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中如何制定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措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核心目标是显示人力资本在公司价值中的重要作用。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是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和员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潜在价值的重要战略手段。

在实践中,应该如何制定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1.明确员工持股的具体资格,制定相应的股权激励实施管理办法。

员工持股的本质是激励员工更加稳定、持续、激情地为公司发展提供服务。因此,需要区分业务条线和业务支撑条线,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组织架构和各岗位的基本职责,并根据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区分各岗位的岗位等级,为两条线的各岗位制定相应的绩效要求、激励薪酬提取、考核和支付管理办法。这些既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符合行业特点,又要在操作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2.确定员工持股比例和持股方式。

内部员工持股主要采取资本购买和激励持股两种方式。其中,出资是指内部员工有偿取得公司部分或全部产权的持股方式。要求员工自费购买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员工持股计划中约定比例、方式和支付要求。同时,公司应当根据《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购买了公司真实股份的员工发放股权凭证,但虚拟股权除外。激励股权是公司队友、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员工因其突出贡献而直接授予的股份持有方式。通常这种方式是公司以激励的方式一次性奖励员工股份,但股份仅限于激励对象按股份比例享受分红,不包括投票权等真实权益。

3.在员工持股计划下,员工通常以自然人身份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对于员工股份的管理,根据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员工股权激励的规模,可以建立相应的内部激励花名册。设定行权条件后,根据股权激励的要求,可以定期对激励对象进行考核;或者可以建立一定的持股平台,比如成立新的有限合伙企业,进行统一管理。绩效考核在员工股权激励中非常重要,是员工行使期权或分红的重要条件,也是最终将核心员工与公司长远利益挂钩的体现。股权收益分配给员工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不仅仅在于给了多少,还在于员工获得它的努力和业绩。

4.激励计划的具体安排应充分考虑公司上市前的业务发展、组织规划和人员规划。

员工获得期权或限制性股票的日期应分为“第一个集中授予期”和“日常经营授予期”。股权激励方案制定后,一般会集中奖励一批现有员工,然后对这一批进行同期归属,这样可以降低后期实施和统计的难度,也可以使公司的激励方案统一。一批集中奖励后,要在期权池中预留一定比例的股份,用于后期的人才引进或职务晋升。我们也建议统一日常经营的授予日期,比如半年一次的授予日期,避免员工后期行权的日期过于零散,难以统计。

结合政策解读、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为有望实施员工持股的企业提供以下建议:1。在持股对象上,不宜全体员工持股。

持股对象的选择往往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1)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关于在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规定,股东应当是在关键岗位工作,对公司经营业绩和可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对于上市公司,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开展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并没有对股东做任何特别说明,只提出由员工自愿选择是否参加员工持股计划。至于非国有控股、非上市企业的员工持股,没有相关规定进行硬约束,但在实践中,也可以参照国有控股企业的规定执行。员工持股作为企业中长期激励措施之一,旨在激励核心员工和与公司业绩发展直接挂钩的稀缺员工,而非全体员工的普遍福利。而且全员持股容易造成公司股权分散,不利于管理层的集中决策,增加决策成本,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员工持股对象一般以核心骨干为主。

(2)员工持股收益与企业未来经营密切相关。员工持股对员工的出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有相应的要求。不同的员工在两个方面的能力不同,不适合所有员工持股。(3)从目前三批***50家国企改革试点企业来看,没有一家实行全员持股。以中国联通为例,股权激励的对象为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核心业务人员,以及公司董事会认为应当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其他员工,不包括独立董事、监事和不受公司控制的外部董事。

基于以上因素,虽然现有法律法规并未禁止企业实行全员持股,但结合企业实际发展和管理需要,中美嘉伦建议企业在实施员工持股时,应优先考虑企业核心骨干,而非全员持股。

2.从持股数量上来说,不宜平均持股。

平均持股不容易激励员工,各层级员工的管理能力、专业能力、出资能力、风险承受能力都不一样。因此,在实践中,中美嘉伦建议,在管理层之间、核心骨干之间、其他员工之间、同级董事与副职之间设置不同的系数,拉大不同层级之间的持股比例差距,以达到股权激励的效果,匹配员工出资能力,避免形成新的一锅饭,确保企业资产责任主体到位。

3.在股份类别方面,设计股份转让。

《关于在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规定,要坚持以岗定股,动态调整。员工持股要体现爱岗敬业的导向,与岗位、业绩紧密挂钩。建立健全股权内部循环和退出机制,避免股权固化和僵化。中美嘉伦建议,企业在实施员工持股时,可以将用于股权激励的股份分为基本股、岗位股和预留股三类。基础股主要面向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骨干,满足一定条件后可终身持有;岗位股份以具体岗位为基础,股东岗位变动后不享有股份,以保持关键岗位的稳定,防止股份固化;预留股份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激发基层人员的积极性,基层人员晋升后可以享受股份。

员工持股除了持股对象的选择、持股数量和比例、持股类型等,还涉及授予条件、股价、持股平台、股权转让、收益分配等。实行员工持股的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股权管理办法和员工持股规则,规范员工股权管理。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国企改革的咨询机构,嘉伦拥有丰富的改革改制经验,可以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改革方案的制定、改革风险的评估、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定、员工持股管理办法的制定等咨询服务,指导和协助企业顺利开展员工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