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资本分析报告?
首先要明确阅读报告的对象(阅读内部管理报告的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领导)和报告分析的范围。对于不同的读者,报告的写作应该是不同的。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门领导的报告可以是专业性的,而提供给其他部门领导的报告,尤其是对本专业相当不熟悉的,要力求通俗;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读者的分析报告,要求分析师以书面形式准确把握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第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了解信息领导者需要什么。
三、在写报告之前,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摘要及相应改进措施。
“报告目录”告诉读者本报告分析的内容和页码;
“重要提示”主要是提前说明本报告中需要高度重视的新内容或新问题,以引起领导的重视;
“报告摘要”是这份报告高度浓缩的内容,所以一定要简明扼要。
“重点问题及相应改进措施总结”一方面是对上一次报告中问题落实情况的跟踪报告,同时也是对本次报告“具体分析”部分所揭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旨在集中分散分析,再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如何写,决定了这份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让这部分写得精彩,首先是要有良好的分析思维。比如某集团公司有四个二级公司,都是制造型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二级公司情况分析;每一部分,根据本月分析——本年累计分析;然后进行盈利能力分析-销售分析-成本控制分析。这样层层分解,环环相扣,每个部分之间以及每个部分内部都有密切的关系。
四、财务分析报告必须与公司业务紧密结合,深刻理解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有效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往往因为不了解业务而闭门造车,从而陷入讨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的分析结论往往很可笑。所以需要强调的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只是通常意义上的数字的简单拼凑和求和。每一个财务数据的背后都是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等。财务分析师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观察,对财务数据的敏感性有专业的判断,可以判断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和合规性,由此撰写的分析报告也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财务数据毕竟只是一个中介(它是各种业务的真实反映,或者称之为业务的映射),所以以财务数据为对象的分析报告被数据的重要质量特性所挫败,报告的“有用性”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五、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方法。怎样才能把报告写得生动,有自己的特色?以下只是我在写报告过程中了解到的几点:
1.分析应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的原则。
2.具体问题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并存,揭示异常情况。;
4.分析报告的写作应尽可能做到通顺、流畅、简明、扼要,避免口语化和啰嗦。石,天道酬勤。生生不息,业生不息,勤奋无价,修行就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