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险市场酝酿新变化,如何缓解行业痛点?

1.在国家倡导的“双碳”战略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目标,对于应对全球变暖、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能源车险市场潜力巨大。面对新能源车险产品的崛起,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整合优化创新将进一步巩固车险综合改革成果,为未来进一步深化转型做好充分准备。

2.深化车险改革的窗口。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今年6-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15.7万辆,同比增长1.9倍。根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条例》,预计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左右。与此同时,车险市场正在酝酿新一轮改革。从监管者的角度来看,新能源车险改革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市场整体不上涨”,制定新能源汽车专属条款,计算新能源汽车纯险费率,降低基于创新车险销售平台的附加费使用率,定期回溯费率,形成费率常态化调整机制。

3.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车险手续费空间受到挤压,大部分保险机构将精力从手续费竞争转向服务竞争,依靠服务费维持的中型保险中介机构逐渐退出车险领域。可见,一年来,“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夯实基础成为银行工作的重点。业界一致认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

4.优化产业,加速整合。从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来看,由于新能源汽车没有专属保险条款,新能源汽车仍然适用燃油车保险制度,低保费需要参考补贴前的车价,导致新能源汽车保费高,给车主带来不便。显然,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巨大保险需求为深化车险改革奠定了基础,但新能源汽车的保险产品创新、风险化解方案等一系列问题也需要行业的不断努力去攻克。今年8月,中保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将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5.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6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与中再财险共同发起成立了汽车保险联合实验室,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保险的研究与风险控制。截至目前,实验室已采集行业数据6000万条,车辆动态数据340多万条。对17000条订单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大数据挖掘,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电池发热失控风险、主险保费是否充足、商业三险针对高尾部风险。支撑模型的研究也进入了研发的深水阶段。

6.“新能源车险既是空白又是短板,主要体现在风险需求与保险条款不匹配,保险费率与行业风险保费不匹配。随着保有量的增加,新能源车险的几何级不断提升,新能源车险的短板有待补充。”中再财险精算师龙翔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特征已经发生变化,传统车险已经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需求。目前新能源汽车保险综合成本率可能达到150%以上。?

7.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车险市场也在改革的阵痛中。从流通的角度来看,定价模式的创新、保险产品的改革、自动驾驶技术的演进等新技术带来了新的问题,会给汽车和保险行业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解决行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只有在产品、商业模式、运营策略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才能确保最后的起步,引领汽车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