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融资租赁公司?

金融租赁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主要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详见《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未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或者在其名称中使用“融资租赁”字样,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租赁业务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实物租赁公司,一类是融资租赁公司。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最终只转让使用权,后者最终转让所有权。

所以,融资租赁公司实际上是一个金融机构,与银行不同的是,银行把钱借给企业,企业用它来购买设备,先付利息再还本金。融资租赁公司先购买设备,再将设备租赁给企业。企业支付租赁费,比如五年。五年租赁费的总和等于基金加利息。

扩展数据:

中国金融租赁公司的发展

起源

中国的融资租赁行业起源于1981年4月,最早的租赁公司是以中外合资的形式出现的,最初的动机是引进外资。从中国资本组成的第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国租赁有限公司1981年7月到1997年,原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租赁公司有16家。

1997之后,海南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广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武汉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中国华阳融资租赁有限公司(2000年关闭)相继退市。目前有18家融资租赁公司增资扩股后正常运营,主要从事公共交通、城市建设、医疗、航空、IT等行业。

发展

融资租赁是不同资本市场之间资源传递和资本形态转换的有效机制。由于融资租赁具有其他融资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发展速度首屈一指。80年代初,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引入中国。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租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

融资租赁公司普遍存在经营范围混乱、过度投资高风险领域、忽视风险控制和资产管理等问题。此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租赁业发展的四大支柱(法律、监管、会计准则、税收)不匹配,导致资产质量恶化,支付困难严重,企业正常经营难以为继。

改善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法律、监管、会计准则和税收环境对租赁行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根据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要求,

十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商务部、银监会等部门充分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结合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几易其稿,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租赁法》草案(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融资租赁立法将推动融资租赁业市场化,盘活固定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满足企业技术改造要求,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引导消费。

融资租赁立法将促进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在加速折旧、坏账准备、缴纳流转税、缴纳关税、结汇资金来源等方面给予重大政策支持。宏观政治环境非常有利于中国租赁业的发展。

前景

未来几十年将是中国经济发展达到更高水平的时期。国家将继续大力投资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经过几十年的市场化运作和积累,中国企业迫切需要产业更新和技术改造。

这些都会带来大量的成套设备、车辆、专用机械的需求,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租赁是解决这些需求最有效的方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是租赁业务发展的最佳机遇。

百度百科-融资租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