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三八线”_三八线
60年来,“三八线”时而紧张,时而和平。为了利用闲置多年的良田,韩国采取了免税、免服兵役等优惠政策,鼓励见义勇为者开荒种田。这种优惠政策造就了无数百万、千万的大户。
从首尔出发,长途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向北行驶。台湾省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的韩国导游开始介绍通往“三八线”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是韩国现代集团修建的。集团董事长郑周永,1915出生于朝鲜江原道一个世代务农的贫困家庭。他小时候在首尔偷了家里赖以谋生的牛钱。先是做米店生意,后来做汽修、房地产、汽车制造等。,以至于我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现代集团,极其有钱。但是偷牛卖牛钱的事,一直都是又苦又心虚的。于是在1998年,他上演了将500头牛赶入朝鲜的戏剧性一幕,在朝鲜半岛引起轰动,世界各大媒体纷纷报道。郑周永终于还清了他多年的旧债,但他摆脱了心脏病。他投巨资修建这条直通‘三八线’的高速公路,就是因为南北和解后,他想回家看一看。”
一个小时后,大巴车进入了军事区。大概因为是旅行团,我们没有下车接受检查。但是导游要办理检查、验证、登记等手续,才能过关。
长途汽车去“三八线”上的文山站。集装箱仓库空无一人,宽敞的售票大厅空无一人。游客们争先恐后地在这里盖上车站印章,以示他们的到访。一辆破烂的机车停在离车站不远的地方。我看到火车头锈迹斑斑,弹孔累累,满目疮痍。1951它在6月朝鲜战争时就停在这里了,59年没动过,可见战争的悲哀。导游说:“2000年6月,韩国总统金大中与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在平壤会面,就恢复韩朝铁路连接达成一致。2009年5月17日,韩国和朝鲜的列车分别从韩国文山站和朝鲜金刚山站出发,停战56年后第一辆穿越韩朝军事分界线的列车投入试运行,随后关闭。正式开业的时候,我等着。”
教练带我们去了临津阁的观景台。高观景台上有一排高倍望远镜。从望远镜里看,是一片荒芜的土地,杂草丛生,充满了苦难,没有人。导游说,这里发生过多次“旗杆大战”、“广播大战”。“旗杆之战”是指朝韩为了打压对方国旗,旗杆越来越高。我们看到的朝鲜旗杆高1.58米,据说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广播战”是指朝韩双方用扩音器进行的“宣传战”。无数的扩音器每天互相广播十几个小时,持续了半个世纪。
不远处的望乡台,更是荒凉。我看到头顶的铁丝网上贴满了祝福条,好像是悲伤的哭声。
导游告诉我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韩方在非武装区附近发现了4条朝鲜隧道。最著名的第三隧道可在1小时内通过1000名武装士兵,地下通道距离韩国总统府仅52公里。”我们每人发了一个安全帽,沿着斜坡走下隧道。坡度很陡,迫使游客不由自主地行走,就像有人在推一样。一直到底部是地下通道。隧道宽2米,高2米,据说长1635米。内壁是暗红色花岗岩,上部有支架,不时有水滴下来。地面用废轮胎切割拼装,铺设。这样坚硬的花岗岩是用双手偷偷挖的,难度可想而知。
出了隧道,一座四角尖顶建筑映入眼帘,古朴凝重。导游说是钟楼,挂着一个巨大的铜钟,是人们祈求和平的和平钟。我希望我们听到的是悠扬的和平钟声,而不是可怕的枪声。因为朝韩只是停战,不是和平,战争随时可能再次爆发。
在一个由两个半球组成的开放式大型雕塑前,游客们争相拍照。这座雕塑设计巧妙。两个半球顶部相连,裂缝象征着“三八线”。北半球部分的上部刻有朝鲜地图,南半球部分的下部刻有韩国地图。如果把它们结合起来,那将是一幅完整的朝鲜半岛地图。在两个半球的外面,有几个青铜人在使劲推。我和老婆赶紧站在两边,好像在帮两边的铜人,期待着半岛早日实现和平。
(编辑:孙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