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的损失!保险公司2018难忘,新旧损失账面差5.8倍。
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一个全新的监管机构,正式启动,整个行业的开放加速,税收延长。当然,也有一些重要的消息,如收购安邦保险和PICC集团回归a股。即使时隔多年,人们也必须承认,2018的诸多事件不断挑动市场神经的同时,也展现了行业监管不断完善、保险公司治理不断规范的主旋律。
然而,在场的人的感受要复杂得多。事实上,复杂的经济形势和频繁调整的资本市场已经使所有金融机构感到更加严峻的生存压力。保险公司还需要面对保费增速下滑、偿付能力告急、亏损扩大等各种问题。
在上述背景下,保险公司的业绩榜单发生了哪些变化?经过多年的投资,你能成为忠实的妻子吗?为了勾勒出保险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标点财经研究院和投资时报展开了数据调查。
经梳理,披露2018年报的人身险公司和财险公司分别为86家和86家。基于此,标点财经研究院与投资时报联合推出了2018的保险公司亏损榜。结果显示,纳入统计的172家保险公司中,亏损公司有67家,占比39%。寿险和财险亏损公司数量分别为365家、438+0家和36家,占比分别为36%和42%。
五大变化值得注意。四家亏损超过6543.8+0亿。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与去年本报公布的“2017保险公司损失排行榜”相比,此次榜单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变化。
首先,有影响的一组数字是,2018年,有四家保险公司亏损超过10亿元,排名第一的幸福人寿亏损高达68亿元;紧随其后的长安责任保险、众安在线(6060.HK)、长城人寿分别亏损6543.8+0.833亿元、6543.8+0.797亿元、6543.8+0.593亿元。
而2017年亏损最大的众安在线,在一季报巨亏9.96亿元时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相比今天的榜首,却只有14.6%,相差5.8倍。
此外,还有21家公司2017年亏损,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去年履约保证保险首当其冲的长安责任保险,同比亏损654.38+0.6.38亿元至654.38+0.8.33亿元。
三是有的亏损扩大,有的咸鱼翻身。在《2017保险公司亏损榜》中,13家公司在2018成功登陆,暂时摘掉了亏损帽子。其中,寿险公司7家——中融人寿、信泰人寿、连人寿、中荷人寿、陆家嘴国泰人寿、瑞泰人寿、中民养老,财险公司6家——九龙财险、众诚车险、苏黎世财险、华海财险、日本兴亚财险、广东粤电财险。
中融人寿和信泰人寿净利润大幅增长,分别从2012921000元和2012400元的-8.65亿元和-7.59亿元。
第四,亏损名单上的保险公司数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身险方面,2017年,第一名中融人寿、第三名信泰人寿因扭亏为盈而离开榜单;长城人寿、昆仑健康、德华安顾人寿继续坚守前十;幸福人寿、何忠人寿、渤海人寿、国联人寿、招商仁和人寿、长生人寿、横琴人寿因亏损或亏损成为新进前十名。
财险方面,长安责任保险、众安在线、安心财险、浙商财险、泰康在线连续两年位居榜单前十,2018年位列亏损前五;安华农险、安盛田萍、永诚财险、华安财险、前海联合财险成为前十的新面孔;国仁财险、赵岩财险、建信财险、渤海财险、珠峰财险2018年亏损额均有所收窄,剩下十大亏损阵营。
“七亏八盈”成为25家老牌公司的传奇。
所谓“七亏八盈”的做法,是指新成立的保险公司在连续亏损七年后开始盈利。这句老话主要用在寿险行业,财险公司的前期损失阶段往往较短。
然而,行业的“普遍规律”并不能保证实际的经营状况。据《2018年保险公司亏损名单》统计结果显示,在2010年之前成立的公司中,也就是说至少发展了8年的公司中,有25家公司在2018年亏损。
根据成立时间统计,历史最悠久的公司是华安财险,该公司自1996年2月3日成立以来,几乎每年都处于盈利状态,2015年达到7.63亿元的峰值,但2016年净利润暴跌,去年由盈转亏。
长寿人寿成立于2003年9月23日,是中国第一家获准开业的中日合资寿险公司。公司自成立以来,经常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16年才实现234.73万元的微利,但好景不长。公司次年重回亏损泥潭,2018年分别亏损65438万元和2.6亿元。
绘制不同的增长曲线,上述五家公司在2018年达到相同的目标,分别亏损78.97110,000元、328.055438+00,000元、2.06亿元、3.76亿元、17100万元。
在2018的保险公司亏损名单上,还有8家2018新成立的公司,包括京保人寿、鲍国人寿、瑞华健康险、海保人寿、郭芙人寿、黄河财险、太平科技保险、荣盛财险,亏损金额在5000万元至6543.8+03亿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