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设备的发展现状
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8.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5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3%,增速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全国物流业增加值3.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9%,增速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在2010取得历史性突破和井喷增长后,2011叉车市场继续保持井喷增长,2011-11叉车累计产销达到2900辆。
2011以来,托盘行业蓬勃发展,多家托盘企业反映市场销售情况良好,1季度同比增长28%以上,二、三季度有所下降,年增长率均在20%以上。现有托盘数量超过8亿个,并且每年还在以20%的速度增长。
在工业经济增长和仓储业投资大幅增加的影响下,中国对货架的需求也迅速增加。2011季度,全国工业货架总销售额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二三季度有所回落。全年货架出货量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25%。
2009年物流设备行业分析及2010展望
2009年,物流、制造、仓储行业的发展恢复速度快于其他行业,直接导致未来叉车需求快速增长,表明全社会投资发展信心的恢复,使得叉车生产和新产品开发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和需求存储空间。作为重要的物流设备,2009年初神秘降至6000台的低位,8月份叉车月产量回升至1.31.44万台左右,环比增长超过8%。虽然国内对叉车的精细分类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根据参考数据,市场发展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低端叉车市场保持增长,先恢复;二是低端市场由于基数大,市场容量相对较大;第三,高端叉车市场基数小,销量保持小幅稳速。据本刊2009年物流设备供需调查数据显示,865,438+0%的企业拥有叉车设备,其中45%拥有柴油叉车,36%拥有电瓶叉车,65,438+06%拥有专用叉车。
可见,物流设备三大基础零部件的地位不可动摇,93%的企业拥有托盘和单元化产品,49%的企业拥有货架设施,865,438+0%的企业拥有叉车设备。根据本次调查分析,未来1-2年,将新建或改造物流设施的企业比例将达到76%。68%的企业期望增加叉车品类,成为调查中期望购买比例最高的产品。其中回答预计购买电瓶叉车的占49%,柴油叉车占34%,专用叉车占39%,仓储叉车占32%,轻小型车占265,438+0%。
物流设备是完成物流活动的工具和手段,是组织物流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任何物流活动都是不可能的。运输、仓储、装卸、配送加工、包装、信息处理都需要相应的物流设备。所谓物流设备,是指各种物流活动所必需的成套建筑物和用具,以及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车站、计算机、通讯设备等。参与组织物质循环。物流设备的功能和类型是根据各种物流活动逐步形成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根据设备的独特功能,可分为运输设备、仓储设备、装卸设备、流通加工设备、包装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等。
②设备根据其在物流活动中的相当地位,可分为固定设备和可移动设备。铁路、公路等固定设备;桥梁和隧道、车站、港口、仓库和其他建筑物等可移动设备,如火车、汽车、轮船、移动装卸设备等。
③按设备在物流活动中的服务范围,可分为企业(生产)物流设备和社会(供销)物流设备。企业物流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一部分,属于企业自有设备,如运输车辆、铁路专用线、装卸机械、包装机械、仓储建筑等。社会物流设备服务于社会物流,属于公共设备,如交通线路、桥梁隧道、车站、港口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物流装备发展迅速,各类物流运输设备数量迅速增加,技术性能日趋现代化,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先进的物流装备系统不断涌现,我国已具备发展大型装卸设备和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能力。总的来说,我国物流装备的发展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物流设备整体数量快速增加。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物流设备的总量迅速增加,如运输设备、仓储设备、配送设备、包装设备、搬运设备(如叉车、起重机)和物流信息设备等。
②物流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以前我们的物流设备基本都是人工或者半机械化,工作效率低。但物流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都有所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③物流设备生产、销售、消费体系基本形成。以前往往有物流设备需求,但很难找到相应的生产企业,或者由于销售体系不完善,需求不足,导致物流设备生产不可持续。物流设备生产、销售、消费体系基本形成。中国有一批专业的物流设备制造商、公司和消费者,使得物流设备在生产、销售和消费体系中逐步完善和发展。
④物流设备已经应用于物流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在生产企业的生产储存,流通过程中的运输配送,包装加工,物流中心的搬运装卸,物流设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⑤专业化新型物流设备和新技术物流设备不断涌现。随着物流各环节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物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新型物流设备和新技术物流设备不断涌现。这些设备大多是专门为某个物流环节、某个专门商品、某个专门客户的物流作业提供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物流的快速发展使得先进的物流装备得到应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物流装备的发展还不能满足新世纪新的物流任务的要求。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入太少。长期以来,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少,发展慢。虽然近年来建设了一些先进的仓储物流设施,但总体上低端应用较多,50-60年代建设的仓库仍在使用,自动化立体仓库等高端仓储货架系统较少,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的现代化仓库更是少之又少。
(2)我国还处于物流装备发展的初级阶段,既缺乏行业标准,也缺乏行业组织,导致物流装备标准不一,衔接配套不畅。
③物流设备供应商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发展不规范。
④物流企业只关注单个设备的质量和选型,没有考虑如何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
⑤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把价格作为选择物流设备的首要因素,而忽略了对内部质量安全指标的考察。
⑥部分物流企业对物流设备的功能缺乏足够的认识,系统规划设计盲目,造成使用不便或资源浪费。
⑦物流设备管理尚未广泛纳入物流管理的内容,物流设备利用率不高,设备长期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