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山东省曹县的城市名片是什么?
1,中国食品工业百强县
曹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全国食品百强县。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该县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抓住“突破菏泽”的机遇,突出加快发展主题,突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主线,实现食品加工业健康发展,打造具有曹县特色的现代食品加工业新格局。目前主要产品有芦笋罐头、蔬菜罐头、芦笋酒、软包装烤牛肉、鲜奶、鸭肉、植物油、等级面粉、泡菜、冰淇淋、雪糕。聚鑫源食品、中粮大宝、紫山罐头、三鼎食品、王光集团、永明制粉、强达食品、六和食品、郭盛食品等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一定地位,在全省占有绝对优势。
2.中国人力资源第一县。
曹县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2020年《菏泽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曹县户籍总人口为1704198,其中常住人口为1422900,为菏泽市人口最多的县。曹西安县人才总数为50135,其中专业人才24117,企业家16903,农村实用人才4965438,高技能人才1545。农村劳动力总数(男16-60岁,女16-55岁)为877514人,其中男488356人,女38965438人。16-30岁,301207人,31-45岁,293817人,45岁以上28249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为120302,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7.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109966人,占32.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558593人,占67.4%。
3.中国木工之都
曹西安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阳光充足,水资源丰富,天然适宜树木生长。据考证,曹西安县木制品加工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已初步形成苗圃、泡桐、杨树、七条四大基地。是“中国泡桐加工之乡”、“中国杨树加工之乡”、“中国柳编之乡”。是中国最大的泡桐加工生产基地、出口创汇基地和集散地,是全国知名的人造板生产基地。2017被评为“中国林产工业协会”。
4.中国芦笋之乡
曹西安是中国芦笋的故乡。曹西安产的芦笋是山东菏泽曹西安著名的地方特产,是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具有竹笋持久、表面光滑、肉质白嫩的特点。2003年,曹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芦笋之乡”。曹西安县芦笋种植面积654.38+20万亩,年加工能力654.38+50万吨。主要产品有芦笋罐头、鲜芦笋、芦笋茶、芦笋醋、芦笋汁、芦笋粉、芦笋糖浆、芦笋酒、芦笋保健品等20余种。产品远销美、德、荷、法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芦笋产业已成为曹西安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从2007年到2010,中国(曹西安)国际芦笋节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
5.中国柳编之乡
曹西安县的柳编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具有“皮薄、柔韧、洁白、坚实、着色力强”的特点。篮子、洗衣篮、簸箕等农具美观耐用,深受人们喜爱,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世纪60年代以前,曹西安县古营集马庄有种植枸杞的习惯。到2003年,枸杞种植专业镇增加到5个,枸杞面积增加到5333.3公顷。2004年,曹西安县被中国林业学会命名为“中国柳编之乡”。曹西安县也成为了享誉中外的枸杞生产加工基地。
6.中国戏曲之乡
曹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素有戏曲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民族舞蹈之乡的美誉。曹县的戏曲种类繁多,被称为戏曲之乡。出现了梆子、刘孜、黑仔、二夹弦、古画定陵、皮影戏、京剧、评剧、豫剧等10多个剧种,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戏曲人才和作品。国家一级演员马金凤、崔兰田、王东红、李新华是曹县主要的戏曲名人。
7.中国是书法和绘画的故乡。
曹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素有戏曲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民族舞蹈之乡的美誉。全县有4个书法协会,书法爱好者2000多人。其中,中国书法家协会现有会员8人,包括张建平、、侯玉林、侯希成、楼、刘、、、许,出版书法作品集35部。培养了1000多名书法人才。
8.中国是举重的故乡。
马文广是亚洲举重冠军。2001至今,任国家体育总局举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举重协会主席、亚洲举重联合会副主席。
马文辉是举重比赛中心主任马文广的三弟。早年也是举重运动员,最好成绩是1988全国锦标赛第三名。可以说,当运动员的时候,他是一个很普通的球员,但是在教练的位置上做得非常出色,一鸣惊人,成绩斐然。
9.中国是泡桐加工之乡。
曹县是中国最适宜植树的地区之一。被国家命名为平原绿化达标县、京九绿化示范县、淮台河流域造林工程示范县、荒漠化治理先进县。其主要产品有桐木马赛克、木制家具、木制工艺品等。2004年,曹县被中国林业学会命名为“中国泡桐加工之乡”,2008年,曹县被省经贸委命名为“山东省泡桐制品产业基地”。
10,中国杨树加工之乡
曹西安县是中国最适宜植树造林的地区之一,被国家命名为平原绿化标准县、京九绿化示范县、淮台河流域造林工程示范县、防沙治沙先进县。全县林地面积发展到85万亩,农田林网654.38+0.76万亩,农桐间作40万亩,七条8万亩,名优果园7万亩,森林蓄积量28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8.8%。年育苗654.38+0.5万亩,年采伐泡桐4万立方米,速生杨5万立方米,年产枸杞654.38+0.2万吨,水果654.38+0.5亿公斤。2004年6月,被中国林业学会授予“中国杨树加工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