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传奇成功人士的名字。

郭台铭(1950-),台湾金城人,毕业于中国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台湾省企业家。

职业发展:

郭台铭求学期间曾在橡胶厂、砂轮厂、制药厂工作,退役后在航运公司工作。1974年,郭台铭从母亲的竞标会上拿出新台币10万元,用10名员工成立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从制造黑白电视旋钮做起。1981年,鸿海成功开发连接器产品,转型生产个人电脑“连接器”。1982年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资本1600万。1985成立美国分公司。

2000年,鸿海市值超过1000亿新台币。此后,郭台铭积极收购和扩张领土,并以每年超过1000亿的速度持续增长。2005年,鸿海集团总市值突破万亿,郭台铭被誉为台省业界的“成吉思汗”。郭台铭持有鸿海集团30%的股权。鸿海的全球品牌是“富士康”,是一家专门代工各种产品的电子厂商。郭台铭独创的CMM(Component Module Move) OEM模式,以“组件和模块”为核心优势,产品上下游高度垂直整合。展现所谓“一地设计,两地制造,三地交付”。公司遍布全球,横跨亚洲、欧洲和美洲。2005年,它超过新加坡的伟创力,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服务(EMS)制造商。

2005年2月3日,郭台铭带着他的富士康(FIH,股票代码2038)成功在港股上市,收购整合了多家手机厂,为诺基亚、摩托罗拉、索爱等厂商效力。此后,股价飙升了3倍。富士康市值已达6780亿港元,营业额达2000亿新台币。更重要的是,它主要专注于“制造高利润的组件”。目前鸿海公司总市值接近9000亿新台币;加上在香港上市的富士康,以及台湾省再投资的鸿准、光宇、首力、群创、培新等子公司,粗略估计鸿海集团总市值已超过1.5万亿元。

据《福布斯》杂志统计,到2005年底,郭台铭已经成为台湾省首富,身家32亿美元(约新台币980亿元),排名第170,其次是王永青,以9565438+亿排名台湾省第二,富邦集团第三。

领导风格

郭台铭治军严格,对民众独裁。他每天工作15个小时,保持着简单的风格。这些办公桌椅都是二手的,用了很多年了。他的名言是:“走出实验室,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郭台铭原本在2008年退休前预测鸿海的营收应该会超过一万亿台币(近300亿美元)。他说“只要我赚一万亿,我就离开(台韵)”,这个目标在2005年就提前实现了。现在郭台铭的目标是“两万亿台币”(近600亿美元)。郭台铭退休后,他的孩子郭守正和郭晓玲决定不接手。

家庭的

24岁时,郭台铭与当时在一家制药厂实习的林淑如结婚,育有一子郭守正和一女郭晓玲。2005年3月12日晚,林淑如因乳腺癌在台大医院病逝,享年55岁,葬于台北县三峡镇。但在2006年初,就有传言称,存在墓地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