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公司股份会被稀释吗?比如上市前大股东持股60%,上市后大股东仍持股60%。
第一,募集资金不能白拿。我国对a股的规定是,上市公司IPO时总股本低于4亿股的,必须发行至少25%的社会公众股;超过4亿股,至少发行10%。换句话说,如果大股东在上市前持股60%,那么在IPO后至少会被稀释25%或者10%,这取决于总股本的大小。
第二,“上市”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有很大的魔力。很多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经营会选择上市,很多企业的创始人都把上市作为自己的目标。一般来说,上市后增资发行的股份比例为25%,也就是说,发行的股份占上市后发行股份总数的25%。比如上市前的股本是7500万股,上市时发行了2500万股,那么上市后总股本就变成了6543.8亿股,占新发行股份的比例是25%。
第三,因为股权稀释,公司上市与否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融资。公司上市后,发行股票可以帮助公司筹集资金,但不可能通过融资的方式出售自己的股份,因为如果股东出售自己的股份,得到的钱不属于公司,而是属于股东自己。所以,公司上市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公开募股。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公司增发的股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股,在原始股的基础上增加几亿股,然后把这些新增的股份投放市场,以认购价卖给别人。交易后,股东得到股份,公司得到资金。因此,虽然原始股东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其自身的股份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股份的总体基数发生了变化。
融资是企业融资,企业引入外部投资者的资金成为一家大公司,投资者获得公司的部分股权,成为公司的新股东(即“增资扩股”)。创始人转让自己手中的公司股权的本质是股东的套现,股权转让的收益属于股东个人而非公司,除非股东将转让收益作为新的注册资本进行再投资,这将导致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类似于融资效应。融资时,企业注册资本增加,原股东权益的税收成本不变;股权转让时,企业注册资本不变,调整原股东权益的计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