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减持股份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是什么好事。

股东减持一直被投资者视为利空。每当有大股东减持的消息,不仅个股会大跌,如果集中减持,也会对整个股市产生冲击和影响。大股东和董事的高度集中和大规模减持,冲击了市场,给其他投资者带来了伤害。

大股东减持,尤其是大规模减持,是企业前景不乐观的征兆。更重要的是,国内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大多不是为了投资更好的行业和更好的项目,而是转移资金或者圈钱走人。

扩展数据:

65438年10月7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事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

新规从多方面限制和约束大股东减持。其中,为避免大股东、董事大规模减持对市场造成冲击,给其他投资者带来伤害,规定明确要求,大股东三个月内在证券交易所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而且减持计划必须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这样大股东减持对市场的影响会很小,对大股东行为的约束会很强。

大股东减持一直被投资者视为利空。每当有大股东减持的消息,不仅个股会大跌,如果集中减持,也会对整个股市产生冲击和影响。为什么大股东减持被投资者视为负面?投资者认为,大股东减持,尤其是大规模减持,是公司前景不乐观的信号。更重要的是,国内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大多不是为了投资更好的行业和更好的项目,而是转移资金或者圈钱走人。

正因为如此,对大股东在一定阶段减持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和约束是非常必要的。即使这种方式有点过于行政化,但在股市还没有完全健康有序,大股东行为还不规范,劣币还在市场上横行的情况下,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中国股市,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对其他股东相当苛刻和吝啬——长期不分红,长期不回报投资者。但对大股东和董事相当大方,经常采取一些不规范的动作抬高股价,然后大规模减持套现。显然,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市场监管不严,企业行为不规范,退市制度不严。相反,如果制度完善,制度健全,监管严格,不允许大股东或董事会董事减持长期不分红的企业,连续三年信息披露不准确或不及时的企业必须退市,那么大股东就不会忽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也不会尽力让企业受益。只有企业好,大股东才能获得相应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