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旗帜讨债贴牌:涉案近2000万的中电熊猫仍“隐身”
6月65438+10月10,在南京熊猫电子有限公司新港工业园门口,有人拉横幅要求中电熊猫家电“偿还我的债务,可耻地偿还我的血汗钱”。
对此,乐视向红星资本局表示,中电熊猫是2019至2022年乐视电视合作的代工企业之一。但由于其代工的乐视电视质量问题频发,公司多次催促其对问题产品进行售后和赔偿,但中电熊猫不回应,不履行职责,乐视员工只好在中电熊猫门口维权,追回近2000万元。
乐视表示,根据合作合同,中电熊猫生产的电视产品故障率超过行业标准,产品维修、违约赔偿等售后费用应由中电熊猫承担。乐视表示,目前这些费用由乐视支付,中电熊猫没有尽到责任,不赔偿。
65438+10月14日,红星资本局尝试联系中电熊猫官网董事会秘书办公室及其关联上市公司南京熊猫(600775。SH),但截至发稿,无人接听。
乐视表示,已通过法律途径发起诉讼,目前正在等待审理。
乐视曾发布公开信:两款电视液晶屏不良率近20%
乐视对中电熊猫的讨债从2022年就开始了。
2022年8月10日,乐视向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发出公开信,称于2019年初开始合作。截至2022年3月合作终止,中电熊猫完成39万台乐视电视的生产和交付,累计合作金额4.3亿元。乐视预付定金,全款提货。但从2020年7月开始,中电熊猫生产的Y43、F43、F55型号频繁出现横线、竖线、漏液问题。Y43和F43电视液晶屏的不良率近20%(行业不良率通常小于2%),超过了双方质量协议中1.8%的标准。按照合同约定,已经构成质量事故。
乐视向红星资本局透露,截至2022年6月5438+10月,中电熊猫生产的故障电视有16207台,前两台电视液晶屏不良率接近20%,严重超过双方质量合同协议规定的1.8%。
根据乐视关于熊猫液晶屏的一份补充说明,其Y43、F43、F55产品有29%来自熊猫工厂,三款产品也是多家代工厂代工,其中只有中电熊猫制造的电视出现质量事故。
公开信还指出,2020年8月,中电熊猫提供的屏幕分析报告和双方的市场跟踪结果证实,上述质量事故的原因是主材液晶屏质量不达标,液晶屏由中电熊猫全权采购。根据合同约定,中电熊猫应免费提供换屏材料,同时承担一切售后费用并赔偿损失。乐视表示,中电熊猫生产的故障电视涉及的售后维修及违约赔偿总金额近2000万元。
公开信称,由于中电熊猫未及时承担售后义务和责任,乐视提前支付了相关售后费用。到公开信发布时,换屏次数达到11590,换屏次数达到2160。预计未来将更换6300块屏幕。
公开信称,此后,中电熊猫以无材料为由,单方面提出不再为55_事故电视提供换屏材料,不再承担任何售后责任。承担双方合作97%订单的中电熊猫东莞分公司退租并于2022年10月30日歇业的消息,并未提前通知乐视,仅在2022年10月25日通过邮件通知。至于关闭原因,并未向乐视解释原因。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截至目前,中电熊猫并未对乐视的公开信做出公开回应。
乐视CEO安迪:2022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是平衡的,除非个别公司现金流为正。
中电熊猫是一家以开发、生产、销售彩电产品为主的综合性企业,具有开发、生产、销售白色家电、小家电等家用电器的资质,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和产品销售服务。
天眼查资料显示,中电熊猫于2007年5月由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第二热电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其中熊猫电子集团持股61.46%。
乐视向红星资本局透露,中电熊猫的失败直接影响了乐视的业绩。
乐视网CEO安迪2023年6月5438+10月1日在朋友圈写道,2022年,公司业务仍实现现金流平衡。“如果不是个别公司,我们会积极的。”
根据乐视网2022年三季报,乐视网前三季度营收2.67亿元,同比下降65,438+00.04%;归母净亏损3.53亿元,同比增加1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