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业务和产品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超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油气生产商。中国中海油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从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勘探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销售、化肥、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新能源等业务板块。截至2013年底,中海油在中国拥有四大产油区:渤海湾(天津)、西南海(湛江)、东南海(深圳)和东海(上海)。中海油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商之一。同时,中海油在尼日利亚、澳大利亚等国也有上游资产。
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主要负责渤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渤海油田是中国海上石油产量最高、规模最大、前景最好的原油生产基地,拥有54个油田、113生产平台、4座陆上终端、7艘FPSO、80艘船舶和8架直升机。截至2011年底,渤海油田已发现三级地质储量油气当量约50亿立方米,为国家贡献原油2.05亿立方米。2010年,油田油气产量突破3000万吨,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以下简称“湛江分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的国内分公司,主要负责东经113 65438 '以西中国南海的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总部设在广东省。
公司有18个部门和单位。公司拥有一支朝气蓬勃、勇于进取的高素质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员工2009人,平均年龄31.9岁。在陆地员工中,99%具有学士学位或以上,在离岸员工中,76%具有学士学位。
南海西部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勘探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目前,南海西部已发现38个油气田和30个含油构造。17个油田和5个气田投产,是中国海洋石油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区。其中,崖城13-1气田和东方1-1气田是中国最大的合作和自营天然气田。公司油气产量连续四年超过10亿立方米油当量,国家将南海油气开发上升到国家海洋战略的高度。
3中海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坐落在美丽的深圳湾,这里是中海油中国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也是对外合作的沃土。南海东部油气勘探始于1983,正处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原油生产始于1990,当年原油产量为13.8万吨;1996年达到年产原油10万吨的阶段,仅次于大庆、胜利、辽河油田,居全国第四位,成为全国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2011年,管理局油气产量达到10795000立方米(油当量),油气产量连续16年突破1000万立方米。自1990第一个油田投产以来,南海东部累计产量已超过2.2亿立方米,是中国海上油气产量最高的油田。
4中海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是上市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分支机构之一,隶属于中国海洋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对外合作和自主经营的方式,主要从事中国黄海和东海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所辖海域具有广阔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对华东地区天然气供应乃至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有13个职能部门,在职员工855人。61%以上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50%以上获得中高级职称。专业结构涵盖地质、物探、钻井、开发、工程、油气生产和企业管理。
5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海油研究总院(原中海油研究中心)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技术参谋、战略规划部和科技人员培训中心。作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最大的综合性大型科研机构,中海油研究总院的业务范围涵盖海上油气勘探与研究、海外勘探开发、工程目标评价与新项目识别、海上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设计、海上油气田工程基础设计和新能源研发;同时承担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项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攻关项目等重大研究任务。中海石油天然气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气电集团”)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的全资子公司,负责中国海油天然气和发电业务的统一经营和管理。燃气动力集团以液化天然气及相关产业为核心业务,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管网为产业基础,以“清洁能源、安全运营”为指导理念,在中国沿海地区积极建设天然气大动脉,形成统一的液化天然气交易平台,并迅速确立了国内液化天然气行业领导者的地位。燃气动力集团正在为中国沿海地区提供可靠、充足的清洁能源,为中国海洋石油实现低碳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搭建重要平台,努力将公司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清洁能源供应公司。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
中海石油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OSL和COSL)作为中海油中国旗下的国有控股公司,是一家拥有近50年海上作业经验的综合性油田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分别在沪港两地上市。中海油服专业技术服务涉及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三个阶段,拥有物探、钻完井、油田技术和船舶服务四大主要业务板块。是中国乃至全球功能齐全、服务链条完善的综合性海上油田服务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控股公司(股票简称:中海油工程,股票代码:600583),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一级工程设计单位,国家一级施工企业。
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中海油发展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三大专业服务公司之一,也是中国唯一同时提供能源技术服务和化工产品的大型多元化产业集团。公司定位为综合性能源运营技术服务和能源化工产品供应商,立足上游产业,为油气等能源行业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同时,依托中下游产业,从事石化衍生品的加工、生产和销售。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发展,建立“服务+产品”的独特商业模式,以服务支撑生产,以产品带动服务。形成了能源运维服务、能源综合服务、精细化工产品、健康环保四大产业板块。中国海洋油气开发利用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销售公司
中海油石化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
惠州炼化分公司
中海油石化进出口有限公司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中联煤层气有限公司的发展
茫茫大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洋,尤其是深水,是未来全球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区。中国南海油气资源丰富,主要位于深水区。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人类石油开采的足迹已经从陆地走向海洋,从浅水走向深水。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1982成立以来,通过自力更生和对外合作,在常规作业深度范围内基本建立了完整的海洋石油工业体系,2010年实现国内油气年产量5000万吨油当量,建成了海上大庆。
深水挑战
1.随着水深的增加,要求隔水管更长,钻井液体积更大,设备压力等级更高,隔水管和防喷器重量大大增加,需要有足够的甲板载荷和甲板空间。另一方面,水深的增加和深水中恶劣的工作环境增加了钻井的非工作时间,对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选择深水钻井设备、器材和工艺时,需要单独校核水深。
2.海底温度低可能导致井底温度高,给钻井作业带来很多问题。如果钻井液在低温环境下粘度和剪切力大幅度增加,就会发生明显的胶凝,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能性和风险就会增加。
深水船队
由于缺乏大型深水勘探和开发设备,南海的大规模深海油气开发无法全面开展。为了突破深水勘探开发领域的一些关键技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投入巨资,以3000m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CNOOC 981为旗舰,组建了深水船队。这支深水船队的建成,对于加快深海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提高深水作业能力,实现国家能源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董事长
华阳市委书记、党组成员
出生于1961,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1982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采油专业,2004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参加工作1982,历任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发展部经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外发展部副总地质师、副经理兼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裁兼财务总监,2010年4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10年9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165438年8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总经理;2065438+2005年4月,华阳同志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主管
刘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党组成员
出生于3月,1958,1982,1,华中工学院船用内燃机设计专业本科毕业,2000年获得天津大学MBA,高级工程师。65438-0982年,分配到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历任采油平台部门负责人、维修中心副主任、副矿长、油矿副经理;1994 1自始至终担任采油公司副经理、渤海公司生产部主任、采油公司经理、采油公司总经理;1999年7月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2006 5 4 38-5月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党委书记;2003年4月起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开发生产部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执行副总裁,2006年6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助理。2009年2月至201010,兼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CEO、党委书记;2010年5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2010年6月兼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辞去公司CEO职务。2010 12兼任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65438+2005年8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姓名职务张兼维董事党组成员党组纪检组组长王开元外部董事温传福外部董事何公外部董事夏大伟外部董事谢中玉外部董事陈伟工作人员董事爱岗敬业求实创新。
企业价值观
追求人、企业、社会、自然的和谐进步,做员工骄傲、股东满意、合作伙伴信赖、社会欢迎、政府重视的综合性能源公司。
核心发展战略
科技驱动人才推动企业协调发展,引领绿色低碳公司愿景。
贡献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创造美好生活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成为世界级能源公司。
203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能源公司。
商业哲学
以人为本,责任共赢,诚实守信,变革创新的人力资源使命
实施“人才兴企”的核心战略,增强总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确保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公司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源目标
坚持科学、合理、高效的用人政策,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实施人才滚动发展计划;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有竞争力的用人制度和薪酬制度;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和政策导向作用,为员工建立不同的职业发展渠道,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有效的组织
根据总行的战略目标,构建和维护一个精干高效的组织,使组织的规模、结构和特点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发展的适应性和预见性,打造核心竞争力。
提高员工的竞争力
支持和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提供与公司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充分提升员工的竞争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管理系统
按照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要求,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营造明确的政策环境,完善配套体系,保障和促进总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开放和谐的氛围
营造公开、透明、平等、包容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理念,建设和谐中海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