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世界通信公司的欺诈行为
世通高层以“预付容量”为借口,要求各分公司将已确认为营业费用的线路费用收回,转入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支出账户,以减少营业费用,增加营业利润。美国证交会和司法部已经核实,此类欺诈金额高达38.52亿美元。世界通信公司有不良记录。除了在线路成本上作弊,世通还利用并购进行会计操纵,故意低估商誉。利用所谓未完成的研发支出(在制品R & amp;d)粉饰报表是美国上市公司的惯用伎俩。其做法是将购买价款尽可能分摊到未完成的研发支出中,确认为当期收购期间的一次性损失,以减少商誉摊销或避免以后发生减值损失。随意计提固定资产减值,虚增未来经营业绩。世通一方面通过确认未完成研发支出31亿美元压低商誉,另一方面通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4亿美元虚增未来利润。在购买MCI时,世通将MCI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从14107亿美元减为107亿美元,虚增了购买MCI的商誉34亿美元。
根据MCI的会计政策,固定资产的平均折旧年限约为4.36年。通过提取34亿美元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世通可以在购买MCI后的未来4年内每年减少约7.8亿美元的折旧。虚增的34亿美元商誉分40年摊销,每年约8500万美元。在每年减少的7.8亿美元的折旧被8500万美元的商誉摊销抵消后,世通每年将税前利润从1999虚增约6.95亿美元,至2001。世通最终确认收购MCI形成的商誉为301亿美元,将在40年内摊销。在过去五年中,世通的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约占其总资产的50%。高商誉成为制约世通经营业绩的沉重负担。为此,世通以会计准则变更为“契机”,用巨额冲销来消化并购形成的昂贵商誉。
曾几何时,作为华尔街的宠儿,世通一直以证券市场的明星自居。最高峰时股价达到每股64.50美元,公司市值一度达到654.38+0800亿美元。但是,“花三天不分红”。2002年3月1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调查“世通”的财务状况后,华尔街的许多评级机构逐渐迷茫。特别是在得知世界通信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伯恩·埃伯斯从该公司获得4 . 08亿美元的个人贷款后,投资者对出售他们在世界通信公司的股份感到失望。这一次又一次的负利润和不良事件,让“美国世界通信公司”的股票心情不好,一路下跌到2002年6月24日的每股1美元。2002年6月26日,“世通”财务造假丑闻曝光,随即引发美国股市大动荡——“世通”股价从每股83美分暴跌至每股9美分,跌幅达89%;纳斯达克不得不停止“美国世界通信公司”的股票交易;标普还草率地将“世通”降为“垃圾股”;美国30种工业股票的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盘中一度下跌140点...“世通”的股灾点燃了导火索,烧毁了全球所有主要股市,股指跌至2001+01以来的新低。亚洲方面,东京股市下跌4%,韩国股指下跌7.2%,台湾省股市下跌3.6%,恒生指数下跌2.4%,新加坡股市下跌2.15%,马来西亚主要股指下跌1.7%。在欧洲,伦敦股市下跌了2.9%,巴黎股市下跌了3.8%...面对全球股市一片灰暗的局面,很多资深股民反复感叹——不管在世界哪个地方,全世界都是熊市,而且一直跌!摔倒!摔倒!
事实上,美国“世通”财务丑闻的曝光,不仅造成了股市的下跌,池里的鱼也受到了各界的影响。借钱给世界通信公司的美国大银行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尤其是摩根大通银行、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特别是美国的花旗银行向世通公司贷款3.75亿美元。世通财务造假丑闻一经披露,三大银行股价均大幅下跌。那些投资“世通”的国家养老基金也因为“狐狸没抓到,却惹了一身骚”而受到牵连。美国第二大养老基金纽约州养老基金亏损3亿美元,密歇根州养老基金白白得到1.1.6亿美元。佛罗里达州政府官员遗憾地叹了口气——州养老基金先用了900亿美元。本已举步维艰的世界电信业,也因为世通的财务造假丑闻而雪上加霜。法国阿尔卡特的股价已经跌至每股7.81法郎的最低点,跌幅为16%。法国威望迪环球影业的股价下跌了10%,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运营商。难怪这位电信行业的权威分析师开口悼念世界电信行业——现在,整个电信行业都被“美国世界通信公司”的画笔染上了衰落的黑色。这个行业在1998和1999的增长是惊人的。现在行业的发展需求和利润空间可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存活的日子不多了。
面对“世通”这个害群之马,美国政府立即反应强烈,然后果断采取措施,杀鸡儆猴。2002年6月26日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向纽约联邦地方法院提交诉状,指控世通公司从事会计欺诈,并责令世通公司提交详细报告陈述案情。2002年6月27日,世通总部所在的密西西比州总检察长发布命令,成立由联邦和州官员组成的特别调查组,查明为世通做假账的违法人员。世通前CEO、负责公司审计的安达信,必须妥善保管世通的所有文件。2002年7月8日,美国国会银行和金融委员会就世界通信公司的财务欺诈丑闻举行了听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