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沙漠环境污染调查

2065 438+04 9月9日,某报记者在卫星地图和当地司机的帮助下,找到了一条通往工业园区北侧沙漠深处的便道。沿着小路向东进入沙漠约3公里,沙丘后面突然闪现出一片巨大的开阔地,黄沙与黑水的对比强烈,非常震撼。

我一打开车门,一股刺鼻的恶臭顺着风直冲下来,让人无法呼吸。回到车内,刺鼻的气味已经瞬间弥漫车内,戴上口罩后只能勉强呼吸。

四个蒸发池由南向北依次排列,长约200-300米,宽100多米,深两米多。利用GPS定位,地理显示北纬37° 38′03″,东经105° 01′52″,海拔1305米,明显高于南面不远处的黄河水面。

一名中年男子站在泳池外,用外套捂住鼻子。他是在这里工作的工人乔五虎。“最南边的池子是一号池,最北边的池子是四号池。那是没用的。”49岁的乔五虎来自乌兰察布市。他和工友们于2065438年8月1日正式进场。

乔五虎说,他刚进来的时候,前三个蒸发池都是黑色液体。“有半米多厚,上面是污水,下面是粘稠的泥沙。把他们一号池和三号池的水抽到二号池,一号池的底泥正在处理,主要是往里面倒入熟石灰,用工程叉车搅拌,中和。”

“腐蚀性太可怕了,连轮胎都被腐蚀了。”

每个蒸发池长250米,宽180米。

五辆工程叉车正在池塘里作业。先将熟石灰铲入池中,再推,使底泥与熟石灰反应,降低高浓度酸性废液和底泥的酸度,最后在一定距离内推成一堆。现场没有人能说出沉积物的具体成分,但在与熟石灰反应后,有些变成棕色,有些变成橙色,更多的是黑色。

“都是化工厂的。非常脏。司机在里面干了20多分钟,不得不出来减速。虽然戴了防毒面具,但气味还是太浓了,真的难以忍受。”乔五虎说。

气喘吁吁的司机说,池子里的液体和沉淀物“腐蚀性很强,连轮胎都被腐蚀了,手套和衣服一不小心就会变色”。

有记者在现场看到,1号池的部分池壁已经因腐蚀而坍塌,露出被腐蚀的防渗布,防渗布后面的池壁也被严重腐蚀。

从2009年到2012年,先后建造了4个蒸发罐。在阿拉善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时,该区环保安监局监测站站长阿拉德图介绍,除了防渗,四个水塘周围还有五口观测井。

按照最初的设计,腾格里工业园区很多化工厂废水,不经过任何处理,会通过地下管道直接排入蒸发池,收集在这里。蒸发池附近的排污口依然清晰可见。沿着南行的蒸发池,在沙漠中很容易找到污水管。这些直径至少30厘米的厚PE管,有的已经被锯断,完全废弃。

这种“优惠”投资:化工厂不管污水和废液

当地牧民证实,自从这些蒸发池建成后,化工厂将污水直接排入沙漠的情况很少见。

开发区一位官员坦承,“工业园区排污治污问题由来已久,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多,导致环保欠账多,综合治理难度大。”他证实,在过去的十年里,腾格里工业园的管理层和企业都知道当地没有加工能力。

成立于1999的腾格里化学工业园(现称腾格里工业园),吸引了数十家东部化工企业在此投资建厂,主要以硫化碱项目为主。这些高污染企业每年生产数万吨硫化碱、对茴香胺和邻苯二胺、硫化染料和硫代硫酸钠。

“作为吸引投资的优惠条件,园区帮助各种企业处理污水和废液。这个政策很有竞争力,因为对于化工企业来说,污水和污水处理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如果少了这笔投资,相当于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一家已经搬走的化工厂负责人说,“蒸发池没用之前,只能直接排到沙漠里,不直接排没地方运。大家都知道。”

有记者拿到一份《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上面明确写着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概况:

“园区内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大量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周边低洼地区,对园区及周边地表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据统计,园区工业污水年总产量已达52万吨。”

这份报告完成于2008年5月22日,最后写道,“这个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处理成千上万吨的污染物成问题

或许是因为这份环评报告,次年园区开始陆续建设上述四个蒸发池。在此期间,腾格里污水处理厂也启动了项目建设,原计划投入使用一年多。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影响,于2013正式投产。但2012年底,园区综合污染整治开始,15企业全面停产搬迁。这个污水处理厂效率极低,每个月接收的工业污水不到100吨。

开发区环境安全监察局局长马·巴贾德证实,自2013年3月22日起,园区内化工企业全面停产,此后再无工业污水产生。马巴雅尔此前曾对媒体表示“以个人担保,2065438+2003年3月22日之后没有一滴污水进入蒸发池”,引发广泛质疑。他的同事很同情这位陷入舆论漩涡的主任,“因为这些遗留污染物很难处理。”

至于蒸发池遗留的数万吨污染物,开发区管委会已与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建立合作,将提出处理方案。该所已拿出初步方案,提前采用干化蒸发法,先清淤置换,填充熟石灰使池泥干化固化,修复蒸发池,再对池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整改和无害化处置的时间表还不确定。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陈说,蒸发池经过处理后,将改为蓄水池,冬储夏灌。

“问题已经出来了。为了当地的长远发展,这次整治不仅包括遗留物,还包括污水处理厂和企业的环保设施。”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委员、党群部部长孟昭君说。

环保部副部长翟青、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于9月14日到当地考察,当地已开始与园区多家化工企业签订搬迁补偿协议,随后对各厂区土壤和浅层地下水进行检测,进行风险评估和生态修复。

以前化工厂直接排放到沙漠里是很正常的。

腾格里工业园往南不到20公里,进入宁夏中卫,靠近两地交界处有一家名为“宁夏明升染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升染化)的化工企业。作为中国印染行业最大的还原材料制造商,其旧工厂在本月初被中卫市政府宣布永久关闭。

“因为企业违法排污,市政府已经向公司下达了永久关闭工厂的通知,没有整改恢复生产。他们的新工厂已经在美丽园工业区开工建设,环保设施投入很大。”中卫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袁说。

某某盛华化工有限公司在1997设厂,企业主是江苏人,产品以染料原料为主。据当地政府网站介绍,由于生产工艺陈旧,环保设施缺乏,“污水长期直排,2004年后才进行中和处理。”

国内很多环保志愿者组织一直在跟踪关注腾格里沙漠化工企业的污染,直排是常态,让他们感到担忧。

有记者注意到,化工园区附近的沙漠形状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一些低洼地区,浮沙被清除后,立即出现紫色或深褐色的沙子。“化工企业的废水、废渣,含有高浓度酸性液体,很可能已经渗入地下。此前有环保组织对地下水进行检测,发现酚类超标400多倍,但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和重视。

最担心的是有害物质会进入地下水或者渗透扩散。沙漠污染是最难控制和恢复的。

甘肃武威某企业向腾格里沙漠排污。

荣华公司是武威市凉州区的一家民营企业。是全国首批15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甘肃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2011年8月,公司从凉州市搬迁至城东11公里的集散地沙子沟,实施易地搬迁和技改扩建,拟建年产30万吨玉米淀粉和12万吨谷氨酸项目。2014年5月,项目主要生产项目基本完成,但污染防治设施未同步完成。

经事件调查组调查和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专家初步判断,荣华公司未经批准投入试生产,并架设地下管道将生产废水排入沙漠。2014年5月28日至3月6日共排放201654吨。其中187939吨用于荣华公司投资的荣盛沙漠公路两侧树木的绿化灌溉,83715吨通过铺设地下管道直接排入沙漠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