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尼依家庭用品有限公司

突然!湖北、北京、上海、广东等多个灵活就业平台。被查处借用、购买大量自然人身份证信息、签订虚假劳动合同、编造平台用工业务、信息服务业务等。,并涉嫌虚开发票!

1.湖北某灵活就业平台虚开发票被查处!

2021年4月,湖北某市税警联合专案组赴浙江、江苏等地对一起灵活就业平台虚假案件开展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另有2人投案自首。

经查,该团伙搭建灵活就业平台,大量借用、购买自然人身份证信息,签订虚假劳动合同,虚构平台就业业务、信息服务业务等。,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393份,虚开金额2.2亿元,共造成国家税款损失5000多万元。

在许多骗税案件中,一些公民的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通过欺骗、窃取或利益诱惑等手段利用,从事虚开发票的违法犯罪活动。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清楚这些利益,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一旦发现骗税等违法线索,请及时向税务机关举报。

除了上述案件,9月3日,在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秦慕容还公开曝光了另外4起虚开增值税发票违法犯罪典型案件。

1.“初剑四号”虚开了案底。

2020年9月,经过近两个月的远距离“非接触式”调查取证,省市税警部门开展联合收网行动,精准捣毁一个在咸宁市咸安区某物流中介平台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缴获一批作案工具。经查,该团伙通过物流中介平台介绍欺诈业务、操作虚开发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15776份,骗取金额1.26亿元。

2.“初剑五号”假立案

2020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通过稽查视频指挥系统远程监管,省市两级税警部门联合行动,在荆州市公安县集中收网,成功破获一起利用疫情优惠政策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团伙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缴获一批作案工具。经查,该团伙注册空壳企业92家,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14401份,金额5.57亿元。

3.随州“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虚开。

2021年5月,随州税警联合专案组对一个虚开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犯罪团伙展开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网上追逃4人,缴获作案工具若干。经查,该团伙以他人名义注册汽车销售公司22家,虚开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935份,虚开金额654.38+7900万元。

4.十堰某化工企业改签票,虚开案件。

2021年6月,十堰市税务机关、警方联合行动,成功收网十堰市、丹江口市某化工企业骗税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缴获部分作案工具。经查,该团伙涉嫌控制18空壳企业。该团伙将上游石油炼制企业开具的“化工产品”增值税发票名称改为“煤炭”后,向下游煤炭销售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5147份,虚开金额7100万元。

截至7月底,湖北省为期两年的打击骗税专项行动共查处各类案件10560起,发现虚开、虚开增值税发票69.77万份,发票金额148475438+000万元,税额99.59亿元。通过打击骗税和联合稽查,已挽回国家税收损失13元。36803.88868886663

今年是为期两年的打击骗税专项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四部门联合打击骗税新征程的第一年。下一步,四部门将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围绕“精准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真诚共治”的要求,共同建立防范和打击骗税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打击骗税的精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水平,营造良好、公平、稳定、可预期的法治营商环境,促进依法治税。

二、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家灵活就业平台也被查处!

上海某人力资源公司和某工业园区正在接受调查。与此同时,北京一家财税服务公司也介入调查,负责人被警方带走。

近日,广东省税务局公布灵活就业平台严重违规!十几家公司被禁止委托采集资质!这些企业包括惠来唐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东超易美投资有限公司、珠海李仲达二手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江门市汇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

不仅是广东省,天津、海南、山东等地的税务部门也开始清理违规开展委托征收的企业,多家灵活就业平台因违规被查处。

目前市场上的灵活就业平台规模不一。除了那些有多年服务经验、服务合规完善的专业平台,大部分灵活就业平台都不具备正规的资质、专业的经验积累、合规的服务流程等。他们有意无意地带着企业通过打擦边球、钻法律空子,以冒险的方式完成降低用工成本的灵活用工需求。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市面上70%的灵活就业平台可能存在合规风险。

6月16日,河南省税务局征管与科技处下发了《关于灵活就业网络平台企业委托代收的通知》,要求已签订委托代收协议的灵活就业网络平台企业认真开展自查,对协议签订不规范、代收范围不明确等问题及时整改。

同时,要求灵活就业网络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申请代收代开增值税发票,对取得生产经营所得的自由职业者征收个人所得税。根据《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公告》(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公告2017第4号),个人所得税按65438+开票金额的0.5%核定征收(不含增值税)。不享受每月3万元(含)以下免征额优惠政策。

由于委托代理是针对零星、分散、偏远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往往对上述纳税人的信息掌握不充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代理平台提供的信息,导致代理平台出现不按时缴税、擅自决定少缴税款、超越代理权限等问题。如果出现上述问题,用户将受到税务局的追缴和处罚。

2021将是灵活就业行业的洗牌年,违规委托代理的公司将受到监管的严惩,行业发展将越来越规范。

那么什么是灵活就业平台呢?有什么优势?在税务局严查下,还能利用灵活就业平台进行纳税筹划吗?

说到灵活就业平台,就不得不先说说灵活就业。

灵活就业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与传统的劳动合同相比,双方在时间和报酬方面更加灵活。同时,用人单位不用给劳动者缴纳社保,降低了运营成本。

但是灵活就业最大的问题是双方都受到税收的影响。

对于劳动者来说,接受劳务报酬的用人单位应预先代扣20%的税款,开具发票时缴纳3%的增值税。税负无疑很高。

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劳动者不愿意提供发票,缴纳增值税,拿不到合法的税前扣除凭证,面临企业所得税增加的风险。

于是,灵活就业平台应运而生。

灵活就业平台作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平台,一方面可以为劳动者申报个税,另一方面可以为用人单位开具专用票,对双方都更有利。

同时,灵活就业平台通常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以个体工商户的身份收取劳动者,税负很低。通常月收入在654.38+万元以下,税负只有654.38+0.5%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灵活就业平台和劳务派遣性质不同,劳务派遣公司需要取得劳务派遣资质,接受劳务派遣的劳动者人数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但灵活就业平台一般只需要取得人力资源资质,对劳动者人数没有限制。

灵活就业平台运营的核心业务是与税务局签订委托征收协议,申请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

申请委托收款需要符合《委托收款管理办法》的规定。

目前有一大批平台都倒了汤。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与当地政府签订了委托收集的协议,但他们极有可能因为后期管理不严而被取消资格。

所以按照规定建立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平台是合法的。同时,纳税人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筛选出那些不合规的平台。

第三,企业帮你支招。只是虚开发票的问题吗?

虚开发票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真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网站等途径检查发票的真伪是无法发现虚开发票的问题的(因为发票本身就是真的)。但根据税务人员的经验和有限的票面信息,也可以分析判断发票是否涉及虚开,最终揭露虚开事实

1.销售地点与购买地点的距离分析

纳税人会从节约成本和方便服务接受的角度出发,尽量就近购买商品和服务。如果玻璃生产企业在生产玻璃的过程中消耗天然气,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只能指向接受虚开的单位。随后的调查证实了检查员的判断。该单位因接受虚开被定性为偷税,取得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虚增的成本增加了应纳税所得额,导致少缴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被追缴,并被处以少缴税款两倍的罚款。

2.分析对方的经营范围和业务能力

任何纳税人都会有其相对稳定的经营范围和能力,比如某电器销售公司,一般不提供房屋中介服务。再比如,一个注册资金5万元,员工5人的企业,不可能承接一个造价1亿元的工程,开具1亿元面额的发票,这与其经营能力不符。

检查人员在检查B公司“管理费用”的账簿和凭证时,发现一张增值税普通发票,开票单位为“盛*电子经营部”,货物或应税劳务名称为“咨询费”,金额为29999元,无任何相关合同或协议。

问了单位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回答:管理咨询费。稽查人员查询了“盛*电子经营部”的相关注册信息,发现该经营部为小规模纳税人,经营范围为电子产品销售。显然,这样的单位是不可能提供咨询服务的,发票上记载的业务是不存在的,是虚假的。最终该公司因发票不合法被处罚,同时虚开费用导致少缴的企业所得税被追缴,并被处以少缴税款0.5倍的罚款。

3.票价税的总额是整数。

从常识来看,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和服务的税额恰好是整数的概率极低。

4.虚假发票

虚开发票罚款

第四,金税第四期要推出了!必须制止“虚开”发票的行为!

我们都知道金税三期已经很强了。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金税四期采购信息。金税四期上线后,全国“监管网”越来越严密。

为什么这么急着购买金税四期?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随着165438+10月1、15地区陆续公布社保所得税,以及之前已经缴纳社保所得税的地区,全国各地区的社保所得税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原有的金税三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金税四期」到底有多强?

金税三期实现了国税和地税数据的合并统一,功能是全面监控税务系统的业务流程。

金税四期不仅是关于税收,还包括“非税”业务,实现对业务更全面的监控。同时建立了部委、人民银行、银行等参与机构间的信息共享与验证通道,实现相关人员手机号、企业纳税情况、企业注册信息验证三大功能。

这意味着税务局将掌握更多的企业数据,监控也将是全方位、立体化的。以后再想税收就更行不通了。

企业帮忙提醒各位老板和会计,税务局以票控税,查税要查票!虚开发票是红线,一定不能碰!

5.必须制止“虚开”发票的行为,企业帮你发7次催款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