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和沙特有什么恩怨?

从三个方面分析今天变化的原因。

卡塔尔和伊朗的关系正在升温。

这是沙特等国与其断交的直接原因。5月24日,塔尔通讯社网站和卡塔尔国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一些亲伊朗言论,包括卡塔尔支持伊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被沙特等国视为恐怖组织,以及对再次加深与伊朗对抗的不满。这些言论的来源是塔米姆在军队内部的发言。当时塔米姆表示,伊朗是该地区和伊斯兰教的中心,与伊朗的紧张关系升级是不明智的。

这些言论一经发表,就被大量阿拉伯媒体转载,并引起沙特等国的强烈不满。卡塔尔随即对此予以否认,声称是被黑客攻击,伪造了演讲内容,并表示中情局可以介入调查。

但与此同时,上月鲁哈尼再次当选伊朗总统后,塔米姆与他通电话,表示希望与伊朗建立超越过去的密切关系。鲁哈尼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事实上,卡塔尔和伊朗一直关系密切,双方在经贸和能源方面一直合作密切。经贸关系之密切,远超卡塔尔与众多海湾国家。卡塔尔航空公司开通了至伊朗德黑兰、设拉子和马什哈德的航班,民间交流十分活跃。

众所周知,在中东地区,伊朗和沙特的关系一直不好,堪称“宿敌”。不仅有根深蒂固的宗教差异。而且沙特是亲美的海合会领袖,伊朗是中东头号反美国家;在叙利亚、也门等地,两国也各有支持者,针锋相对。尤其是2016年初,沙特在与伊朗积压的矛盾下,选择了断交。所以沙特等国绝对不会允许卡塔尔接近伊朗。

美国“背书”

美国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入主白宫,这是海湾国家关系调整的新转折点。沙特、阿联酋等与卡塔尔断交的国家,理应得到美国的“背书”。

早在特朗普上任之前,阿联酋王储穆罕默德·本·扎耶德就在纽约会见了当选总统的顾问。今年6月65438+10月11日,扎耶德在迪拜秘密会见了美国黑水公司创始人埃里克·普林斯和俄罗斯人,并协调了白宫和克里姆林宫宫之间的沟通。阿联酋已经成为特朗普在海湾国家的首要盟友。这一点从5月23日塔米姆讲话泄露前几个小时的一次卡塔尔问题特别会议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会议名为“卡塔尔和穆斯林兄弟会的全球分支——美国新政府需要考虑的新政策”。与会者包括美国前中东特使丹尼·罗斯、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等政要。他们在大会上强烈批评卡塔尔政府反对穆斯林兄弟会和哈马斯的政策,主张美国将军事基地从卡塔尔迁至阿联酋。

最有力的“背书”无疑是特朗普上个月的中东之行。5月21日,特朗普在利雅得与50多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举行峰会。特朗普表示,美国在中东的两大目标是“根除恐怖分子”和“孤立伊朗”。“孤立伊朗”最有力的举措无疑是支持沙特。当时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签署了总价值为11000亿美元的军火交易协议。

争夺地区领导权的斗争

卡塔尔同时被几个国家断交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地区领导权的冲突。卡塔尔国位于海湾西岸的卡塔尔中部,与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接壤,国土面积约115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约200万。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国。不过卡塔尔资源丰富,目前已经探明。石油储量世界排名13,天然气世界排名第三。2012年,卡塔尔人均GDP达到88000美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卡塔尔正是在一个小而富的国家的背景下,才会从上世纪70年代的中立、不结盟政策逐渐转变为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扩大知名度。尤其是中东爆发“阿拉伯之春”以来,卡塔尔抓住机会争取地区领导权,随后与沙特、阿联酋渐行渐远。

在推翻卡扎菲的行动中,卡塔尔是第一个派出战机参战的国家,并与阿联酋支持不同的反对派组织。卡塔尔、土耳其和苏丹支持的黎波里政府,阿联酋与俄罗斯和埃及一起支持卡扎菲的旧军队哈夫塔尔将军。两派仍在利比亚土地上交战。卡塔尔支持也门在曼苏尔·哈迪(Mansour Hadi)政府下实现统一,沙特原本采取这一策略,而阿联酋则支持也门南北分治。目前,以沙特为首的多国联军已经宣布结束与卡塔尔的合作。近期沙特和阿联酋在也门出现协调迹象,利益可能趋同;虽然沙特最早主张与穆兄会合作,但新世纪以来,沙特和阿联酋都将穆兄会视为对本国政权的最大威胁。卡塔尔的立场从未改变,但也支持在一个动荡的国家支持穆斯林兄弟会。比如埃及动乱后上台下台的穆尔西政府,就是卡塔尔支持的。这些直接触及沙特等国的核心战略利益。

正是因为以上三个原因,才有了这场断交风波。断交风波无疑是阿拉伯海湾联盟重组的一个指标性事件。中东格局如何演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