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的记忆

异乡!在遥远的异乡,

我不认识这个地方!

我不是一个人来的,

不是我的好马要载我去玩,

吸引像我这样的年轻英雄,

来到这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地方,

它充满了热血,它充满了勇气,

这是一种饮酒作乐的热情。

——俄罗斯古代民歌,引自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

(1)?第一次到达埃塞俄比亚

因为部门临时安排,我从北非调到了南非,所以我改变了国外的行程,从利比亚转到了埃塞俄比亚这个据说有大公司级项目的国家。亚的斯亚贝巴是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也是我下一站要去的城市。

第一次踏入这片非洲高原,唯一的感觉就是风大,地广,路崎岖,人黑,驴多。

坐在办公室租来的破旧小巴上,可以看到远处一望无际的非洲高原,附近马路上络绎不绝的黑皮乞丐走走停停,凌乱的垃圾堆,破旧的楼房,即将报废的破车,甚至还有小黑站在路边毫不畏惧的撒尿。

这是一个近在咫尺又似远在天边的陌生世界。

这是我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太可怕了。真心希望项目能早日完成,早日回国。

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复杂的工程会持续三年,而在这三年里,我频繁地出入国境,躲闪签证,在这里和回来之间挣扎,我心痛。回忆起那些年,心里还是充满了复杂难言的情绪。

我清楚地记得,我到埃塞俄比亚的第一天,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自己的住处。同事提前帮我联系了宿舍。那是一间破旧的公寓,位于办公室楼下附近。一个大房间里有两张床。床垫的质量很差。我一坐下,就陷进了深深的窝里,过了很久才恢复过来。被套是那种不平整的粗布,衣柜里连个衣架都没有。

我从来没有想到这是一个非洲梦开始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初到一个陌生的国家,生活工作都不适应,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想象不适应的具体程度,如果你不在其中。

我对繁忙的工作感到惊讶。白天和小黑谈判,晚上熬夜。同时还要承受语言交流的压力和小黑身上散发出来的怪味。好在我的心态还不错,一步一步完成工作,淡定地融入小黑世界。忙的时候还会逛逛城市,品尝当地著名的苦咖啡,还有高原上风的呼啸。这个城市的风真的很大很强。

另一个不习惯的方面是饮食。一日三餐都是非洲黑人厨师做的,前几餐还可以。新鲜感一过,就觉得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食量大大减少。其实这样的苦对我来说是可以忍受的。比起工作带来的精神压抑,我觉得这种有形的物质痛苦有时候甚至会变成一种享受。

后来我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工作方式,工作节奏和生活氛围,也完全融入了这里的生活圈。工作之余,我会主动找小黑保安或者司机搭讪。我会教他们说中文,我会让他们教我当地的语言。我给他们起了中文名字。个子矮的是武大郎,长得帅的是西门庆,长得有点美的是潘金莲。家里有乒乓球台,下班后和同事打几局。每次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路过的小黑。他们惊奇地看着白色的球飞来飞去,但是它们没有着陆。他们不停地喊:“太神奇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每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的心里都会有一种调皮的幸福感,一种突如其来的自信和满足感充斥全身。突然觉得其实应该感谢那些时光。快乐的日子从来不会凭空而来。如果没有和小黑的日常接触和互动,快乐会那么淡。

(2)?在埃塞俄比亚的工作和生活

接下来说说我的工作吧。

埃塞俄比亚的经济低于非洲平均水平,更不用说世界平均水平了。所以基础设施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基本落后中国20多年。所以修路,电力建设,水电站建设,铺设电线,盖楼房,建高楼,都要花钱。目前,政府也非常关注通信网络的建设,所以公司有这样一个独特的机会。

埃塞俄比亚落后的基础设施注定不会让项目顺利进行。

首先,埃塞俄比亚的电力仅来自几个小水电站。旱季是6月5438+00到次年4月,很少下雨。因此,水力发电厂生产的电力完全不足以满足工业和民用需求。在旱季,首都很难按时供电,有时甚至每天停电8小时以上,更不用说下面的城镇了。

然后还有路。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道路几乎无法通行,基本上四通八达。虽然有很多崎岖不平的路段,但似乎并不影响正常的交通。首都以下的城镇就差多了。据网络规划的同事介绍,埃塞俄比亚60%以上的国土面积是山区,山区的路况只能用好与不好来区分,根本不好。而且大部分车站都需要根据旱季和雨季来判断路况。旱季有路,雨季道路泥泞,无法通车。

项目的进度直接关系到这些基础设施,所以总会有困难和挫折。我能想象出当时的一个场景:早上,我被闹钟从沉睡中唤醒,胡乱洗了把脸,拿着电脑包跑下楼,坐在微型大巴上,闭上惺忪的眼睛,休息片刻。来到客户办公室同事告诉我,局里的人还没来,自然松了一口气。办公室人多,我就忽略了。我找了个偏僻的角落,从背包里拿出电脑,放在桌子上。于是我带着房间里焦急的谩骂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当你的工作让你抓狂的时候,你必须想办法发泄你被压抑的灵魂。我们几个同事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酒吧。

我们确认合同的那段时间,每天都在电脑前整理枯燥的数据。多少个夜晚,当我们听到外面高原上风声呼啸的时候,我们逃离了枯燥的办公室和电脑,奔向一个我们称之为OFFICE BAR的小酒吧。酒吧里总是表现出暧昧的情绪,时而柔和时而劲爆的音乐,清爽的啤酒,性感的黑人MM。

那时候我好像学会了抽烟,不是因为抽进肚子里舒服,而是觉得动作很吊。有时候我把一口烟深深地吞到喉咙里,会有一种飘忽的眩晕感,就像腾云驾雾一样,很刺激。喝酒也是一样。喝了几杯苦酒,就会恍惚。穿着性感的MM,穿梭其中,似乎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一个胆大的同事曾经主动邀请一个美女出来散步,美女用她蹩脚的英语温柔地回答:“不操,只聊。”

有时候运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钢管舞和脱衣舞表演,劲爆的舞姿和夸张的服装,总会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忽略肤色的差异。因为生活太单调太压抑,我们无法从中自拔。

③亚的斯亚贝巴的故宫酒店。

紫禁城酒店是亚的斯亚贝巴一家著名的中国餐馆。它以离我们办公室很近和离客户办公室很近而闻名。?

老板是一个头大脖子粗的胖子。他经常衣冠不整,闻起来像猪油,但他在微笑。当他看到脸上的一堆脂肪时,眼睛眯成弯月形,身体自然地向下倾斜。服务员都穿着古代旗袍,满洲里宫廷玉女的美艳形象,除了皮肤一如既往的黑,还是挺漂亮的。?

每次去的时候,我们总是叫那个叫meru的女服务员过来点餐,她穿着别致的蓝色旗袍,头发整齐,脸上带着矜持的微笑。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出人意料地会说很多中文,所以在点菜的时候,她不再担心如何用生硬的英语和以前又笨又自大的笨服务员说话。梅茹的出现也被认为是一种微笑。?

故宫有一道菜让所有人都止不住流口水,那就是豆腐脑,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的小摊上都可以买到。在这个漫长而又无聊的谈判过程中,以伟大的阿福为首的谈判小组成员,频繁地出入这个吸引人的地方,还经常好心地把豆腐脑这几个字传到漂亮的梅茹耳边,然后梅茹会说一句生硬的中文,“我不会写汉字。你写”,然后把菜单本递过来,点餐的哥们会趁机摸摸梅茹那只柔软油腻的手,然后像画画一样记在本子上。此时的梅茹总是全神贯注地欣赏着这个中国汉字,眼神里透露着对中国悠久文化的无限向往。这种表达方式很容易让大家联想到古装电视剧里那些侍奉王公大臣的嫔妃。?

故宫的生意总是空前火爆。每次过来,不提前订好几次房间,就得被流放到嘈杂的大厅。这时候可爱的meru很难过的用生硬的中文跟我们打招呼,我只能看到她匆忙的穿好每个房间的背影,突然露出笑容。?

好像每次过来吃饭都不忘点豆腐脑,很有分量的美味。直到有一次,我们吃饱喝足,不想离开的时候,阿福跑到柜台结账。回来后,他尖叫着跺着脚,激动得浑身发抖,连说话的语气都有些颤抖,指着大家震惊的脸做向导。之后TM的产品就不守时了。去他的,一本居然花了120元。?

所以大家再也不会在这种公共场所点豆腐脑了,前提是阿福买单。每天晚上,到了故宫半疲倦地瘫坐在餐桌旁的椅子上,阿福总是义愤填膺地大吵大闹。该死的,120,你可以点三份葱爆羊肉,然后点名批评或者侮辱大家以前对食物的高贵品味。?

当然,很久以后的一个晚上,我又一次吃到了豆腐脑,口感顺滑,像琼浆一样纯净珍贵。这次阿福点的是因为龙先生买单。?

龙先生在他的办公室里是一个知名的人物,他在中国各大餐馆享有很高的荣誉,因为他每个月都有大量的用餐签权。去哪吃是他的意志,不是去哪吃,还要看他的心情。他要请客,大家都没资格问去哪里,所以故宫老板看他的表情往往比我们看得更抽象。用一个同事的话来说,就像见到了自己的父亲,甚至比自己的父亲还要亲。你见过谁见到自己的父亲会笑得浑身发抖??

自从龙先生遇到了享有很高声誉的梅鲁,他就欲罢不能。好像那天以后所有的签卡都在故宫用过。那一天,所有人都从局里赶到故宫,所有人都像饿狼一样被折磨,包括拥有令人羡慕的权力的龙先生。龙先生一进门就肆无忌惮的大喊,天啊,老板呢?快点准备一些食物。?

这时,梅茹出现了,一个长得像东方美女的埃塞俄比亚女人。她面带微笑,举止优雅,讨人喜欢,和那头猪的老板一样好看。当时龙先生的表情似乎很难找到合适的表达,空气也显得闷热。?

后来是例行命令。当然,静如处子的梅茹总是成为大家的焦点,梅茹的中文也让大家大吃一惊。梅茹的名字也被伟大的龙先生查了出来,于是从那天起,龙先生翻译成“无肉”的名字一天被叫上百次,频率比万人诅咒顾问——手推车还高。

人类总是屈服于对快乐的追求。从小到大,他们都在寻找一种可以称之为快感的东西,以至于到现在,对快乐的混乱追求迷惑了所有人的眼睛,他们往往在遗憾中失去了自己认为最幸福的东西。他们失去的总是那么好,得不到的总是那么抢眼。?

当我很忙的时候,我没有从工作中得到任何乐趣。黑人的臭味,领导气急败坏的骂人,和LP QQ聊天的中断,加班到凌晨的疲惫,躺在床上睡着的酣睡和准时起床的可恨闹钟,都像噩梦一样不了了之。?

只有豆腐的香甜气味激发了体内一阵说不出的快感,当然,就像东方古老历史传说中会说中文的微笑梅茹一样的故宫,也必然会随着豆腐的余味留在记忆中。?

(4)对埃塞俄比亚生活的看法

虽然是假期状态,项目没有进展,多多少少影响了放假休息的心情,但毕竟还是有点空闲,办公室可以去也可以不去,邮件处理慢也无所谓。但时不时的,我得听听电话。怕有急事突然来,只好守在电脑旁,想着出去吹吹凉风。

昨天,我听说隔壁的DALY在外面购物时被黑人歹徒抢劫了。他的钱包和手机被洗劫一空,他被打昏。上周听说布隆迪一哥们不小心染上了疟疾,身体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医疗条件极差,治疗期间承受巨大痛苦,三年内不能生育。我真的意识到,这就是非洲,我真的意识到,眼前的一切美好,可能只是一种错觉。

也许当你每天沉浸在工作、生活、欣赏路上美景的时候,不可估量的危险就在眼前等着你,你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坦然面对,没有理由回避,因为你要留在这里,继续你的工作和生活。一个同事说,他最讨厌两种人,一种是种族主义者,一种是黑人。

很多在非洲呆久了的兄弟都很坚强乐观。至少,他们表现出了非常冷静、豁达和强硬的态度。他们好像没见过哪个哥哥每天思绪万千,沉浸在爱情里。每个人都知道在这个时代良好的心态有多重要。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结。只要他在外面,远离亲人,这永远是一个难以解开和释怀的心结,但大家都不会说出来。

前几天和一哥们聊天,不小心说了一句,我他妈不想在外面呆着。似乎一石激起千层浪,对方立刻强烈回应。我早就忘记了。我想念我的妻子,我的父母,我的姐姐和我在中国的朋友。我知道我说错了,只能赶紧转移话题。

乡愁这个话题是海外哥们的通用电话,也只是一个点,哪怕你工作忙,看电影,做很重要的事情。

敲到这里,我的眼睛居然湿了,真的不是故意的。或许悲观主义来了就挡不住了。好像很久没发生了。

今年的心态似乎和去年相比不知不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我曾经活在梦里。我对现实没有任何抱怨和不满,甚至对讨厌在非洲工作的哥们也不屑一顾。我以为他们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你可以回去了。路是你自己选的,别人没有逼你。你是什么?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你还在哀叹那些失去你的人。

但是现在的我已经没有了以前那种自大自满的心态。我以为这种工作的性质并没有丧失,只是得到了很多我需要的东西,比如年少轻狂的经历,比如见世面,练外语积累经验,比如短时间内攒下一些未来生活必需的资金;而我现在明显有一种感觉,失去的比例越来越大,一些原本不在乎的东西被越来越放大了。

世界上的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地球每天都在自转一样,所以我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变化。亚的斯亚贝巴,这座非洲之巅的城市,在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里遇见了你,从陌生的世界到熟悉,从最初的怀疑到信任。

如今,我已经离开埃塞俄比亚六年多了,对当时当地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埃塞俄比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国家的财政支持,也离不开中国公司员工的奋斗和奉献。

如果我现在听到别人谈论埃塞俄比亚,我会带着好奇和期待问,那里现在怎么样了?4G网络建好了吗?铁路修好了吗?电站运行正常吗?

毕竟我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留下了漫长而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