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M&A融资资金的相继落地,会成为拯救危在旦夕的房地产企业的利器吗?

中新经纬65438+10月27日电(薛)华润置地和招商蛇口的融资正式落地。25日,华润置地及其关联公司万象人寿分别与招商银行签署《M&A融资战略合作协议》,招商银行将给予华润置地200亿元人民币和华润万象人寿30亿元人民币的M&A融资额度,分别用于华润置地和华润万象人寿的M&A业务。同日,招商蛇口和建发地产分别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M&A票据。

最近发生了很多与房地产项目并购有关的事件。在此之前,融创、世茂、雅居乐等相继出售项目股权,地产行业项目并购颇有可为。业内人士认为,房企之间合作项目的股权收购兼并会占得先机,但如果要大规模进行,还需要几项具体政策的支持和配合。

多渠道资本流入

据华润置地官方微信微信26日公告,与招商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将支持华润置地抓住市场机遇参与房地产项目并购,有利于发挥并购在防范和化解行业风险中的积极作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同时,此次合作将助力华润万象人寿的中长期业务发展需求,为华润万象人寿的物业、商业、数码等业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同日,招商蛇口和建发地产分别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M&A票据。招商蛇口发行中期票据金额为6543.8+0.29亿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房地产项目并购,帮助资金需求较高的在建房地产项目顺利完工。建发地产本次成功募集6543.8+0亿元,其中4.6亿元用于收购两个目标房地产项目公司股权。6月65438+10月12日和6月13日,华侨城集团发行中期票据共计15亿元,其中9.6亿元用于偿还M&A贷款。

房地产企业能够发行M&A票据,是因为2021年2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并购风险处置项目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为重点房地产企业并购风险处置项目募集资金。此外,相关M&A贷款不再纳入保险企业项目负债收购“三条红线”相关指标。

平安证券指出,根据上海清算所的披露,2020年以来发行的5只M&A票据主要集中在基建和商务办公类资产。M&A票据用于房地产行业实属罕见,政策鼓励意图明显。

除中期票据外,6月5438+10月13日,保利地产拟发行的公司债券获上交所受理,类别为小额公开发行,拟发行金额为50亿元。其目的之一包括“房地产项目的兼并和收购”。6月5438+10月21日,浦发银行宣布完成第一期金融债券簿记定价,债券发行规模为300亿元,其中50亿元为房地产项目主题债券。这是首只由金融机构发行的M&A房地产项目主题债券。

平安证券认为,在过去的楼市低迷期,大部分市场风险是通过放开限购限贷(如2014 -2015)刺激需求来释放的。目前行业面临的困境是信用危机,买家和金融机构信心普遍不足。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仅仅依靠需求刺激是无法从根本上化解风险的。因此,房企项目并购成为化解风险、实现出清最有效的市场化手段之一。

央企和国企唱主角

从以上动态可以看出,资金支持的主要来源是央企和国有房地产公司。虽然万科、碧桂园、龙湖之前也发行或计划发行中期票据,但其目的并未指向房地产项目并购。事实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中央和国有房地产公司已经开始在并购市场有所行动。

在获得上述资金支持之前,过去很少接到并购的华润万象人寿接连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并购。65438年10月5日,华润万象人寿发布公告称,拟购买禹洲物业全部注册资本,最终约定价格不高于1.06亿元。65438+10月20日,华润万象人寿发布公告,拟以不超过22.6亿元的代价将中南服务收入囊中。宇宙集团和中南建设的资金比较紧张。如果最终能成功出售各自的物业公司,资金压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65438年10月24日,雅居乐和世茂集团先后发布公告,分别以654.38+0.843亿元和654.38+0.844亿元的价格向中海地产出售各自持有的广州亚运城约26.66%和26.67%的商住混合综合体项目。65438+10月21日,世茂集团还以1.6亿元的总价出售了上海北外滩项目公司的股权,收购方为上海市国资委下属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

近日,融创陆续转让位于武汉、昆明等城市的多个项目公司股权。收购方包括首创置业、武汉城建和法华地产,均为京、汉、珠三地的国企。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对中新经纬表示,之前由于企业债务情况复杂,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并购案例相对较少。近期,并购明显加速。“这不仅与房地产市场逐步稳定、各地积极搭建M&A对接平台、金融市场M&A基金发行有关。也受到部分企业出售优质资产意愿的影响。比如世茂出售上海、广州、深圳的核心资产。”

“央企和国有地产公司无疑是目前并购的主角,未来个别优质民企,如万科、龙湖等也可能参与其中。至于其他大部分民营房企,资金链比较紧张,不太可能参与。”李判断道。

除了央企和国有地产公司,资产管理巨头也有参与的迹象。据《中国证券报》26日报道,金融管理部近日召集多家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AMC)开会,研究资产管理公司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参与创业房地产企业的资产处置、项目并购及相关金融中介服务。

你能拯救危房企业吗?

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指出,考虑到并购的意愿和难度,潜在标的将主要是一线优势、二线实力强的民营企业项目,以及参与合资、股权结构清晰的国有企业。中信证券也表示,合作项目是M&A市场的开始,因为M&A的发起人对合作项目的具体情况非常熟悉,一般M&A行为发生后才能解除项目层面的资金监管。

中信证券甚至预测,合作项目的并购空间很大。“根据测算,十家高信用公司涉及的少数股东权益合计高达7452亿元,而假设其中25%是与资金困难的公司合作,以成本价收购相关合作项目,70%的项目需要通过并购解决,那么这十家高信用公司需要为合作项目股权支付1304亿元。这个估计是保守的。"

各种资金陆续汇集,M&A贷款不在“三条红线”之内。这是否意味着大规模的M&A潮将开始?李认为,项目收购兼并不同于企业破产重组。将是民营房企实现软着陆,提高自救能力的重要途径,未来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不过,张继强提醒,目前M&A融资并未纳入“三条红线”,债券募集资金使用要求、信封面等政策细节尚不明确。因此,M&A融资的大规模落地需要多个监管部门具体政策的支持和配合。此外,销售受阻是房企目前最大的痛点,仅仅放松金融体系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预期。(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