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税收管理的具体内容如下:

1,税务法律管理。税收法律管理是指税法的制定和实施,包括税收立法、税收执法和税收司法的全过程。税法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是整个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是税收分配活动的准则和规范。税收立法由国家立法机关负责,税收执法由各级税务机关承担,税收司法工作由国家司法机关开展;

2.税收征管。税收征收管理是一种行政管理,是指税法制定后,税务机关组织、计划、协调、指导税务人员实施税法的过程。具体包括税务登记管理、纳税申报管理、税收征收管理、减免税和退税管理、税收票证管理、税务稽查和税务稽查、税务档案管理;

3.税收计划管理。税收计划管理主要包括税收计划管理、税收重点税源管理、税收会计管理和税收统计管理;

4.税务管理。税务管理又称税务机构管理,是对税务机关内部机构和人员编制的管理。具体包括税务机构的设置与管理、税务征收机关的组织与分工管理、税务工作的程序化管理、税务人员的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管理、税务人员的监督与考核、税务行政复议与诉讼管理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

税收的征收、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的开征、停征、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以及其他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不一致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有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纳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五条

国务院税务机关主管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地方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行税收征收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管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按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和协助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

第六条

国家计划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现代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税务机关与其他政府行政机关的信息共享系统。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与纳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