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和雨天的常识

1.雷雨天有哪些防雷要点?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十年来我国雷电灾害数量逐年增加。现实生活中,一直流传着“人不行善,天打雷”等迷信传说。事实上,闪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因为大多数人防雷意识淡薄,对人类防雷知识知之甚少,所以每年全国各地都有雷击,造成人员伤亡。只有大力宣传防雷知识,才能防止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

室内防雷:应切断室内各种家用电器的电源;注意关好门窗,不要靠近通往外面的门窗;不要靠近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金属管道;不要在卫生间洗澡,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尽量不拨打或接听固定电话;不要在敞开的容器中处理易燃物品;不要在阳台的铁管或电线上悬挂或收集衣物。

户外防雷: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同时,不要骑摩托车、自行车或在野外奔跑;在空旷的野外行走时,不要使用金属柄的雨伞或肩扛金属物品,找一个低洼的地方双脚并拢蹲下,尽可能降低高度;进入洞穴避雨时,不要触摸洞壁上的岩石;不要停留在建筑物的顶部;不要在树木、广告牌、烟囱、路灯柱旁避雨;不要在户外使用手机、对讲机,不要游泳、划船、钓鱼。当身体附近有高压线被雷击中时,要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雷雨天气呆在车里是安全的,但不要把头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出窗外。如果你感到头发竖起来,或者你的皮肤有明显的颤动,你应该明白你可能会触电。闪电过后,你应该立即躺在地上呼救。当有人被雷击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转流,并尽快送医院继续抢救。雷电天气如何保护自己?怎样才能避免或减少雷击伤亡,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据专家介绍,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野外、建筑物附近和室内。

那么,如何预防雷击伤害呢?

1,在建筑物附近和室内,应注意以下四点:

首先,你不能呆在楼顶。

1996 2006年8月8日凌晨4点,广东河源市孙谋16岁的儿子正在家中看电视。因为电视接收天线有故障,他跑到楼顶摆弄天线。一声惊雷,他不幸身亡。这是因为大多数雷击发生在建筑物的顶部。

第二,要注意关好门窗。

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关闭门窗可以防止侧雷和球状闪电的入侵。多数球雷沿着建筑物的烟囱、窗户、门进入室内,在室内活动几秒钟后逃逸,容易引起爆炸。65438+1995年5月29日清晨6时许,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石灰窑村一户张姓村民一家四口正在熟睡。一团闪电沿着窗户进入房间,随后发生爆炸,导致房屋起火。一个4岁的女孩,一个9岁的男孩和他的妻子被闪电击中身亡。

三是金属物体,如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雷击时不应靠近建筑物,应远离专用避雷针引下线。

1993年6月5日下午,北京某派出所办公室遭雷击,正在打电话的副队长被击倒,在室内摸金属物体的人都惊呆了。

第四,不应使用无防雷设施的电气设备。

1986有报道称湖南室内照明灯及开关下雷击致死5人。1994年8月9日晚,辽宁新民县某村四个女人围坐在炕头看电视。雷电从室外天线传入,导致机器损坏和人身伤害。这是因为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对沿着架空电线和电话线入侵的雷电波却无能为力。

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网。

2.雷雨天气需要注意什么?

防雷说明①打雷下雨时,禁止在山顶或丘陵地带停留,也禁止继续推高观看雨景。你不应该躲在大树下或电线杆附近,也不应该在空地上行走或站立。应尽快躲到低洼处,或尽量找房间地板或干燥的洞穴逃生。

②雷雨天气,不要使用金属柄的雨伞,摘下金属框的眼镜、手表、皮带。如果骑自行车出行,应尽快离开自行车,远离其他金属物体,以免被雷击。③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泊游泳、划船、钓鱼。

(4)在雷电、暴风雨天气,如果游客在酒店休息,应立即关闭室内电视、录音机、音响、空调等电器,避免用电。打雷的时候,在房间中央比较安全。不要待在电灯下,也不要靠在柱子、墙壁、门窗上,以免打雷时感应电引发事故。

雷击时,旅伴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如果当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积极进行现场抢救。

千万不要不抢救就急着去医院,否则会耽误发病,导致死亡。有时,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要继续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

另外,要注意给病人保暖。如果有狂躁、抽搐、抽搐等精神症状,也要做头部冷敷。

对于电烧伤的部位,在急救的情况下,只需要保持干燥或包扎即可。雷雨时,即使安装了避雷针,也要迅速拔掉室内电视、冰箱、天线电源的插头,防止空间电磁干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此外,从雷电的形成和发生过程来看,雷电事故多发于空旷的田野、建筑物顶部、高大的树下、河流、湖泊、池塘附近和潮湿地区。专家提醒全国建筑电气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王红民:在室外,要考虑雷电活动区域,看雷电活动距离。一般我们可以通过听雷声来判断距离,不要躲在避雷针和树下。

不要在空旷的地方打伞,因为伞有针尖,电场强度要集中。不要在开阔的地方使用手机。

蹲下,双脚并拢。专家最后强调,如遇雷雨,市民最好躲在有金属门窗或避雷针的建筑物内。

金属车身的汽车也是最好的“避雷处”。这些建筑或汽车一旦遭到雷击,其金属框架或防雷装置或金属本身都会将雷电流导入地下。不要在树下跑。

3.雷雨天气安全常识有哪些?

1,雷雨时,关好门窗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要及时拔掉家里所有的电源,最好不要玩手机和电脑。当然,千万不能看电视,不然电视坏了你会受伤的。

2.即使拔掉电源,集中的电线依然带电。最好不要太靠近电线,尽量站在灯泡下面。因为如果打雷特别严重的话,灯泡可能会碎,站在灯泡下面特别危险。

3、不能洗澡,因为热水用具是带电的。此时洗澡可能会导电,很可能会威胁生命安全。最好拔掉热水器的插头,雷雨天气最好不要开热水器。

4、不要靠近窗户、墙壁等。,而且最好不要赤脚站在地上。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最好不要用铁丝做晾衣绳连接窗户,这样容易引入雷电。

5.万一外面有雷雨,千万不要躲在大树下。这是最起码的防雷意识。另外,不能在高楼平台、单独的小屋、岗亭等处停留。但是,如果实在没地方躲,就在离树三米远的地方双腿并拢蹲下。

扩展数据:

闪电的平均电流为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大概1亿到1亿伏。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1000万瓦,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在放电过程中,由于闪电通道内温度突然升高,空气体积迅速膨胀,产生冲击波和强雷电。当带电的雷云靠近地面的突起物时,它们之间会发生剧烈的放电。闪电放电现场会有强烈的闪光和爆炸轰鸣声。这就是人们看到和听到的闪电和雷声。

搜狗百科-闪电

4.科普知识:雷雨天个人如何防雷?

1.雷雨天气不要在高层平台停留,不要进入隔离的窝棚、岗亭等。在户外开阔的地方。

2.远离建筑物内裸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和电力设备。

3.雷雨时不宜在大树下躲避。如果必须,必须与躯干保持3米的距离,蹲下,并拢双腿。

4.如果打雷闪电时,头、颈、手上有蚂蚁爬的感觉,头发竖起来,就说明闪电要来了,要赶紧趴在地上,减少被闪电击中的风险,并带走佩戴的金属饰品、发卡、项链。

5.如果来不及将一个高大的物体留在室外雷雨中,应立即找一些干燥的绝缘物,双脚交叉坐在上面。千万不要把脚放在绝缘外面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室外躲避雷雨时,要注意不要用手撑着地面。同时双手抱膝,胸部紧贴膝盖,尽量低着头,因为头部比身体其他部位更容易受到雷击。

7.当你在户外看到闪电,几秒钟内听到雷声,说明你处在雷暴附近的危险环境中。此时应停止行走,双脚并拢,立即蹲下。不要和人扯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和雨衣。

等等。

8.雷雨天气,不宜在野外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锄头等。不适合户外球类运动。在雷雨天气打高尔夫球、踢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或玩耍。

9.雷雨天气,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雨中快速奔跑,因为身体的步幅越大,电压越大,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室外看到被雷电击穿的高压线,此时就要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而应该双脚并拢跳下现场。

5.介绍雷雨天防雷知识。

目前是雷电多发季节,夏季户外活动有时会遇到雷电。目前,还没有最可靠的方法可以完全避免被雷电伤害。

但是,如果你在山上被即将打雷的云层包围,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被闪电击伤的可能性:第一,避免进入潮湿或有水的地方。千万不要靠近空地或山顶孤树,这些地方最容易遭到雷击;不要呆在开阔的水域和船上;在高大的树木和森林边缘,电线和旗杆周围,在没有避雷装置的高大物体附近,如干草堆和帐篷,在铁轨、长金属栏杆等巨大金属物体附近,在山顶和制高点等地方,都不能停留。

如果你在野外,你应该立即寻找庇护所。一般来说,能避免被雷击受伤的地方都是在离山脊低的平台或者密林里,在大岩石下面也比较好。

然而,等到地面湿了才开始移动是很危险的。我们必须在下雨前迅速找到避雨的地方。

如果你想躲在大树或岩石旁边,避免直接躲在下面,稍微离开这些隐藏的物体。据研究,这些树木和岩石的高度在1/5~1/10以下时,效果最为显著。

有一点要注意,就是把随身带的金属东西都拿下来放在背包里,尤其是金属框的眼镜。不要接近防雷设备的任何部分;尽量不要用带外置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手机。

6.雷雨不可怕。注意一些小技巧。

雷雨不可怕。注意一些驾驶技巧

与左右车辆保持距离

首先要放慢车速,参考前车,尽量拉长安全距离。同时需要与左右车辆保持距离,防止车辆在低能见度情况下避障时发生碰撞。另外避免紧急制动,防止追尾事故,路面积水太多轮胎附着力低容易失控或侧翻。

小心晃动眼睛,制造错觉。

开车时,尽量看着远处的固定目标,双手握住方向盘,一直往前开。千万不要看两边车辆溅起的水或水花,以免混淆视线,造成车辆偏离正常路线,发生事故。同时,注意不要被炫目多彩的闪电分散注意力。另外,左右车辆超车时,溅起的水花打在前挡风玻璃上。双手紧紧握住方向盘,加快雨刮器的擦拭速度,保持头脑冷静。你不能突然刹车或猛打方向。

看到积水不要左右躲闪。

看到水就闪,或者马上刹车减速,这是普通人的通病。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很危险。左闪右避的缺点是后面的司机不知道如何反应,容易发生事故。其实如果水深在15 cm左右,完全不会对车造成任何影响,可以正常速度行驶,不用担心进水或者抛锚。需要注意的是,汽车过水时,刹车系统可能会暂时减弱,刹车时要加长距离。

车辆打滑时正确操作。

在雷雨天气开车更容易遇到路面打滑。路面积水会突然加大高速车辆的单边阻力,严重时车辆会转圈或失控,所以要减速慢行,握好方向盘,注意路面积水。如果真的遇到汽车打滑,也不需要太慌张。你必须保持冷静。如果前轮打滑,应向打滑的反方向校正方向盘;如果后轮打滑,按照打滑的方向校正方向盘。

最好一年换一次雨刮胶条。

如果雨刮器的扫水能力严重下降,下雨天开车是非常困难的。要恢复它的能力,关键是更换雨刮片上的胶条。使用时间长了,胶条大多老化,无法紧密贴在玻璃上,所以无法清洗玻璃上的雨滴。尤其是有污垢的时候,因为污垢夹在胶条和玻璃之间,雨刮器的性能会进一步降低。一般来说,橡胶条应该每年更换一次。

7.闪电提示

闪电1。什么是自然闪电?闪电是一种伴随着闪电和雷声的壮观且有些令人畏惧的放电现象。

闪电一般产生在对流强烈的积雨云中,因此经常伴随着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会伴有冰雹和龙卷风。积雨云的顶部一般很高,可达20公里,云的上部往往有冰晶。

冰晶的附着、水滴的破碎和空气对流使云产生电荷。云中电荷的分布比较复杂,但一般来说,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

因此,在云的上部和下部之间形成了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雷电现象。

闪电的平均电流为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大概1亿到1亿伏。

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1000万瓦,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在放电过程中,由于闪络中温度突然升高,空气体积迅速膨胀,产生冲击波和强雷电。

当带电的雷云靠近地面的突起物时,它们之间会发生剧烈的放电。闪电放电现场会有强烈的闪光和爆炸轰鸣声。

这就是人们看到和听到的闪电和雷声。闪电是什么?暴风云通常会产生电荷,负电荷在底部,正电荷在顶部,它们还会在地面产生正电荷,这些正电荷跟随云到处移动。

正负电荷相互吸引,但空气不是良导体。正电冲向树顶、山头、高楼甚至人体上方,试图与负电的云相遇;负电荷的树枝状触手向下延伸,越向下延伸越靠近地面。

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障碍,连接起来。一股巨大的电流沿着导电气道从地面冲向云层,产生明亮的闪光。

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几百公里,但也可能长达几公里。闪电的温度从17000摄氏度到28000摄氏度不等,是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

闪电的极热导致沿途的空气剧烈膨胀。空气运动很快,所以形成了波,发出了声音。

当闪电靠近时,你听到的是尖锐的爆裂声;如果距离很远,你听到的是隆隆声。你可以在看到闪电后启动秒表,听到雷声时按下秒表停止,然后用秒数除以3,就可以大致知道闪电离你有多少公里了。

闪电的种类曲折的普通闪电叫做树枝状闪电。如果树枝状闪电的通道被风吹向两侧,以至于看起来有几条平行的闪电,则称之为带状闪电。

如果两个闪电分支似乎同时到达地面,它们被称为分叉闪电。当闪电在云中的阴阳电荷之间闪烁,使整个地区的天空都变得明亮时,这被称为片状闪电。

没有到达地面的闪电,即同一朵云内或两朵云之间的闪电,称为云对云闪电。有时这种闪电会传播很远的距离,降落在距离风暴很多公里远的地面上。这叫做“晴天霹雳”。

闪电的电作用有时会在又高又尖的物体周围形成一种类似光晕的红光。通常在暴风雨的海上,可以在船的桅杆周围看到火红的光,所以人们借用水手守护神的名字,称这种闪电为“圣埃尔莫之火”。

超级闪电是指那些功率超过普通闪电100倍的罕见闪电。普通闪电产生的电量约为1亿瓦,而超级闪电产生的电量至少为1亿瓦,甚至可能达到万亿到1亿瓦。

纽芬兰的时钟岛在1978明显遭到了一次超级闪电的袭击,连13公里外的房屋都震得嘎嘎作响,整个村庄的门窗都被喷上了蓝色的火焰。当你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全世界大约有1800次雷击正在进行中。

它们每秒发出约600次闪电,其中100次击中地球。闪电可以将空气中的一些氮转变成氮化合物,这些氮化合物可以被雨水冲刷到地面上。

一年时间,地球上每公顷土地都能从高空获得几公斤这种免费肥料。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和印尼爪哇岛是最容易遭受雷击的地方。

据统计,爪哇一年有300天有闪电。历史上最猛烈的闪电是1975年击中津巴布韦农村乌姆塔利附近一座小房子的那次,当时有21人死亡。

雷电的危害超过三分之二的雷电受害者是在户外遭到袭击的。三分之二的人活了下来。

在被闪电杀死的人中,85%是男性,年龄大多在10到35岁之间。大多数死者在树下躲避雷电和雨水。

沙利文可能是被闪电击中的冠军。他是一名退休的森林经理,曾被闪电击中七次。

闪电曾经烧焦了他的眉毛,烧焦了他的头发,烧伤了他的肩膀,扯掉了他的鞋子,甚至把他扔出了车外。他轻描淡写地说:“闪电总会找到我。”

雷电对人体的危害包括电流的直接作用、超压或电力、高温。当一个人被闪电击中时,电流会迅速通过人体。严重时会导致心跳、呼吸停止、脑组织缺氧而死亡。

此外,雷击时产生火花,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灼伤。雷击伤还可引起树枝状闪电纹、表皮脱皮、皮内出血、耳膜或内脏破裂。

防雷注意事项:雷击时产生的雷电流是造成危害的主要来源,其危害包括直击雷、感应雷和架空线路引导的侵入性雷电。例如,各种照明、电信和其他设施中使用的架空线路可能会将雷电引入室内,因此应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

一、雷电易发部位1。缺少防雷装置或防雷装置不合格的高层建筑、储罐等。;2.金属屋顶没有良好的接地;3.潮湿或开阔地区的建筑物和树木;4.由于烟气的导电性,烟囱特别容易遭受雷击;5.大楼上有收音机,但没有避雷器,也没有良好的接地。二、防雷方法1。

8.雷雨天气你不能做什么?

1.雷雨闪电时,不要打电话接电话,要拔掉电话线。手机可以正常使用,但一般尽量不要在室外或室内靠近窗户的地方接电话。

2.不要打开电视、电脑、VCD播放器等。在雷雨和闪电期间,拔掉所有电源插头,以避免人身伤害和电器损坏。

3、不要站在灯泡下,不要洗澡。

4.尽量不要出门。如果你必须外出,你最好穿胶鞋和雨衣,这样可以隔绝闪电。

5.尽量不要开门或开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

6.在车内遇到雷电时,不要把头和手伸出窗外。

7.雷雨时远离树木。尽量不要大踏步跑。可以选择建筑物避雨。也可以在车内避雨,因为车属于金属外壳,所以人不会被感应雷伤害,也不会被雷电直接击中。

8.不要把晾衣服和被褥的电线接在门窗上。

9.不要穿湿衣服、帽子、鞋子等。在雷雨中行走。对于突如其来的雷电,应立即降低高度,双脚并拢,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10,雷击时,不要靠近一切电力设施,如高压线变压器。

11,立即停止户外游泳、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

12.如果很多人聚集在户外,不要互相拥挤,防止被雷击后电力互相传导。

扩展数据:

一、雷暴日的分布特征

从一天中的时间来看,雷暴大多发生在下午和晚上。

夏季午后热对流强烈时陆地上的机会更多,形成“热雷暴”。在海上,由于夜间海面冷却缓慢,空气不稳定,所以经常出现夜间雷暴。

锋面附近的雷暴可以同时产生。在山区,可以出现地形降水。雷雨一般是阵发性的,经常会有大风。有时伴有龙卷风和冰雹。持续而强烈的雷暴往往可以达到暴雨级别。

世界上雷暴最活跃的地区是热带和山区。热带地区有75-100个雷暴日,中纬度地区有20-50个雷暴日,极地地区只有少数几个雷暴日,北纬82度以北常年没有雷暴。

世界上雷暴最多的是印度尼西亚的茂物,平均每年有322个雷暴日,因此被称为“世界雷暴之都”。中国雷暴最多的地区是南岭山脉,平均每年有50个雷暴日。海南岛这个大城市平均有130个雷暴日,被称为中国“雷都”。

江南地区雷暴日在20天以上,华北地区雷暴日在10左右,黄河和长江之间雷暴日在10-20之间,东北和西北地区雷暴日在10以下。

我国夏季雷暴发生最多,春秋季在江南地区发生,冬季最少。10月以后,长江以北的雷雨基本消失。

二、应急要点

1.防止居民房屋小面积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沙袋或土堆,及时将危房或低洼处房屋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2.关闭燃气阀和主电源开关。

3、室外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水带电伤人。

4、立即停止田间耕作活动和户外活动。

5.在室外积水中行走时,注意观察,靠近建筑物行走,防止掉入窨井、坑中。

6.注意夜间暴雨,防止老房子倒塌伤人。

7.下大雨的时候不要骑自行车。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掉入人孔或坑或洞内。

8.司机在路上或立交桥下遇到积水太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行。

9.下雨天在低洼处熄火,千万不要在车里等,下车在高处等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