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企业的资金管理
如何做好企业资金管理1?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
(一)领导不够重视,没有专门部门,缺乏专业人员。
这种现象在制造企业中尤为严重。制造企业有其特殊性,其业务流程最为复杂,一般包括R&D、采购、生产和销售。这类企业的领导大多往往是从制造或销售做起,往往很少关注企业的资金管理。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资金管理人员,更没有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资金管理一般只由会计担任,没有专门的资金管理专业人员。兼职基金经理多担任统计人员。
(二)没有完整的资金管理体系。
制度是企业管理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大多数企业对资金管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缺乏统一的财政资金监管体系,统一的资金管理信息平台,信息传递渠道不畅,财务、资金结算、投资、融资等信息无法集中,导致企业决策者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资金信息,实施有效的决策、管理、监督和控制。
(三)缺乏准确科学的资金预算,无法做到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
许多企业甚至没有资本预算。部分企业资金预算粗略,执行偏差较大,编制时间间隔过长,不能及时准确掌握现金流。有些企业的预算管理内容仅限于费用预算和利润预算,没有资本预算和资本预算的内容。对资金预算重视不够,无法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四)企业资金风险高,始终处于资金断裂的火山口。
大多数企业的会计报表反映利润可观,但资金非常紧张。究其原因,无非是大量赊销,高'库存,随意对外拆借资金等等。企业资金风险高,随时处于资金断裂的火山口。历史上有一些国际知名的大公司。虽然他们的资产没有资不抵债,但由于资本运作失误,资金链中断,经营活动无法正常维持,被迫破产倒闭。这些教训没有被认真对待。
(五)资金回报率低,浪费严重。
很多企业经营效益非常好。他们手头有大量现金存在银行活期账户赚取利息,资金回报率低,浪费严重。有些集团公司,成员企业资金闲置、短缺,无法调剂。资金充裕的机构对闲置资金缺乏有效的理财方法,而资金不足的机构向银行大量借款,导致财务费用居高不下。企业多头开户,集团无法有效监控资金流向。
二,企业资金管理的目标
资金作为金融资产的一种,和其他金融资产一样,具有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三个特征。流动性与盈利能力成反比,流动性越强,盈利能力越低;收益与风险成正比,一般来说,风险越高,要求的收益越高;流动性与风险成反比,流动性越强,风险越低。企业的资金管理目标应该是: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控制风险,提高收益,实现流动性、收益和风险的最佳平衡。
第三,在企业资金管理中实现流动性、盈利性和风险最佳平衡的措施
(一)设立内部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或人员
财务人员,尤其是财务总监和财务经理,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公司领导传达必要的资金管理理念。首先,让公司高层对资金管理有足够的重视,这是工作的前提。如果领导不重视,一切都是空谈。企业应酌情设立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或管理员。如果企业是非集团公司或者只是集团成员企业,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基金经理;如果是集团公司,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根据企业情况选择统收统支、备用金拨付、资金结算中心、内部银行或财务公司的模式。
(二)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
资金管理系统可分为基础系统和运营业务流程系统。
基金管理制度是各项基金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要大力推进基金运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企业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自身管理需要,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管理。企业资金管理系统主要涉及资金授权、审批、审计等。光有基本的资金管理制度是不够的,还要完善操作层面的业务流程体系。企业在设计资本活动相关制度时,应着眼于各项资本活动的业务流程,确定各环节、各步骤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并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
对于各项资金管理制度的制定,首先要充分调查了解,充分沟通(沟通的方式可以是电话、面对面、邮件或专题会议),听取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草案做好之后,要发邮件广泛征求意见,收集整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进行讨论。有时候需要反复讨论很多次。达成一致后,发给有权审批的领导,张贴扫描,发给相关部门的人员。看完后,公司相关部门人员会在背面签字,并存档。
再好的制度和措施,如果只停留在纸面上,不严格执行,也只会流于形式,起不到效果。制度执行是否到位,是整个基金活动成效的关键。只有严格执行,才能保证企业资金管理目标的实现。
(3)完善并严格执行科学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科学的资本预算管理是企业资本管理中实现流动性、盈利性和风险最佳平衡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资本预算应贯穿于资本管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公司完成全方位的资本管理,从而提高公司资本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资金预算一般分为年度、季度和月度预算,而有些企业会编制更详细的周预算和日预算。我们认为,企业应该制定更详细的日预算和周预算,以确保企业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和最大收益性。准确科学的资金预算一经确定和批准,企业各级、各部门的管理层就必须严格执行,真正做到?三思而后行?。科学的资本预算应贯穿于企业全面预算的全过程,并在年末或年初进行编制。
每季度第一个月编制下一年度的年度资金预算,每月初编制月度资金预算。资本预算的编制应分为经营活动预算、筹资活动预算和投资活动预算。应首先编制经营和投资活动预算,然后编制筹资活动预算。基金预算由基金专员编制,财务经理或基金经理审核,最后由财务总监审核。年度基金预算应报公司董事会讨论批准。有效执行?资本预算管理?以它为中心的新的科学基金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想法。
在预算的分析方法上,灵活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和营运资金管理模式,采用文字、图表和实例相结合的形式。各级财务总监亲自修改分析,撰写分析意见,提高了预算和预测分析的质量,为管理团队和董事会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
(四)严格控制资金管理中的各类风险。
资金管理有各种各样的风险,但风险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可控。以下列类型的风险为例:
1.融资投资合同审查不严带来的风险
银行提供的融资投资合同和协议都是格式条款,一般会明确融资投资的金额、期限、利率、违约责任等。,而且条款一般都很长,从几页到几十页不等。如果公司的资金管理人员是兼职会计,工作特别繁重。这时候很容易走过场,匆忙把合同交给董事长签字盖章。所以对于银行等外部机构提供的融资投资合同和协议,一定要让公司的专业基金经理逐一审核,必要时也可以借助外部中介机构,严格控制融资投资合同审核不严带来的风险。
2.无法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任何筹资活动都需要付出相应的筹资成本。对于债权融资活动,相应的融资成本是固定的利息支出,是企业的刚性成本,企业必须按时足额支付,作为对资金提供者的回报。对于股权融资活动来说,虽然没有固定的利息支出,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但保证股权投资者的报酬同样重要。企业应认真制定股利支付计划,包括股利金额、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如果股息支付不足或对股权投资者的报酬不足,股东将出售其股份,这将导致企业股价下跌,给企业的经营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3.外汇风险
作者以前的一家公司,出口业务占很大比重,主要结算货币是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公司承担巨大的外汇风险。为应对外汇风险,公司采取了套期保值等风险屏蔽措施,规避外汇交易风险公司;2009年下半年,人民币贷款将全部转为美元贷款,这不仅是因为美元融资利率低,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中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4.税务风险
税收风险容易被忽略,但在资金管理中必须考虑。财税[2000]7号规定: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以下简称统借统还)向金融机构借款后,将所借资金拨付给下属单位(包括独立核算单位和非独立核算单位),并按支付给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向下属单位收取利息用于归还金融机构。不征收营业税。借款人向下属单位拨付资金,不得向下属单位收取高于支付给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利息。否则视为具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性质,对向下属单位收取的利息全额征收营业税。?因此,需要合理确定借贷的利息标准,降低税收风险。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对企业现金管理的影响不同,但主要影响现金管理的成本效益。
(五)改变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理财。
1.将资金管理的目标确定为利润中心。
按照传统的做法,资金管理的目标被定义为成本中心,认为资金管理部门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资金管理目标定义为利润中心。调查数据显示,2004-2005年,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将资金管理目标定义为利润中心,而不是成本中心,集团企业更加注重资金的增值功能。这一比例在2004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为59%,2005年飙升至87%。
2.资产负债表观从以前的资产负债表和轻资产负债表的利润表象,转变为重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表观。
传统的商业模式过于注重企业的利润,却占用了大量的营运资金,往往导致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2006年,国家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许多变化体现了强调资产负债表观的取向。同样的资金管理也要从强调利润表,忽视资产负债表的利润表象,转变为强调资产负债表观。很多公司都在打?战略库存?打着低价采购的旗号,过度采购库存,导致库存大量积压,形成?战略包袱?;为了盲目追求销量,进行了大量的赊销,应收账款期限越拖越长,存货和应收账款占用了大量现金。企业要权衡低价购买过剩库存节省的成本和管理这些库存的额外费用。企业还应不时提醒客户按时付款,以缩短整体应收账款周期。对于应付账款,在不影响企业声誉的情况下,尽量延迟支付。
3.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理财。
通过企业挖掘潜力,也许?挤?给很多额外的现金,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融资,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融资费用。如果企业确实有多余的资金,不要放在活期存款账户。目前活期存款年利率只有0.4%左右。这么低的年收益率,简直是浪费资金。企业通过投资低风险、保本的理财,可以大大提高资金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