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波的创业历程
拿到毕业证后,他决定实现自己的理想,带着一股激情和进取精神开始自己的事业。
他一起步就联系了村里几个有志青年和战友,每人出资1万元成立了“沭阳宗达文化资源开发公司”,实行一条龙联系、送书、采购,各司其职,共担风险。率先进入山东、安徽、河北等地市场。由于他们的良好声誉和良好服务,他们的生意非常兴隆。两年在文化市场的流浪,不仅让他积累了一笔钱,也增长了见识和勇气。更重要的是,他摸清了市场,让他为家乡父老脱贫致富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1998春节后,刘江波外出联系业务时,发现细木工板的市场很火爆,同时看到家乡木材原料丰富的特点,动了建立细木工板厂的念头。当年8月,他把报告送到了村委会和镇政府。镇村两级很快得到批准。到65438+2月,在家乡万柳村建成了一个投资60万,占地11亩的沭阳县大江木制品厂,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当他的事业步入正轨时,一种模糊的担忧时常萦绕在刘江波的心头。客观来说,公司的规模在当地是首屈一指的,但从商业模式上来说,还是一种粗放式的商业模式。但是,这样的公司是无法和国外大公司竞争的。另外,这种粗放型的木业耗材太多,不符合环保要求。只有完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实现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跨越,公司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努力经营公司的同时,他时刻想着尽快扭亏为盈,继续扩大企业规模。
正是这种未雨绸缪的思想,让刘江波的事业走上了另一条辉煌的道路。2000年春,他去北京出差,认识了留学后已取得俄罗斯国籍的年轻同学叶静妍。刘江波和他聊起了家乡的变化、建设和前景。叶景炎曾有在家乡投资的意向。为了不让老同学失望,刘江波四处寻找资料,多次上网咨询。他觉得目前中密度纤维板的市场前景非常好。当刘江波交给叶景炎一份前期投资2000万元、中期投资5000万元、远期投资8000万元的企业规模调查报告时,他当即决定由刘江波出资2000万元,在仙关镇沙河村筹建中外合资的沭阳新概念木业有限公司生产中纤板。公司占地150亩,员工120余人。主要生产中高密度板,年产量5万立方米。刘江波将原企业委托他人管理,潜心筹建“新概念木业有限公司”。从批地、注册、试生产,一切都做得很认真,尤其是资金紧张的时候,他不顾自己企业的需要,划出大量流动资金给新概念工厂急用。新概念木业有限公司经过1多年的筹备,于2002年初正式投产,日耗木材300吨,每天有200多辆三轮车为公司运送原材料,解决了1万多人的就业问题。这家工厂员工的平均月工资在800元以上。目前公司年产值已达6543.8亿元,上缴税收200多万元。
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生存阶段,必须保持竞争状态。2002年,刘江波下定决心,毅然离开蒸蒸日上的中外合资企业沭阳新概念木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成立江苏大江木业有限公司,公司占地170亩,员工180多人,每天消耗木材400多吨,向市场供应各种规格的中高密度纤维板。年产量可达8万立方米,实现年销售额8000万元,利税2000多万元,间接解决3000多人的就业问题,每年上缴国家税收近500万元。通过多年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目前,“大江牌”中高密度纤维板在国内各大板材市场反响良好,“江苏大江木业有限公司”一举成为国家鼓励类企业,并通过了人造板产品ISO9001:2000: 2000质量体系认证和CQC认证。第二、三期,* * *投资9000多万元,新建年产654.38+60万立方米的* * *生产线两条,覆膜生产线两条,浸渍纸生产线两条,甲醛生产线一条。目前,公司产品已出口东南亚、英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销售额已超过3.5亿。
公司取得效益后,刘江波开始思考如何回报社会,如何让身边的人富起来。30岁时,北京大学的陈教授获得了高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通过努力工作和对国家的忠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的成功启发了刘江波,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是人才成长的捷径。自2003年以来,他向社会各界捐款1.5万余元,每年拿出2万元帮助困难家庭和敬老院老人。勤劳出真知,奉献出人才,这是一句至理名言。在奋斗和奉献中,刘江波找到了价值感和自豪感。他所做的一切,从来没有想过有什么回报,只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出于一个* * *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
每一代人都是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勤劳是民族生命之钙,劳动汗水是民族生命之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振兴民族;努力付诸东流,民族衰败。历史证明,伟大的成功只会降临到那些不怕困难,努力奋斗的人身上,也只有这些人才能赢得荣耀和价值。
回顾创业的道路,今天的刘江波会被昨天的自己感动。虽然一路走来有过太多的艰辛,但毕竟有过一步一步的成功。刘江波深深懂得,生命在于奋斗和奉献。生命只有奉献才能变得美好,这是真诚的奉献,无私的奉献,崇高的奉献;那份执着如炬,是永不磨灭的真情;那份付出就像一泓清泉,一年四季流淌,不计名利付出。他对这一切毫无遗憾!
有人曾说羡慕刘江波,因为刘江波从来不把自己创业的辛苦和工作中的微笑混在一起;有人说刘江波的生活太累了,因为他们不懂唐诗宋词里上班迟到早退的乐趣。有人问刘江波创业的秘诀,刘江波笑了。这叫自信;有人直言不讳地对刘江波说“你应该知足了”,于是刘江波就会板着脸跟他解释,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要有一颗对祖国的心,要立志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在市场经济等各种诱惑的冲击下,他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正确对待物质需求和个人发展;在刘江波面前,有些人会拿着刘江波的个人荣誉来夸赞刘江波,比如“沭阳县十大青年创业之星”、“江苏省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宿迁青年商会副会长”、“江苏省青年商会常务理事”、“沭阳县第十三届、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江苏省劳动模范”。在骄傲的同时,刘江波更加坚定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回报社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