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激励和奖励

员工激励和奖励

指南一:员工激励与奖励,由今年研究生培养网组织,感谢阅读。

一、激励原则

原则一:动机要因人而异。

因为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需求,同样的激励政策会有不同的激励效果。即使是同一个员工,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因为激励取决于内在因素,是员工的主观感受,所以激励要因人而异。

在制定和实施激励政策时,首先要调查每个员工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对这些需求进行梳理和分类,然后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帮助员工满足这些需求。

原则2: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奖惩不当会影响激励效果,增加激励成本。过度的奖励会让员工感到骄傲和满足,失去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欲望;如果奖励太轻,就没有激励作用,或者员工会觉得被忽视。过度的惩罚会让员工感到不公平,或者失去对公司的认同,甚至产生怠工或破坏的情绪;如果处罚过轻,员工会轻视错误的严重性,可能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原则3:公平

公平是员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员工感受到的任何不公平,都会影响他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绪,影响激励效果。取得同样成绩的员工必须得到同等水平的奖励;同样,犯同样错误的员工也应该受到同等程度的惩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管理者宁愿不奖励也不惩罚。

管理者在处理员工问题时必须有一个公正的头脑,不应该有任何偏见或偏爱。虽然有些员工可能会让你很喜欢,有些你不太喜欢,但在工作中一定要平等对待,不能有不公平的言语和行为。

原则4:奖励正确的事情。

如果我们奖励了错误的事情,错误的事情就会经常发生。虽然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管理者在实施激励时往往会忽略。管理学家米切尔?经过多年的研究,拉贝夫发现一些管理者经常奖励不合理的工作行为。根据这些常见的错误,他总结了十个方面应该奖励和避免的工作行为:

奖励彻底解决问题的行动,而不是只求眼前利益;

奖励承担风险的行为,而不是回避风险;

奖励善用创造力而不是愚蠢的盲从;

奖励果断的行动,而不是只说不练;

奖励多动脑而不是努力;

奖励会简化事情,而不是让事情变得不必要的复杂;

奖励沉默高效的人,而不是话匣子;

奖励高质量的工作,而不是草率的工作;

奖励忠诚者而不是跳槽者;

奖励团结合作而不是对抗。

二、员工激励的方法

说到员工激励,很多人会想到涨工资或者发奖金。其实激励是为了满足员工的需求,员工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激励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物质激励(加薪或奖金)只是一种方式,但还有很多其他方式。根据激励性质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类:成就激励、能力激励、环境激励和物质激励。

成就奖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工作更多的是获得成就感。因此,成就激励是员工激励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根据功能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成就激励分为六个方面:组织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业绩激励、目标激励和理想激励。

(1)组织激励

便于员工在公司组织体系内参与管理,更容易激励员工提高工作主动性。管理者首先要为每个岗位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和权利,让员工参与制定工作目标的决策。在工作中,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过程享有更大的决策权。这些都可以达到激励的目的。

(2)榜样激励

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在学习。公司可以把优秀员工树立为榜样,让员工向他们学习。这个方法虽然老套,但是很实用。就像一个不好的员工可以让所有人都学坏一样,一个优秀的榜样也可以改善员工的工作氛围。

(3)荣誉激励

给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授予荣誉称号,代表了公司对这些员工工作的认可。让员工知道自己很优秀,可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4)绩效激励

绩效考核结束后,有助于员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绩效考核结果。如果员工知道公司对他工作的评价,会对他有所启发。

(5)目标动机

给那些工作能力强的员工定一个更高的目标,挑战他们去工作。这种做法可以激发员工的斗志,激励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这种工作目标挑战如果能结合一些物质激励会更好。

(6)理想动机

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理想。如果他发现自己的工作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他会焕发出无限的热情。管理者要理解员工的理想,努力把公司的目标和员工的理想结合起来,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激励的能力

为了以后更好的生存,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能力的需求。我们可以通过培训激励和工作内容激励来满足员工这方面的需求。

(1)培训激励

培训激励措施对年轻人特别有效。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实现目标的能力,为承担更大的责任、挑战工作和晋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创造条件。在许多著名的公司,培训已经成为一种正式的奖励。

(2)工作内容动机

这是用工作本身激励员工的最有趣的方式。如果能让员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激励就会产生。管理者要了解员工的兴趣,发挥各自的长处,从而提高效率。另外,管理者也可以让员工自己选择工作。这样安排的工作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环境激励措施

(1)政策环境激励

公司好的制度和规则可以激励员工。这些政策可以保证员工的公平,公平是员工的重要需求。如果员工认为自己在一个平等公平的公司工作,就会减少不公平带来的委屈,提高工作效率。

(2)客观环境激励

公司的客观环境,如办公环境、办公设备、环境卫生等。,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在高档环境下工作,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态度会受到影响?高品位?发展。

物质奖励

物质激励的内容包括工资奖金和各种公益。是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因为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是普通员工的共同愿望,决定了员工基本需求的满足。同时,员工收入和生活条件的提高也影响着他们的社会地位、社会交往,甚至学习、文化、娱乐等精神需求的满足。

第三,提高员工激励的有效性

员工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很多管理者希望在公司内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公司的效率。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激励也是一种投资,投资的回报是工作效率的提高。如果投资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那么这个投资就失败了。实施激励并不难,但如何实施有效的激励,使这种投资获得高回报,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1.动力来自内在因素。

激励不是外部刺激,而是员工对外部刺激的反映。西方行为科学家对个体行为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理论,叫做?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把行为的过程总结如下: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为?目的?满足需求/消除紧张?新的需求。这个模型解释了行为的全过程。一个人行为的根源是某种需要。根据心理解剖学的研究,当某种需要刺激人脑时,大脑在接受这种刺激时产生一系列活动。

?激励理论?可以简单概括为:需要动机,动机决定行为。员工的需求使员工有动力,行为是动力的表现和结果。换句话说,员工是否被激励取决于激励政策是否能满足员工的需求。所以激励来自于员工的需求,也就是内在因素。

2、了解员工的需求

要提高激励政策的有效性,就必须使激励政策符合员工的需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在需求理论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另外,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看,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活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工作需求(包括学习和创作)、休息需求(包括娱乐和消遣)。

我们可以从以上两个角度来分析员工的需求。纵向来看,不同层次的员工(知识水平、薪酬水平等。)处于不同的需求状态。比如,对于工资较低的员工,要重点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即提高生活水平);对于薪酬较高的员工来说,更需要满足他们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从横向来看,对于同一层级的员工来说,由于性格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员工非常重视物质待遇(生活需求强烈),有的员工喜欢娱乐消遣(强调休息需求),有的员工以学习某项技术为乐(工作需求强烈)。

员工的需求是复杂多样的。了解员工的这些需求,为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提供了基础。

3.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

在制定激励政策之前,我们应该仔细调查员工的所有需求,并列出详细的清单。然后把公司满意和不满意的部分分离出来,把那些不满意的部分划掉。认真研究可以满足的部分,找出满足的方式,精简这些方式(可操作性),计算公司需要为此付出的成本。根据成本的高低,各种要求分等级,成本越高等级越高。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