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第二季度报告与中期报告的差异
据深圳证券信息公司统计,截至7月22日,* * * 801家上市公司已发布中期业绩预告,其中468家业绩预增/预盈,同比增长34.48%;业绩预减/预亏的公司有270家,同比增长58.82%。可以看出,在经历了去年的业绩峰值之后,通胀压力下的上市公司业绩分化更加明显。
预增/预盈公司中,有354家公司预计业绩大幅增长,仅比去年同期增长10.97%。但在预减/预亏公司中,预计业绩大幅下滑的公司有78家,同比增加136.36%。
根据行业统计的业绩预告结果,与二季度基金仓位调整“路线图”基本吻合。
抗通胀成为基金二季度仓位调整的主线。在这种思路下,上游行业的煤炭股被基金“抢购”。西山煤电、中国神华、潞安环能、金牛能源占据基金持股榜前十名的近一半。煤炭股的中期业绩确实出色。预计业绩大幅增长的公司数量将达到18家,而去年同期仅为6家。
除了煤炭股,该基金二季度还增持了医药生物、批发零售等防御性行业。批发和零售业中,虽然有20家公司的业绩预计将比去年同期大幅上升,但预亏的公司数量减少,预盈的公司数量增加4家,表明行业景气度有所改善。
由于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同期电价的相应调整,上半年上市电力公司业绩大幅下滑。32家公司中,预增公司仅有6家。报忧公司占80%,其中预亏公司21,去年只有5家。对于电力股,该基金早在一季度就开始减持。一季度,本基金重仓持有的电力股数量较上季度减少65,438+06.57%。在情况没有改变之前,基金在二季度采取了小幅减持的观望态度。
制造业方面,虽然预计业绩大幅上升的公司数量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但同时业绩大幅下降的公司有45家,业绩提前下降的公司有29家,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在该基金的第二季度中,钢铁和机械板块也赫然在列。
基金在二季度减持了房地产和银行股,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成为基金的最大目标。但统计数据显示,这两个行业的中期业绩并不令人担忧。其中,有25家公司的房地产业绩提前大幅增长,超过去年同期的一倍。业绩大幅下滑的公司只有4家。金融保险股的表现也保持稳定增长。大幅预增的公司有14家,比去年同期多两家,业绩大幅下滑的公司只有1家。对政策的担忧是基金经理低估业绩、减持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