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采用什么制度来保证组织文化的传承?
阿里推合伙人制度:管理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延续
阿里巴巴的新合伙人制度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是控制权之争还是公司整体的稳定发展?当时众说纷纭。据接近阿里巴巴的内部人士透露,阿里合伙人制度由来已久,属于阿里巴巴特有的管理创新和文化传承。
日前,有港媒报道称,阿里巴巴集团已向港交所提出“创新方案”,希望延续公司目前实行的合伙人制度。按照系统的规则,阿里巴巴每年会选举一次新的合伙人。对应聘者的要求是必须在阿里巴巴工作5年以上,具备管理能力,认同公司文化;必须获得现任合伙人四分之三以上的同意,才能当选。被选中的合伙人在离职或退休前没有任期。
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巴巴管理层的合伙人制度从2010开始实行。目前,阿里巴巴有20多个合伙人,包括马云、陆兆禧和蔡崇信。这些合伙人中,有各个业务部门的领导。
据了解,阿里合伙人制度是在阿里巴巴集团成立十周年之际真正酝酿的。2009年集团十周年晚会上,集团18创始人集体辞去“创始人”一职,以“零心态”从零开始。那么,2010引入合伙人制度,就是为了传承阿里巴巴的使命和价值观,引导面向未来的再创业。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公开表示:“外界看我们,不是看阿里巴巴的网站,而是看淘宝。只有我们知道,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的价值观。”
按照上述阿里巴巴内部人士的说法,在阿里设立“合伙人”制度,唯一的目的就是让阿里巴巴独特的企业文化不被冲淡,传递其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真正让阿里巴巴成为一个102年可持续发展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