不仅仅是这两位副总裁,用户中心副总裁赵也于去年离开蔚来,今年加盟长城汽车。

新车公司的头部玩家经历了高层变动,其他玩家也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何忠汽车、地平线汽车、博骏汽车、零跑近期也出现了高管离职的情况。

3月初,原何忠汽车品牌公关中心总经理、营销公司副总裁邓玲加盟SAIC大通,担任品牌公关与战略部副总监。

▲邓玲(途远网)

邓玲曾在长安福特和东风雪铁龙担任销售主管。2065438+2008年7月加入何忠新能源,担任品牌公关中心总经理兼营销公司副总裁。

目前联合汽车刚刚发布了第二款量产车哪吒U,正处于营销的关键时期,而邓玲的离开肯定会对哪吒造成一定的影响。

Skycar铁三角之一的向东平也于2月离开Skycar,并于3月23日正式出任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北京现代副总经理兼销售总监,主要负责北京现代的市场推广、营销网络等业务。

向东平1998加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2008年2月开始担任斯柯达品牌销售高级总监;2010升任东平大众品牌执行董事兼高级销售总监,开始全面负责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渠道、售后等工作。

▲向东平(途远网)

从2010到2015,为东平创造了途观、朗逸、帕萨特等多个车型的销量纪录,推动大众品牌年销量达到654.38+0.5万辆。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辗转于SAIC和沃尔沃之间。2017年6月,正式成为Skycar联合创始人、董事兼首席营销官。在Skycar的两年多时间里,向东平一方面策划发展Skycar高端品牌的营销业务;另一方面,努力宣传Skycar的质量和技术实力。

但翻看向东平的履历,不难发现他的成绩都集中在传统汽车任职期间,这可能是他回归传统汽车企业的原因。

目前,陷入财务困境的博骏汽车已有部分高管离职。刚刚加盟星途品牌的陈,今年年初刚刚从博骏汽车离职。陈曾经在东风雷诺有过辉煌的战绩,但在博骏汽车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的作为并不多。现阶段,伯君正处于“钱荒”,所以陈离开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另一家新造车公司零跑的副总裁赵刚也于3月31日晚在社交平台上宣布,因个人原因离开零跑。

赵刚在华为18工作,是荣耀品牌海外业务负责人。2017正式加入零跑汽车。加入零跑汽车后,赵刚主要负责零跑汽车的战略规划、产品规划、市场营销和销售服务。

▲赵刚(途远网)

零跑汽车首款车S01于2019年6月正式上市。S01因为小众定位,价格上没有明显优势,上市后市场表现与官方预期相差较大,这款车的交付时间一拖再拖。2019年的销量与当初预期的65438相差甚远。

新兴车企崛起后,为了快速进入汽车行业,很多新兴车企都高薪聘请了传统车企的人。为了实现更好的理想和更好的待遇条件,很多传统车企的工作人员也进入了新的车企。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新车公司的资金、管理、产品等问题开始泄露出来,很多传统车企的高管开始回归传统车企。新汽车公司正面临最困难的时刻。

结论:车企急需提振销量,度过寒冬。

目前,国内外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疫情过后,车企为了更好的发展,需要在这期间完善自身的结构体系,换帅成为了车企的不二选择。

一个好的领导者真的可以改变一个团队的状态。为了提振销量,很多车企的高层都换了,寻找更合格的* * *来带领公司前进。

在汽车行业的长期发展中,确实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这也是车企选择更换高层的信心来源。但是,这不是万能的,用人不当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危机。

至于* * *更替后这些公司会怎么样,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汽车市场寒冬对车企的持续影响,车企高层的变动还会继续发生。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