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国内并购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机遇,中国企业需要谨慎从事M&A活动,全面分析机遇背后的风险,防止陷入M&A陷阱。如何找到战略M&A的目标,如何在谈判的前期和中期识别风险,如何在并购后整合企业,这些都是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政治风险

如果两国是经济合作伙伴,是双赢关系,东道国会欢迎中国企业到其境内投资;如果两国在经济上存在竞争甚至敌对,东道国可能会阻挠和刁难中国企业的投资。一些国家为了保证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往往对外资采取警惕的态度,比如规定国内资源企业不能被国外国企收购,即使允许收购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因此,海外M&A要求清楚地了解一些国家的敏感领域,如能源、金融、先进技术,特别是两用技术和基础设施。

法律风险

外国投资的法律、审查制度和监督制度因国家而异。比如每个国家都有反垄断法,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但是审查程序却大相径庭。如果这方面处理不当,将导致更高的谈判成本和更长的交易时间,最终可能导致M&A谈判的失败。海外并购还面临着国际法律法规的适应。包括东道国关于对外投资的法律规范和国际商务行为需要遵守的法律规范。由于对当地法律的无知和陌生,许多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时遇到了法律麻烦。因此,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必须关注、了解并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

财务风险

M&A的金融风险主要存在于M&A定价、融资和M&A支付方面。一旦财务决策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就可能导致M&A行为的终结或失败。信息不对称的瓶颈和资金链的隐忧都是控制金融风险需要考虑的问题。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很多公司市值下降。中国的一些公司进行海外收购过于盲目,但没有考虑被收购公司是否符合其长期业务发展战略,并购成为一种冲动行为。为了抵御金融风险,企业可以在谈判中设置特殊条款,通过估值排除风险,避免交割过程中交易成本的增加;还可以对投资结构进行税收筹划,减少融资等行为所涉及的实际税收负担。

整合风险

收购方要在谈判前期考虑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如成本整合、人力资源整合、企业文化整合等。但是很多企业没有重视这个环节,最终导致并购失败。一般来说,在并购整合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政治因素导致的企业管理文化差异、市场定位差异、整合不畅等问题。对于计划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来说,并购前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熟悉国外的经济、法律、政治环境,需要与被并购企业充分沟通,确保并购行为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本文摘自《银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