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坝镇芦笋产业
曹西安县青固集镇位于鲁豫两省交界处,是曹西安县、成武县、单县、商丘县的交界处。目前,全镇70%的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来自芦笋产业,初步形成了以芦笋为轴心,以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向国际市场延伸,内联生产基地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
第一,高点定位加速农业发展“火车头”的扩张和铸造
近年来,青固集镇立足资源,准确定位,大力做大做强芦笋生产加工产业。瞄准一流,高点起步,加快壮大龙头企业,突出培育壮大中粮大宝、盛丰、香山、盛青、当家五大加工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形成了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 * *吸纳农村劳动力1.5万人以上,职工月平均收入在500元以上。企业规模扩大后,随着采购能力的提高,芦笋价格趋于稳定。近年来,最低的混级笋一直保持在每斤1.7元以上,仅此一项就增加农民收入65438+亿元,人均收入65438+万元。目前,该镇已形成6万亩芦笋基地,覆盖57个行政村,其中面积800亩以上的专业村42个,面积5亩以上的大型生产者3200余人。同时,促进了优质杂果、一般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的发展,全镇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到7万多亩。
第二,遵循国际规则,推进标准化生产,打造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近年来,农产品出口关税壁垒逐步取消,但“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日益严格。只有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实施标准化生产,才能赢得产品出口的主动权,抢占市场制高点。
青巴集镇从基础工作入手,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山东省芦笋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无公害芦笋生产技术规程和绿色食品标准,将农民的传统种植习惯和管理方法置于严格的规章制度之下。在品种改良方面,针对大部分芦笋品种普遍老化、等级低、质量差的情况,组织专人到临沂中国芦笋研究中心学习考察,引进最佳芦笋新品种,大面积种植。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在生产管理方面,实施了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蔬菜生产农药残留不超过国家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一减两保”工程。通过广泛发放《无公害芦笋、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生产清册》,引导群众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同时,聘请了省芦笋研究所、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举办各种培训班和讲座,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
清坝集镇引进国际规则,建立标准化加工体系。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青固集镇芦笋基地相继获得A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验收,芦笋加工企业通过了IS09000认证、HACCP体系认证、IFS认证。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完全符合国际标准,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企业按照出口国的质量技术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包装,形成的产品可以直接进入国外超市。盛青食品有限公司自主出口的“乡村树”产品,不经过出口贸易商、进口商、佣金代理商,直接供应给法国家乐福、欧尚、美国沃尔玛、德国麦德龙等国际超市。欧洲十大超市成功进入9家。
同时,该镇积极引进优良品种,生产国际市场所需的优质农产品。针对国际市场需求和不同地区、国家的需求,公司生产20多个品种,在欧美市场供不应求。在生产旺季,公司每天都有专门的外运集装箱,实现了厂内装箱,海关免检,直运出口。
第三,政府设立双向支持,在企业和农民之间搭建“连接桥梁”
搭建发展平台和战略载体。为了提升产业档次,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需要通过工业园区这个核心来带动。没有工业园区的推进,单纯依靠资源和招商引资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产业升级。基于此,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地处105国道、尚德公路、350省道交汇处,毗邻尚德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以及一般农田的优势,建设了芦笋种植园区。园区功能分区分为优质芦笋种植、高附加值产品加工、科研培训和商贸物流四个区域,计划总投资9亿元。在优质芦笋种植区培育发展标准化芦笋基地3000亩;高附加值产品加工区可容纳27家企业,并引进世界一流的食品加工设备。
在科研培训区建设科研培训中心,面积65438+6000平方米,用于开发芦笋保健食品、芦笋制药、芦笋啤酒等芦笋深加工终端产品;商贸物流园将依托青谷集周边城镇种植芦笋20万亩的优势,建设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华东芦笋交易市场。通过项目的逐步实施,芦笋产业园将建成中国最大、档次最高的芦笋标准化科技产业示范园区。
开展优质服务,帮助农民增收。技术上,常年聘请中国芦笋研究中心三位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在资金方面,千方百计从各方面筹集资金,给予农民支持。
完善市场网络,支持企业增效。通过引导企业、行政村、农户联合起来,在国道105、茶塘公路、省道350、延庆公路沿线设立37个固定收购点,农户自发形成130多个分散收购点,形成了完整的芦笋收购网络,保证了企业的生产需要。
建立芦笋协会,提供组织保障。为了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生产经营中的自发性、盲目性和局限性带来的损失,该镇专门成立了芦笋产业化办公室,成立了由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经销商组成的芦笋企业协会,制定行业章程,加强合作,统一内部调剂,搞好农资、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同时,芦笋协会积极协调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为企业和农户提供良好服务,从而优化了芦笋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拉长了当地芦笋产业链,发展壮大了芦笋特色板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