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有哪些变化?
法律分析:会计政策变更包括:存货成本的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收入的确认、借款费用的处理以及合并政策。
法律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三条企业对于相同或者类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但是,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第四条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及其前后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一)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要求变更的。
(B)会计政策的改变可以提供更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息。
第六条企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
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方法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作为前期最早留存收益进行调整并报告,同时将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与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一并调整,但无法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的除外。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的方法,该方法视为在该交易或事项首次发生时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相应调整财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追溯计算的前期最早留存收益的到期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