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融资担保公司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莫开伟是国内知名财经作家。

一度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融资性担保行业改革发展有关事宜,倡导设立国家融资性担保基金。拟发展一批运作规范、信誉良好的以省市两级为重点、政府出资为主要贡献的以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为重点的政府融资担保机构。

中央政府把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原有的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存在机构分散、财力薄弱等诸多缺陷,已不能满足“双创”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管手段缺位,原有的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无序竞争现象凸显。此外,由于缺乏统一的运作模式和风险内控机制,许多担保公司“误入歧途”,参与非法集资和高利贷活动,加重了被担保对象的负担,成为地道的高利贷公司,为行业发展埋下隐患,一些地区也相继倒闭。

但政府推进融资性担保行业改革并没有放弃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意图,对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也绝非限制或打击。其改革的目的不仅是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对接平台,也是为了促进现有民营融资担保公司的规范发展,更好地为“双创”融资提供便利平台。对此,民营融资担保公司不能无所适从,也不能对未来悲观。他们要化被动为主动,抓住融资担保行业改革的机遇,增强危机意识,加大内控机制完善力度,努力提升经营理念,净化经营行为,坚持合法合规经营,自觉切断非法集资和高利贷活动。同时,要重新定位战略管理,真正把服务立足点放在中小企业和“三农”上。而且目前“双创”如火如荼,依然有广阔的业务展示空间。可以加强与政府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合作,通过参股的方式参股政府融资性担保公司,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或者进行行业合并,改变分散、弱小、服务不足的现状,打造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现代航母”,提高整体经营实力。此外,积极向政府呼吁优惠的财税支持政策,如增加银行机构融资比例,扩大资金来源,提高资金运用能力;要求税务机关根据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需要建立风险拨备和损失防范机制、盈利能力较低等特点,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增强其抗风险能力,把经营心思放在对接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上,成为服务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营造与我国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环境。

最重要的是,政府要为民间融资担保公司创造有利条件,也就是要在一些地方开绿灯,比如适当降低条件准入的要求;同时,在财税、金融政策上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金融信贷支持、适当补贴等,让民间融资担保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引入政府引导民间融资担保公司业务发展向中小微实体倾斜,让民间融资担保公司扎根实体经营,成为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