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的影响[1]
首先,侵害了上市公司的法人财产,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权益,违反了相关法律。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享有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董事、经理不得挪用公司资金或者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公司股东作为出资人,按照其投入公司的出资额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经理人选等所有者权利。”上市公司的资产是全体股东按股份享有的法人财产,而不是某个大股东或某个人的财产。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直接侵犯了公司法人财产权,侵害了中小股东财产权,违反了《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其次,影响上市公司正常经营,导致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甚至退市。根据相关会计制度规定,上市公司每年必须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计入“管理费用”项下的费用,直接冲减“营业利润”。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的资金金额越大、占用时间越长,计提的坏账准备就越大,利润减少的金额也就越大。“粤东金曼(00588)”就是因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巨额资金,影响公司盈利而被迫退市的典型。ST,春都也因为大量资金被控股股东占用而没落。ST top也未能摆脱这种命运。目前已披露大股东关联公司占款5.39亿元,乐飞系三年跨三家上市公司较为典型。欣泰科技(600728)因大股东财务状况恶化,无法偿还公司资金,需全额计提减值准备。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大股东占用* * *账户46个,金额1.47亿元。无奈之下,公司将大股东告上法庭。
第三,加剧了上市公司的隐性风险,使投资者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一年内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也面临较大风险。一般来说,一年期的应收账款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无非是两种情况:行业或公司的销售习惯,如一些装备制造业的销售回款期通常需要一年左右;异常关联销售或虚假销售。如果回收不力,短期应收款就有可能变成中长期应收款甚至坏账。这也使得上市公司面临潜在的风险。应收账款是反映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和真实盈利状况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100%。而我国会计准则对计提比例没有强制性规定,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在目前治理薄弱的情况下,很少计提100%的准备金。这使得上市公司的账面利润与实际纳入囊中的利润相差很大。特别是当应收账款存在坏账且预收不足时,账面利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下降,公司隐含经营风险。事实上,这往往是投资者不够重视的地方,投资者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
最后,关联方占用对上市公司的实际财务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与其主营业务利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通过关联交易尤其是主营业务交易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即经营性资金占比较大;同时也反映了近年来上市公司与其关联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越来越频繁的结果,上市公司对母公司等关联方的依赖程度有所增加。有些公司的产品主要靠销售给母公司来证明这一点。应收账款不会产生现金流量,但可能成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减少的重要原因。这反映出关联挪用对上市公司业绩有很大的侵占,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的实际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