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国际无人机产业博览会助力全产业链“腾飞”

【陈余指南】20000平米展厅,200家无人机展商,20000多位行业用户参观,无人机产业链专业展会。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无人机的发展和使用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无人机在经历了20世纪漫长的萌芽和酝酿之后,在20世纪初迎来了高速增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工业无人机的需求持续增长,并逐渐从军事领域扩展到民用领域。如今,民用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环境检测、电力巡线、航空测绘、农业植保等多个领域。

1

亿级商业市场急需产业完善

全球第二大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Markets认为,2020年全球小型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6543.8+09亿美元;市场研究机构ABI研究预测,到2019年,商用小型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51亿美元;Lux Research指出,2025年商用无人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543.8+07亿美元。

虽然近年来我国无人机产业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无人机研发商、生产商、经销商、客户等实体群体中,仍存在多样性不足、物质流通、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工业文化有序竞争* * *致胜的发展理念不够强烈,工业产品市场需求分析不足,资金投入仍存在烧钱赚噱头等现象;但产业支持与合作、科研体系、服务机构、低空网络基础设施、国家产业政策等都有待优化和完善。

总之,从R&D、制造、管控、应用等各方面综合分析,无人机产业发展仍远未达到预期,尤其是需求与应用的差距。

2

各自为政,产业市场同质化严重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无人机技术研究院院长、航空董事长马文/来源。com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无人机技术研究所所长、航空通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在此前举行的“北京无人机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讨会”上指出,目前无人机行业R&D单位各自为战,造成资源浪费;低空未全开;高端无人机发展落后,可靠性相对较差。

其实这些问题不仅仅表现在技术研发上。在国内,工业级无人机的发展始终面临着碎片化、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尤其是整机市场,因为大家基本都是用零部件厂商的新产品来打造自己的整机,整机厂都是跟着零部件厂商走。目前国内部分零部件厂商已经形成垄断地位,如电池、电机等。同时,很多厂商没有足够的市场和有竞争力的产品调研,导致其产品的局限性,以至于产品单一,客户选择单一。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企业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对产业市场有足够的了解并结合上中下游的有利资源,相互配合,结束各自为政的现状。

强强联合,汇聚全产业链精英。

因此,5月24-26日举办的“2019全球无人机应用与防控大会”将同步举办“第四届国际无人机产业博览会”,该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三届。在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同时,也得到了无人机全产业链主流科研生产单位的积极参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次展会将邀请上百家国内领先的无人机企业,包括DJI创新、爱生科技、AVIC智能科技、中天领航控制等。以帮助国内无人机企业建立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等良好环境,进而推动行业健康有效发展。

同时,大会还将邀请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低空安全研究中心、国际无人机从业者协会、各地植保团队等两万余名专业观众参会参展,加强无人机领域企业交流合作,实际对接应用场景,探讨国际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之路。

扫码即可到达展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