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家在沈小平。

2008年6月当选江苏省人大代表。3月当选江苏省首届慈善之星;6月获江苏商人十大人物“社会责任奖”。我觉得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同年2月,我向苏州市慈善总会捐款10万元,成立爱心基金。我想用自己的行动带领更多的人,* * *关心我们的社会,* * *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2009年2月12日,我获得了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民营科技杰出贡献奖。5月,我获得了苏州市劳动模范的荣誉...这一次次的荣誉让我深深感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企业,全心全意回报社会是我的职责。作为一名销售人员,他曾经实现了2亿元的年销售额。

1981年,刚满18岁的沈小平踏上了在浙江舟山当兵的道路。三年的军旅生涯对沈小平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那里,他不仅学会了开车,还磨练了坚强的意志。懂得吃苦耐劳也是一种技能。

从部队回到家乡后,沈小平成了一名司机。“那时候吴江,司机很吃香。”沈小平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非常努力。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沈小平逐渐从一个单纯的司机变成了司机,开始创业,组建车队。从这个时候起,沈小平开始处理电报。当时虽然只是运电缆,但这为他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3 10沈小平再也不愿意跑运输了,所以他决定出去休息一下。于是,他成了一名专业的电缆销售员,从浙江南方通信电缆厂做起,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凭借不屈不挠的努力和自学成才的沟通技巧,沈小平在销售行业声名鹊起。短短一两年时间,他的销售业绩已经走到了同行的前列。最多的一年,他一个人完成了近2亿元的销售额。骄人的业绩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沈小平从零开始迈出了第一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沈小平自主创业的决心异常坚定,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当时方兴未艾的有线电视行业,并对其了如指掌。1999年7月,盛鑫通信电缆厂的成立,是沈小平创业生活的全新开始。

九年作为企业获得10国家级奖项。

创业之路,从来都是鲜花与荆棘并存。丁童从诞生的那天起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沈小平的突出之处在于他对困难和挑战有充分的包容,甚至享受破浪的感觉。沈小平说,他相信三个“心”——信心、决心、毅力,坚持三个原则——发展是硬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科技创新是不竭的动力。

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从铁路到地铁,改革开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丁童的发展步伐也紧随其后。产品已从单一的通信电缆发展到通信光缆、铁路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电缆等多个品种。本地电话通信电缆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通信光缆生产能力居行业前五。丁童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04+0-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省级计量保证确认证书、铁道部铁路运输安全设备制造商证书等。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丁童与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八所高校广泛合作,成立实验室研发新产品,引进人才。

丁童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九年来共获得10项国家级奖项:中国名牌2个、驰名商标1个、免检产品2个、中国民营企业500家、中国制造企业500家、中国机械企业500家、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中国竞争力企业500家。这一年,尽管宏观形势严峻,丁童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开心:产品销售网络从18个省增加到26个省,出口国家从4个增加到8个;股份制改造完成后成立的江苏丁童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进入上市辅导期;丁童与北侯大学合作开发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定位系统”项目获得了高达12万元的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沈小平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大机遇,现在又赶上了铁路投资发展的大机遇,丁童将乘此顺风车,掀起新一轮发展高潮。承担社会责任,为和谐社会做贡献

“做一个优秀的业务员只能让一个人富起来,但是经营一个企业可以让一群人受益。”当沈小平勒紧裤带开始做生意时,她就有这样一个愿望。在他事业蒸蒸日上的过程中,他以扶贫济困、助力公益事业为己任。在沈小平看来,能够给予他人既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荣誉。企业家要有责任感,要有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

村里的自来水都改造了,镇上也建桥修路了。他经常捐钱互相帮助。先后在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宋庆龄基金会等设立了针对重症患者的奖学金、助学金、救助金等。仅南京财经大学设立的重症学生救助基金就资助了10多名学生。多年来,沈小平已经向慈善机构捐赠了4500多万元。志存高远,吃苦在前。

在沈小平自己创业之前,他从事销售工作。虽然他为别人工作,但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呆在什么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勤奋踏实,努力就会有回报。他心里就是这么想的,而且不遗余力的去做,所以他当时的个人销售业绩是其他销售人员望尘莫及的。在他看来,销售没有捷径。首先你要能吃苦,多接触客户,不要失去机会。其次,你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客户沟通。只要你全心全意真心为客户考虑,客户最终是会被感动的。

如果沈小平没有自己创业,他现在的生活会富裕舒适,甚至比现在更轻松。他对市场信息的敏锐嗅觉和想做点什么的想法,一直让他心有不甘。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不满意的人总是快乐的。沈小平在1999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从此,他以自己的进取和拼搏精神,引领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管理者和员工。所有丁童人都清楚地看到,董事长沈小平先生是“公司里最努力的人”。凭借远见卓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沈小平带领企业稳步快速发展。

古人云:志小者常立志,志大者则志长。从一开始,沈小平就以“力争国内同行业第一,挑战世界知名企业”为目标,并以自己的行动为之不懈努力,逐步缩小与目标的差距。

努力工作,开拓进取,快速发展

短短八年时间,丁童集团以其神奇的速度,从一个不被业界关注的小厂一跃成为国内重量级光缆制造商。丁童集团被业内专家誉为“一匹被杀的黑马”。从1999注册资金50万元起步,发展到2007年产值33亿多元。集团是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国机械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先后获得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吴江市十大慈善企业、中国名牌产品、国家产品质量免检等信用荣誉。“丁童光电”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吴江盛鑫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丁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吴江盛鑫通信电缆厂、苏州丁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苏州丁童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是丁童集团的核心企业。公司占地面积1000多亩,总资产18亿元。公司专业生产通信光缆、通信电缆、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城市轨道交通电缆、数据电缆和特种电缆。产品广泛应用于电信、网通、移动、联通、铁通、广电、国防、电力、铁路、公路、矿山油田,市场覆盖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今天的企业发展规模,诠释了沈小平倡导的“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企业精神。只有把产品做优,才能赢得市场。生产高质量产品和高端产品一直是沈小平对产品的定位。沈小平一直强调产品质量是我们的基础。产品质量就像人的素质一样。一个素质低的人是不会被社会接受的。同样,产品质量不高也很难赢得市场。多年来,沈小平一直把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作为一项基本任务。本着拼搏进取的精神,他把丁童集团逐步做大、做强、做优。

以人为本的创新与发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会发展成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的竞争。决定一个企业创新能力和文化的基本因素是人,所以沈小平认为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最优秀的人才,最核心的技术,最先进的设备,是他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大法宝。

以人为本是沈小平强调的一项重大战略。当他看到一个高质量的人才时,他总是试图让对方加入他的团队。山西省侯马电缆厂原厂长高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也是我国电缆科研生产的权威之一。沈小平多次去陕西,真诚地邀请他。最后,厂长高不远千里来到吴江,为集团的发展添砖加瓦。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和创新能力,沈小平不仅从外部聘请高级专家和技术人员加入丁童集团的人才梯队,还以人文情怀给外来者一种家的感觉,让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为丁童集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从引进第一个高级工程师到与高校联合建立多个实验室,沈小平一直致力于打造自己的R&D高地。丁童集团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和高级技术人才,并与国内一些通信研究机构和专业设计院有着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沈小平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有80多家大型光缆生产企业,竞争非常激烈。谁在研发领域落后,谁就很快被挤出市场。

沈小平视核心技术为企业的生命力。目前,丁童集团与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开发合作关系,通过“借脑”不断向核心技术领域拓展。这种爬梯战略使丁童集团的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其中,丁童集团投资3000万元与北京邮电大学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已经开花结果。红外光缆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即将在丁童集团投产,成为沈小平顺应国家“光进铜退”战略的又一大步。丁童集团目前拥有5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项。

专家预测,未来光纤光缆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6543.8+000亿元。因此,沈小平果断决策,于2006年投资6500万元启动了光缆二期工程,从奥地利和芬兰引进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光缆生产设备——拉丝机、着色机和聚束生产线。目前光缆容量已经翻倍。

诚信经营回报社会

诚信经营的企业之路,让丁童集团的各种荣誉接踵而至。集团获得中信银行AAA级企业信用等级证书,连续多年荣获苏州市民营企业100强、吴江市纳税大户称号,2007年荣获吴江市十大慈善企业称号。沈小平个人连续多年获得吴江十大杰出企业家称号。5438年6月+2008年10月,沈小平当选江苏省人大代表;2008年3月当选江苏省首届慈善之星。

企业越做越大,责任越来越重。企业要想生存好,就要发展。没有发展,就很难生存。因此,沈小平感到他的责任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让企业发展好,做好,做得更好,才能更有竞争力,才能更安心。

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为社会做贡献。去过丁童集团的人都知道,丁童集团就坐落在小平大道上,不用说,大家都应该知道,沈小平先生为高速公路的建设做出了贡献。2007年初,沈小平向吴江“用爱同行温暖吴江”大型慈善募捐活动捐款80万元。2006年6月5438+10月10,丁童集团捐赠10万元在南京财经大学设立“江苏省丁童奖暨奖学金”,沈小平先生亲自将捐赠支票递交给南京财经大学徐从才校长。目前,丁童集团已在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高校举行捐赠活动,为中国教育和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沈小平董事长已向慈善机构和社会福利事业捐款3000多万元。许多捐钱捐物、造桥修路、捐资助学的感人事迹在吴江广为传颂。2005年3月,沈小平先生担任南京大学校长,2008年担任名誉校长。2007年9月8日,沈小平先生和石建军副主席代表双方签署了捐赠协议。

根据协议,丁童集团捐资600万元,帮助建设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校史博物馆。为了感谢沈小平先生的好意,南京大学决定将新建的档案楼命名为“沈小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