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整体规模和市场份额均居世界前列,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现代能源体系“十四五”规划”提出,创新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加快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进智能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样化负荷的承载能力和灵活性。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重点的智能微网,实现与大电网的兼容互补。

未来,随着全球能源环境的变化和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电力企业需要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另一方面,随着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力企业需要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正逐步向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双电网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模拟、分析和优化虚拟对象或过程,可以提高现实世界中的效率和质量。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大量的设备,设备的数字结对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对设备的运行、性能参数和故障检测进行实时监控和预测。通过设备的数字化结对,电力企业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管理和控制,降低人为干预和运行中断的可能性,实现电力供需的实时监控和调整,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针对传统电厂控制管理、调度升级等业务功能做可视化改造,提供智能虚拟电厂负控可视化解决方案。图形引擎强大的渲染功能和高性能的WebGL技术,多维度、实时、动态地呈现虚拟电厂接入的各种负荷资源的实时运行状态和技术参数;展示虚拟电厂的运行调度过程和评价指标信息,显示虚拟电厂各种负荷资源的技术参数变化趋势,以可视化技术全面支持虚拟电厂的管理决策。

上述负控管理系统是以全面加强电力信息管理为重点,集负荷控制、远程抄表、电力数据分析监控、电力营销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分析处理系统。数字结对技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对分布式资源的物理实体的特性、行为、过程和性能进行虚拟建模,是实现虚拟电厂和负荷系统运行优化的理想途径。

未来,能源企业需要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政府要求。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电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应链,满足市场需求,应对风险。

以变电站的日常维护为例:需要大量的巡视人员对设备进行巡视,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非常危险,高温、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频繁发生,给人工巡视带来了诸多障碍。

室外巡检机器人智能巡检系统替代人工巡检,实现变电站自主监测、监控预警和远程集中数据管理,巡检更安全、更精益、更及时。通过智能巡检系统,根据报警设备发出的报警信息,第一时间到达目标位置,并能实时查看巡检视频和报警信息,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做出相应处理。智能巡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运维成本,而且有效提高了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安全监控和管理水平。

数字孪生和数字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可以优化和升级设备、电网和运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进而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Hightopo三维虚拟仿真变压器装配动画,介绍了变压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装配过程,直观地展示了变压器主要部件的组成和安装位置,并用文字描述介绍了其主要特点,具有真实感和科技感。HT自主研发的这套三维可视化系统可以作为变压器现场安装和维护的模拟培训教材,可以高效便捷地实现新员工变压器工作原理的教学。

三维可视化系统将各种复杂的管理系统信息聚集在虚拟仿真环境中,构建了电力环境的全场景呈现。通过智能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巡检、实时监控报警等功能的结合,运维人员可以更高效地进行监控和管理,有效降低电力系统的负面安全影响和经济损失,为变电站的进一步智能化做好积极准备,实现站内设备的连续数据统计,揭示数据规律变化,深度挖掘数据,科学准确地安排运维工作。

通过三维可视化,将变电站的整体结构和设备分布以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提供鸟瞰、漫游、自动巡检等多种演示方式,满足多样化的展示需求,将真实的环境图像生动地展现在眼前。

实现变电站管理规模的扩大、管理工具的多样化、管理信息和管理数据的量化展示,助力变电站多维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

实际生产业务无缝集成到平台中,使日常管理标准化、精细化、自动化,实现了企业的智能化、专业化管理。

各位同仁,在新的电力体制下,电网运行逐渐呈现智能化、数字化的特点。“源-网-储一体化”运营的发展,迫切需要“云-大物向智能链边缘移动”中的云计算、大数据、电力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手段,使电网系统配备具有海量数据处理分析、高度智能决策等能力的云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各种能源资源的整合,突破能源链接之间的壁垒,使“源、网、储”各要素真正友好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