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一个有多个自然人股东的公司
1.案例:S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300万元。登记时有三位股东:一位是李先生,出资654.38+0万元,占股34%;一位是王先生,出资654.38+0万元,占股33%;另一家为张先生控制的私营企业(法人股东),出资654.38+0万元,占股33%。这三个人都在公司担任重要的管理职务:李先生为董事长兼总经理(主管人事和财务部门),王先生为董事兼副总经理(主管采购和营销部门),张先生也为董事兼副总经理(主管技术部门),他们在公司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是相同的。这三个人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有以下特点:
1.规范的股东会、董事会从不召开,公司监事会形同虚设;2、公司的大事小事都是三个人在公司成立一个公会决定;3.公司成立半年内,三个人都很努力,公司开始陆续有营业收入,有增长势头;4.由于三人管理水平差异较大,在管理公司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矛盾和分歧,李总经理逐渐放松了对两位副总经理的管理、监督和控制;5.运营一年后,公司年终决算税后利润30万元。为了公司的继续发展,李先生、张先生主张不分配,王先生主张必须分配。为此发生冲突,往往导致公司无法有效经营,经营业绩迅速下滑,开始亏损经营。
二、案例分析
S公司由三位自然人股东发起成立,均为董事兼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所以这三个人有双重身份:既是公司的股东,又是公司的管理者。从案例分析可以得出,这三人结合了这种双重身份,混淆了公司股东和经理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这是S公司公司治理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导致S公司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知道,S公司是依据《公司法》注册成立的公司制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共同组成公司治理机构,这些机构应权责明确,相互制衡。S公司的管理者基本取代了股东会和董事会的职能,而公司的监事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S公司的公司治理模式非常畸形,严重影响了S公司的经营和成长。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S公司的管理者是出资的三个股东,他们都有很大的利益。所以在公司成立之初,他们都很努力,都想把公司经营好,获得更好的回报。正是因为他们的投入和努力,公司第一年的经营业绩还过得去。这三个人虽然有初步的管理分工,但在认识、知识结构、管理经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同时,这三个人都依赖于他们是公司股东的想法。所以很多时候谁也管不了谁,导致公司总经理无法认真履行应有的职责,副总经理自行其是的空间很大。因此,S公司存在管理指令不统一、三家运营商之间不信任、信息不对称、管理决策失误、管理效率低下等诸多弊端。而且从利益的角度来看,虽然三家经营者在公司中持有相同的股份,但是他们在公司管理过程中的努力和贡献是不同的。所以不能把他们经营者的利益等同于公司股东的利益,必须区别对待。王先生一定坚持认为,利润的分配必然与这种利益安排有关。
从股权结构来看,S公司三个股东的股权比例是相同的,这种平均的股权结构不利于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尤其是在S公司的创业成长阶段。s公司没有建立正常的公司治理结构,这种平均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模式的重大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第三,解决方案
S公司是一家公司制民营企业,由多个自然人股东共同出资组建。在创业阶段,由于资本实力不足等因素,S公司和国内很多民营企业一样,由三个股东亲自管理,而不是从市场上聘请职业经理人。这种安排是可以理解的。但由于三家经营者都是公司股东,具有双重身份,因此安排一个适合公司成长的公司治理模式非常重要,这也是避免S公司失败的根本之策。
(A)在股东大会一级,必须建立和完善必要的规则。
虽然股东大会不是常设机构,但它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根据公司章程和公司章程
目前,必须在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后达成以下共识:
1.决定需要股东大会决议的事项;2.决定股东会的表决方式和程序;3.决定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条件和程序。
(B)在董事会一级,必须建立和完善必要的规则。
董事会是公司的常设机构,是公司经营管理的决策机构。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必须坚决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根据公司章程及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经公司董事协商一致,并报股东大会决议后,必须达成以下共识:
1,确定必须由董事会决定的事项;2.决定董事会的表决方式和程序。
(C)在监事会一级,必须建立和完善必要的规则。
监事会是公司的常设机构。
它也是对董事会、经营者和监事会进行监督的机构
股东大会是有责任的,但不能干预或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根据公司章程和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监事会的职责、基本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由公司监事协商一致后确定,并报股东大会决议。
(四)在经营者层面,要建立和完善责权利体系。
经营者对公司董事会负责,坚决执行董事会决议,并对公司的日常经营负责。
企业管理,公司运作,同时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除应由股东会和董事会决定的事项外,经营者对公司的其他经营管理决策负责。S公司有三个经营者,但主要管理者只能有一个:公司总经理。因此,在管理层面上,公司副总经理必须接受公司总经理的领导并对其负责。根据公司章程和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经经营者协商,必须达成以下共识:
1.确定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各自的职责和权力;2.决定董事会对总经理的薪酬规定和考核管理办法,并报董事会批准;
3.决定公司副总经理的薪酬规定和考核管理办法,并报董事会备案;4.确定公司总经理竞争管理办法,并提交董事会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