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手机巨头破产,为什么手机行业呈现冰与火的两个世界?

在刚刚过去的2017,你看到了华为Mate 10、小米6、Iphone X(十)、OPPO、vivo等一系列新宠相继发布,但你肯定也听到了几大手机巨头相继在竞争中落败的消息。

前几天你一定看到新闻了,曾经风光无限,市值2200亿的HTC,最后只卖了72亿。

想想六年多前。通过购买HTC与Mac用户竞争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时HTC被称为“安卓之王”,全球市场份额超过三星和苹果。2011年,HTC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高达9%!短短几年,随着华为、OPPO、VIVO、小米手机等新兴品牌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普及,HTC落后的营销和发展理念已经与这个新时代格格不入。HTC已经连续九个季度亏损,市值只有6543.8美元+09亿。股价也每股下跌超过30倍,阶段性跌幅超过95%。

那还有谁知道当年国产的酷派?2015年,身边的朋友也在网上约好了抢酷派大神F2,结果没抢到,转眼间酷派也倒了。曾经的手机巨头之一,国产安卓手机霸主,如今突然进入死亡,让他最后的疯狂停留在2017。酷,消失了!酷派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新闻,但也可以称之为旧闻。近年来,酷派一直在亏损。三年来,酷派亏损值高达6543.8+00亿,早已跌下神坛。时间回到五年前。当时国产机不是小米、OV、华为争霸,而是“中华酷联”占据大半江山,酷派如日中天。

相比其他手机公司,酷派几乎完全依赖运营商,这样的定制机占全部手机的80%以上。

但是,在这个十倍变速的时代,没有什么可以永恒。依靠运营商的互联网定制机思维模式,早已不合用户口味,这个时代已经不是运营商的天下了。更何况定制机里有很多没用的软件,想卸载也卸载不了。以OPPO、VIVO、小米手机为代表的以裸机销售为主要销售方式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这对酷派来说是致命的。到2016年,酷派不仅跌出了国内前十,而且也没有公布具体的销量。业内人士估计不到15万台。而且公布了2016的财报,亏损42亿港币。没有颠覆自己,产品创新迭代的动力。手机定制时代结束的时候,酷派颠覆自己已经来不及了。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有消息称,陷入654.38+0.28亿元债务深渊、已经进入破产程序的Vertu手机,已经开始拍卖英国工厂剩余的手机、设备甚至办公室装饰,场面惨烈。原价几十万人民币的手机,现在几个零售都要下架!这家公司真的穷途末路了,穷到连内存卡都卖了!这款曾经享誉世界的奢侈品,它的离去,也宣告了一个旧手机时代的终结。

这是一个你不改变自己,别人就会改变你的时代;你自己不主动创新,别人就会取代你。如果当时马没有下定决心发展微信,拓展互联网传播领域颠覆自己宝贵的QQ,估计现在的腾讯可能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了。

又一个手机巨头破产,为什么手机行业呈现冰与火的两个世界?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下面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对于国产手机来说,去年是关键的一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一是乐视手机的倒闭让小米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传统的HTC手机慢慢退出市场,只剩下苹果三星等高端手机厂商和新兴的国产手机,如小米、华为、OPPO。

现在从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开始,只有OPPO手机和vivo手机华为小米比较出名。剩下的小厂商大部分都混不下去。个人认为主要是相应的对策不好。就拿退出市场的HTC来说吧,作为安卓手机的元老,它却退出了市场。根本原因是不重视国内市场,不重视国内消费者,把国内消费者当傻子,却对国外用户很上心。

这让大家感受到了手机厂商的独特性。也有像酷派这样的国产老厂商逐渐被淘汰,不仅仅是因为没有创新,没有好的产品。所以小米可以发展的更高,拥有其他手机厂商没有的高性价比模式。华为手机的质量和品质是其生存的根本原因。

目前手机市场真的是涝死旱死!金立和HTC估计快退出手机市场了!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赛诺发布的2018上半年智能手机销量排名,OPPO和vivo是最大赢家,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从前六名来看,各个品牌的销量都很高,但是从第七名的魅族开始,就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第六名的小米销量2670万,第七名的魅族只有698万,只是小米的零头!

原来,金立这个中国老品牌,在发现智能手机的过程中,被严重抛在了后面。几年前为了争夺份额,金立还推出了子品牌iuni,性价比很高,但最后被战略抛弃了!近几年金立也发布了几款产品,但销量就更不用说了。各大新闻客户端的数码、科技领域几乎没有关于金立手机的新闻!金立的没落也让我们看到了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与李晶处于同样困境的,还有国际品牌HTC。我觉得当年的HTC有多辉煌,就像三星一样,现在的处境却很尴尬!

HTC U12+

这两年,中国手机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国际知名手机厂商纷纷发力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国产手机巨头也越来越强大。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题目中提到的“冰火两重天”来形容更为恰当。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两个维度来看。从全球范围来看,自初代iPhone重新启动智能手机市场以来,智能手机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十几年后,手机行业进入负增长,行业已经到了天花板,必然淘汰大量不知名厂商,头部品牌形成垄断,这是国际市场的“冰与火”;从国内市场来看,LG、HTC相继退出国内市场,三星存在感极低,乐视、酷派、金立等民族品牌相继倒闭,锤子日薄西山,而华米OV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是国内手机市场的“冰与火”。问题应该指的是国内市场,那么我们就重点讨论一下为什么国内市场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

曾经,国外手机品牌都把中国作为非常重要的阵地,各自投入大量资源,想在中国分得更大的蛋糕。比如索尼/LG/三星,包括苹果,他们在中国的发展遇到了一个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本地化;毕竟国外公司不能完全了解中国国情,导致手机质量好,软件生态体验却一直不温不火。这正好给了国内的手机厂商一个机会。比如小米的第一款产品MIUI就看到了这一点,努力打造适合国人的操作系统,一炮而红,成功打入手机市场。事实上,国际巨头的本土化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已经埋下了他们自己退出中国的种子。

中国电子商务全球领先,小米的互联网销售模式无疑是手机销售渠道的创新。中国本土企业因为主场优势,纷纷享受到互联网模式的红利,发展良好,而国外缺乏电商的经验,无法一步一步赶上。所以2012之后,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手机品牌多达200个。

互联网销售模式的红利逐渐消失后,线下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此时,OPPO、vivo、华为线上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大丰收;14前后,华为、OPPO、vivo集体爆发。根本原因是广泛铺设线下门店,以至于不让小米开小米之家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此时大量国产手机品牌消失,第一波洗牌是因为渠道集中化。

随着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标配产品,品牌非常重要。手机垄断不可避免的原因之一就是认可度一定要高,否则会给消费者太大的选择压力。现在的情况是,四五线城市的用户群体都在用华为、OPPO、vivo、小米、苹果,其他手机品牌根本没有机会。

其次,随着手机的发展,国内市场已经饱和。这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R&D的实力。这些年来,华为动作频频,不仅研发自己的处理器,还优化Android系统底层,每年的R&D投入都大幅增加;不仅如此,手机的这些技术创新很多都是国内企业做的,比如小米的全面屏,OPPO,vivo的摄像头升降技术...这些企业凭借自身的核心R&D实力,抢占了外资巨头和小型制造商在中国的份额。垄断局面出现,“冰与火的两个世界”应运而生。

谁是世界英雄?曹流,像孙仲谋一样生孩子。——南乡子登京口顾北亭有怀辛弃疾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分久必合。虽然手机行业存在冰与火的两个世界,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是非常正常的,也是非常有利于我们消费者的。为什么?慢慢听我说。

此前,中国手机品牌有HTC、中兴、华为、酷派、联想、魅族、小米、金立、努比亚、vivo、oppo、TCL、波导、康佳、东信、迪比特、海尔、海信、熊猫、伊美、科健、长虹、CECT、天士达、万利达、多普达、明基、华英。

外国手机品牌包括苹果、三星、LG、索尼、摩托罗拉和黑莓。......

现在我们来看看2018上半年的销量排名。

估计很多人没怎么听说过金立,因为现在金立手机面临资金危险,正在渡过难关。金立的资金问题是因为2016和2017的营销费用和投资费用投入过多,其中营销费用60亿元。钱是花了,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李晶花了60亿元,很多人还不知道。Vivo和oppo随处可见。每年的营销成本费用是多少?想不到营销这么厉害,销量自然不会差。那么这种情况对我们的消费者是好是坏呢?

绝对好!!!

首先,关闭小厂商可以让资源更集中,手机研发投入会更多,技术会更好,我们可以花更少的钱玩更好的手机。

其次,竞争加剧,每个工厂都需要在产品上下功夫。你可以看到之前一直抄袭外观的OV也开始创新了,你就知道现在产品竞争有多激烈了。一不小心就会GG。而锤子、努比亚、360这些小品牌为了生存也会发明很多新奇的功能,丰富我们的体验和生活。再烂,听听罗老师的单口喜剧也不错。

反映到生活中,我们看到手机的差别越来越小,甚至一部百元手机也能满足很多需求。旗舰机只是在性能上更强,不会说有更新的体验。这些都是手机竞争加剧的结果。

说到为什么现在做市商都在救这些东西,我可以好好吹一波。先说重点:各有各的商业模式,各有各的辉煌。

1,小米

质量好,价格低,功能好,用了不会忘。

多方合作,把手机成本剪开,把几千块的智能手机变成几百块就能买到的玩具。在这方面,小米的意义是前所未有的,就像手机市场的阿里巴巴一样。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小米的使命是让全世界所有人都能用上智能手机。有人说小米手机质量不好。我身边有几个人用小米,最后都是米粉。如果真的不好,那么多粉丝都是假的吗?有人会说粉丝是假的。别忘了,小米开了小米商城,小米有粉丝的产品,这些购物网站的流量仅次于淘宝和JD.COM!

2.华为

死磕技术,技术死宅的铁之恋

华为的技术在手机圈是不可接受的。目前只有华为在使用自己的芯片方面做得比较好。而现在华为已经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随着时间的积累,我相信它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3、vivo oppo

粉碎!扔钱!多投点钱!

这是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原因。产品质量肯定是好的,但OV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他的宣传。现在试试看电视剧,综艺节目,网络广告,你绝对可以成为OV。就算不看,OK,还有地铁站,广场活动等着你。无论如何,你不能忽视它。这两家公司的宣传都很牛。

4.魅族

外观创新和系统优势

重要的是CEO为了宣传已经下台了。拒绝这个品牌的理由是什么?

5.锤子

小步快跑,不断创新。

Onestep,Big Bang,无限屏...很多有趣的应用都是它开发的,比很多大厂都要好。在这方面,也是优秀的。

6.一加

策略过硬,口碑宣传,稳步推进。

7.努比亚和360各有特色。

国产手机到此为止。.....

国外手机主要有两个:苹果和三星。

苹果垄断了智能手机市场90%的利润,软硬件一体化,技术无疑是一流的。不同的是这几年外观不好,国产手机比它漂亮的笔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三星在品牌、技术、屏幕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营销商可以挑战其地位,但今年的S9创新不足,进步不明显。在中国这个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手机市场,已经被淘汰了。相信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成功,三星在全球市场是非常危险的。

进入2017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很多手机小厂商不断被曝出资金链出现问题。包括曾经信誓旦旦的锤子,360,甚至魅族手机,今年也是问题不断。

自去年乐视手机倒闭后,进入2018,手机行业一直处于冰火两重天的状态。小米已经成功在港股上市。目前华为问题不大,OPPO VIVO继续抢占线下门店。

1.去年乐视就没了。今年罗永浩锤子屡次裁员,甚至传出成都总部倒闭的传闻,360一度被爆与锤子合并。之前,一直以稳定存在的魅族手机,拆了几次,合了几次,从产品经理的问题到老板张煌,总是有问题。

所以,我觉得说手机行业是两个世界一点都不为过。

2.首先来说说为什么手机行业会被冰与火震撼。第一,手机行业已经逐渐饱和,小厂商分分钟被淘汰。外面有苹果,里面有小米华为OV。小手机厂商的市场很小,但是在大厂商的围攻下,哪里还有生存的空间?

第二,手机性价比在降低,但实际生产成本并没有下降多少。现在大多数人都无法想象智能手机的普及。十八线农村的大爷大妈都用小米华为OV的智能手机。这个人气是极其吓人的。

最后,销售渠道变得更加集中。在网上,毫无疑问苹果小米华为OV的官方商城和官方旗舰店无处不在。线下小米的小米之家,OPPO VIVO的线下店更是不可想象,OV无处不在。

在这种情况下,小的手机厂商,即使做性价比高的手机,也不再出名。第二,销售渠道如此有限,生存空间如此狭窄。

手机行业变化太快,马太效应因为行业内软硬件的融合而凸显。强者愈强,强者愈弱。

目前,诺基亚宣布手机卖给微软,品牌死亡。联想zku、iuni、天语、夏新、波导、酷派、可口可乐、乐视都相继死亡。连几万元的奢侈品手机ventru都卖了,htc收缩,金立手机资金链断裂,魅族发展面临困境。那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第一,很多手机错过了智能机的浪潮。

2007年,苹果发布了第一代iPhone,尤其是2010发布的iPhone4,使得手机行业全面进入智能手机行业。但是很多企业还停留在功能机思维,只能导致死亡。比如如日中天的诺基亚,因为错过了智能手机的浪潮而夭折,巨人一下子就死了。但htc抓住了智能手机的浪潮,繁荣了一段时间。

第二,互联网手机革命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1成立的小米,创新性的使用了高配低价的互联网手机模式,同时通过饥饿营销、互联网炒作等手段扩大出货量,倒逼供应链改革和资源倾斜,于是小米、荣耀等品牌崛起,而那些出货量低的手机品牌慢慢被历史淘汰。

第三,研发和设计投入巨大。

对于互联网手机品牌来说,投入巨大。首先,软件需要不断优化Android。上百人的ui设计团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更大的成本在于研发投入。手机行业创新已经很难了。能想到的功能我们都已经做到了,设计上也是如此。每一项新的创新都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哪些小品牌必然无法投入巨资研发,这就造成了小品牌较小的马太效应。

手机行业变化很大,但你看互联网公司,就相形见绌了。我们来讨论一下最近五年死了多少互联网公司。

手机行业呈现冰与火的两个世界,这是手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行业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强者愈强,弱者直接被淘汰。至于手机巨头的倒闭,是手机行业内外因素造成的。那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手机行业已经是一个红海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国内外知名和不知名的手机品牌数不胜数。国际手机品牌苹果和三星都是巨头,一直很强,其他小品牌或者新品牌生存空间会很小。目前在国内生存得比较好的品牌只有华为、小米、OPPO这几个。还有的逐渐淡出视线,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比如魅族、联想。有一部分直接被淘汰,锤子手机现在面临收购。李晶已经进入破产重组。之前陷入困境的HTC已经被卖了,运营配合非常好的酷派也出局了。国外手机品牌也是如此。如果起亚推出不死不活的智能手机,已经被人遗忘,摩托莫拉也在自我推销,被边缘化。其他索尼和爱立信在手机行业也没什么话语权。这样看来,红海市场一定是一个冰与火的世界。

二是手机全球销量逐渐饱和,出货量年增速放缓,分蛋糕的机会很少,越来越难。世界总人口超过60亿。根据2018,全球手机出货量三星314万,苹果2.3亿,华为210万,小米和OPPO 10万。排名前五的品牌都占了8亿多。其他品牌可想而知出货量有多惨,几百万的订单。没有销量和市场份额如何生存?

第三,手机行业技术密集,资源整合度高,创新要求高,更新迭代非常快。这本身就很难。靠PPT和淫秽是做不出好产品的。从锤子手机来看,我们知道做一部手机有多难。以老罗的号召力、影响力和购买感,锤子开业还是备受期待的。但是随着后期产品迭代,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不太意外,越来越难。另外,和联想一样,PC已经是巨头企业。面对手机市场,因为步伐没跟上,研发没跟上,现在已经是三流团队了。即使联想现在试图推出新产品,也没有多少扭转局面的作用。

第四,手机公司和其他行业一样,由于外部竞争不好,内部管理不善,注定会被淘汰。金立手机就是这种情况。这两年无论是手机产品还是市场口碑和销量,其实都还不错,在行业内还是有一席之地的。但由于内部管理不善,据说老板沉迷赌博,欠下巨额债务,拖垮了公司,目前面临破产。过去几年蓬勃发展的HTC也受到了春风的启发。那时候小米什么都没有,华为也不是现在的华为。因为自己内部研发产品,对消费者胃口不够,所以逐渐没落。大势已去,很难东山再起。现在它已经把重点放在了vi上。在这个行业,冰与火还会继续。

基于以上因素,手机品牌会破产,冰与火还会继续。当然,新的品牌也会出现,可能会有所突破。比如一加这样的品牌,现在做的还是不错的。

曾经的手机巨头HTC被谷歌收购,商务手机的老大李晶也面临着资金困难的问题。2017的手机市场,看似红火,实则盛世危歌悄然奏响!

2017年,国内手机市场增速放缓,销量同比下滑,释放出智能手机市场即将进入寒冬的信号。

除了小米、华为、oppo、vivo,头部的手机品牌都出现了销量下滑。去年2月,基于对2018年手机销量的预测,这些厂商大幅减少了对上游供应链的订单。换句话说,华为等手机厂商已经意识到了市场的低迷,开始减产手机。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1,前两年的换股潮结束,红利消失;

2.随着智能手机质量的提高,创新的减少,人们的换机周期也在延长。

大品牌如果减少销量,损失不会太大,但对于那些原本销量就少的品牌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比如HTC,金立,本来市场份额就少得可怜,在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相当于把他们最后一碗饭抢走了。

目前国产手机前四是华为、oppo、vivo、小米,占据了75%以上的市场份额。因为这些厂商有充足的资金,有更多的资本投入到营销、研发、销售渠道上,可以不断的打响品牌,打造成熟的产品。

比如华为可以花巨资研发自己的芯片麒麟海思;Oppo、vivo可以花钱请流量明星代言,在地标建筑投放广告;小米可以大量开设小米之家,增加分销渠道。这些无疑是烧钱,但绝对有用。

这些品牌有了市场份额和知名度,就可以从其他品牌那里吸收“逃离用户”。于是,手机市场的“马太效应”出现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评论:你用的是什么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