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出售子公司

在资本市场上,出于不同目的出售资产是一种常见的手段。有的公司迫于资金压力,出售资产盘活资金;也有公司出于战略布局考虑,选择出售资产。近日,两家医药上市公司公告转让旗下子公司股权,股权转让完成后将不再持有相关公司股权。年底前卖掉资产,让公司业绩看起来更好。

白一药业:6.6亿出售子公司53%股权盘活资金。

近日,贵州白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白一药业,股票代码:600594。财务紧张的SH)选择出售资产为公司补血。12 19日,白一药业发布公告称,为优化公司资产结构,进一步推进公司产业布局调整,实现资金回收,增加现金流动性,拟转让公司持有的淮南市朝阳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院管理公司”)53%的股权。

医院管理公司股东宋世合(持有公司47%的股份)于2018 12 13向白一药业发出要约函,以6.6亿元的价格收购公司53%的股份。但白一药业决定在产权交易中以不低于6.6亿元(含)的价格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其持有的医院管理公司53%的股权,最终交易价格以公开挂牌或公开竞价的结果确定。

65438年2月2 2日,白一药业发布股权转让进展公告,称股权转让拍卖日为2018 12 28日上午10。根据现场成交价格,组织买卖双方在2个工作日内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交易支付分三期完成,其中第一次转让价款为2亿元,受让方此前支付的2亿元定金于股权转让协议生效之日转为第一次转让价款。2019年3月20日前支付第二期转让款30000万元,2019年3月20日前支付第三期剩余转让款12、31。

交易完成后,白一药业将不再持有医院管理公司的股权,该公司也不再纳入白一药业的合并报表范围。

资料显示,医院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为933511万元,公司经营范围为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医院管理。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亿元,净利润6940.59万元;根据2018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38亿元,净利润56136800元。

医院管理公司2017及2018前三季度财务数据:

据了解,2016年,白一药业共投资610亿元,通过收购和增资的方式获得医院管理公司53%的股权。当时白一药业表示,将极大帮助公司在肿瘤放疗领域的拓展,完善公司“聚焦大肿瘤”战略的布局。

白一药业的主营业务是药品制造和医疗服务。其中,医药制造板块主要为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涵盖中成药、化学药、生物药等多个医药子行业,产品涉及肿瘤、心脑血管、妇科、儿童、骨科、呼吸等多个治疗领域。医疗服务板块主要业务类型为控股民营医院、与医院合作建设肿瘤治疗中心、组建肿瘤专家集团。

现在,为了实现资金回收,增加现金流动性,白一药业选择了转让子公司。就白一药业自身业绩而言,公司自身财务面临一定压力。数据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小幅增长,净利润同比下降37%。三季报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白一药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11.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4.38+0.9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5.438+0.6亿元下降37.92%。

截止2065438+2008年9月末,白一药业现金资金余额8.54亿元,同期短期借款971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0.53亿元。8.54亿元的现金资金似乎无法覆盖1.24亿元的短期债务。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0.98亿元,同比减少65,438+020.62%。

另外公司回血能力也变慢了。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765,438+0亿元,较年初的3.83亿元增加3.2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83亿元增加2.27亿元,增幅为47%。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从去年同期的6.88倍下降到今天的5.33倍,表明公司的资金偿还能力下降。

假设以底价6.6亿元完成交易,对公司当期合并报表净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影响为-65,438+0.200至-0.45亿元;若以公开竞价价格完成交易,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仍需根据公开上市的交易结果确定。

除了资金压力,白一药业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平仓风险也是兵临城下。自2015以来,白一药业最高股价超过30元,而12年2月20日收盘价仅为5.61元,跌幅超过80%。65438+2月20日晚间发布的延期回购公告显示,实际控制人窦启玲持股23.42%,其女儿窦雅琪持股0.03%,两人合计持股23.45%。截至该日,窦启玲所持股份全部质押,其所持股份的99.86%被质押。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次交易以公开挂牌方式进行,能否成功出售及转让价格不确定,上述损益能否计入白一医药2018财务报表也不确定。

现代制药:协同价值低,4.24亿元受让青海制药厂45.16%股权。

与白一制药选择出售资产盘活资本不同,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现代制药,股票代码:600420。SH)也以4.24亿元转让了一家子公司,其转让原因是出于公司战略布局的考虑。

根据相关公告,经现代制药董事会和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青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药集团”)通过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其持有的青海制药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制药厂”)456,5438+06%股权,底价为42,362.59万元。

资料显示,青海制药厂由青药集团和青海制药厂职工持股会共同出资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65,438+000,000元,其子公司青耀集团持有公司45.16%的股份。公司是国家指定的麻醉药品专业生产企业,经营范围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原料药、小容量注射剂、口服液、片剂、糖浆剂的制造和销售。资料显示,2018上半年,青海制药厂净利润19845600元。

公开资料显示,上市公司现代医药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业务,涵盖抗感染药、心脑血管药、抗肿瘤药、麻醉精神药、代谢内分泌药和大健康产品。今年前三季度,现代医药营收和净利润呈现双指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65438+2008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8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37%。

我们想转让青海制药厂股权有几个原因。首先,由于其对青海制药厂没有实质控制权,公司在上市公司体系内的战略协同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和提升。受行政规划影响,青海制药厂目前需要整体搬迁,并已启动异地搬迁新建工厂项目,导致近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预计搬迁后新增成本短时间内难以消化,公司未来经营将面临较大压力。此外,青海制药厂主要产品老化,由于国家不断加强对含麻制剂和易制毒药品的管控,近两年经营业绩停滞不前。2016、2017年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未达到重大资产重组时的盈利预测。

此外,公司对现代制药具有一定的替代性。青海制药厂麻醉药品定点生产资质虽为市场稀缺资源,但公司全资子公司国药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也具备上述资质,故本次股权转让不会影响公司麻醉精神药品业务。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子公司股权转让不仅有助于公司整合资源,优化资产结构,对现代制药的战略布局产生影响,如果2065438年完成股权转让交易,还将对现代制药2018年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按照42,562.59万元的交易价格,预计公司在合并报表层面增加投资收益约3.33亿元,增加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654.38+0.32亿元。

本次交易的最终受让方为深圳三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三顺”)。2018 12 19,深圳三顺与庆耀集团签订产权交易合同,成交价为42562.59万元,比挂牌底价高出200万元。双方交易完成后,现代制药及其控股子公司青药集团不再持有青海制药厂股权。

资料显示,深圳三顺的经营范围为中西药品、清凉饮料、保健食品、化工产品、生物制品的生产经营。2017年,公司总资产为221496700元,净资产为149,11000元,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为8846600元,净利润为-491。

根据交易合同,深圳三顺将于合同生效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剩余的36562.59万元产权交易款支付至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指定的银行账户(之前已支付6000万元),完成产权权利人的权力交接。本次股权转让能否在2018完成也存在不确定性。

出售资产是资本市场上常见的手段。从上述两家上市公司转让子公司股权的目的来看,出于公司整体经营压力的考虑,白一药业更多的是出于盘活资金的考虑。而现代医药行业则通过剥离与公司协同价值较低的资产,更加注重资源的整合和公司资产结构的优化。年底前,如果交易顺利完成,可能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由于相关转让事项的不确定性,子公司股权转让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也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