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的成本
1.中介费及其构成。
企业上市必须通过企业和中介机构的合作来实现。在市场准入的保护伞下,中介服务成为稀缺资源,使得中介费成为主要的上市成本之一。企业上市必备的合作中介机构有券商、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其他咨询机构、金融公关机构等。
2.税收成本。
上市公司在改制为股份公司之前,普遍存在大量纳税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企业少缴税的主要原因包括:
(1)企业财务人员信息和业务原因导致少缴税款。比如一些偶然的应税业务没有申报纳税;税收与财务在计税依据上的不一致,往往导致无法按照税收规定申报纳税。
(2)财务管理不规范,收入确认和成本费用支出不符合税法规定,导致少缴税款。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企业成立初期规模较小的时候,尤其是税务机关对企业征税规模较小,很多企业对成本费用要求不严格,导致发票不合规、白条等情况大量出现。这些情况一旦被税务机关掌握,税务机关有权要求企业补税并进行处罚。
(3)对关联交易处理不慎,往往导致巨大的税收成本。新所得税法和特别纳税调整管理办法对关联交易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规范要求。
3.社保费用。
社保费用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尤为普遍,企业存在用工不规范的问题,如社保基数降低、虚报职工人数等。发审委对企业劳动用工的标准化要求非常严格,企业IPO一般需要社保标准化,缴纳较高的社保成本。
4.上市准备费用。
上市准备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职能部门按照上市公司的规范要求提高管理水平,还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准备团队来组织和协调整个上市准备工作。因此,上市准备成本也是企业必须考虑的成本因素。
5.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
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使得企业在上市决策过程中有必要考虑高管人员的薪酬。除了高管的固定薪酬,还要考虑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高管激励政策。
6.上市后的边际运营成本。
上市给企业带来品牌效应和信用升级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名累”的问题。比如人力资源的成本会因为企业是上市公司而增加,因为来这里的高素质人才更多,同时求职者对企业的薪资待遇要求也更高。
再比如,采购成本会因为企业是上市公司而增加,因为有些供应商会因为企业是上市公司而提高价格。所以一般企业上市后的运营成本比上市前要高。
7.风险成本。
企业上市决策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上市申报最终无法通过发审委,意味着企业上市工作失败。这种失败会给企业带来很多威胁。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使公司的基本经营状况公开,给竞争对手一个了解的机会。
此外,中介机构还掌握着企业的大量重要信息,也面临着丢失的风险。上市失败也使得之前在改制和规范过程中付出的税收成本、社保成本、上市准备成本、中介费用等成本成为沉没成本,短时间内无法弥补。
可以考虑去明德多了解一下公司上市的要求和条件。北京明德天盛投资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明德天盛”)成立于2011。是一家注册于北京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专注于通过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并购等方式,帮助不同成长周期的优秀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如果你对公司的上市成本还有疑问,可以点击下面的在线咨询按钮,直接和老师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