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角楼”上保险!平均一家房企抛出再融资方案,备受关注。

65438+2月22日晚间,新黄浦发布公告称,拟以非公开方式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用于“保本保民生”相关房地产项目。这是继股权融资“第三支箭”政策发布后,a股房企计划再融资的又一案例。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统计,自6月28日证监会公布165438+上市房企重启M&A及配套融资,上市房企及上市房企重启再融资以来,不到一个月时间,已有复兴、大明、万科A、陆家嘴、招商蛇口、贾凯、法华、绿地控股、格力地产等23只a股上市。

综合来看,此轮房企“增持潮”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方面,招商蛇口、格力地产等房企借助政策东风重启并购重组,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另一方面,多数房企计划直接在a股募集资金,用于“保交房、保民生”相关的房地产项目等政策支持领域。目前已有6家房企率先抛出定增方案,可见其落地速度之快。

从这波房企再融资潮的属性来看,多元化特征明显,既有招商蛇口、藏城投等央企开发商,也有贾凯、大名城等民营房企,还有万科A等优质房企以及部分处境危险的房企。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上市房企再融资实施时,市场的认购意愿将备受关注。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部分资产负债结构较为合理,专注于主营业务,业务规范,优质资产较多的房企定增会相对受到投资者青睐。对于身处险境的房企来说,可能迎来一次宝贵的增加投资的机会,但投资者可能会更加谨慎,实控人参与认购有望提振投资信心。

房企再融资呈上升趋势。

“最近对房企融资的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尤其是10月底以来,在优化股权融资政策的指引下,不断有消息传出,包括央企、民企在内的同行都在酝酿再融资,都希望抓住政策机会,增加补充资本,改善资产负债表,确实可以称之为涨潮。作为地方国企的开发商,公司也在准备相关工作。"北京某上市房企高管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事实上,此轮房企“增持潮”的重要背景是,被业内视为股权融资“第三支箭”的新政于6月28日正式落地,165438+,这也意味着a股房企兼并重组和再融资政策暂停多年。

此次,证监会明确了支持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的五项具体政策措施,包括恢复涉及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支持融资,恢复上市房地产企业和涉及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再融资,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地产企业存量资产的作用,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作用。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统计,自10月28日“第三支箭”新政启动以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有北新路桥、复兴股份、世茂股份、大名城、新湖宝、万科A、天地源、陆家嘴、华夏幸福、金科股份、冠城大通、招商蛇口、嘉明城。

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招商蛇口、格力地产、陆家嘴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并购。相应的政策是“允许房地产企业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购买住房相关资产;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时,可以募集配套资金。”其他上市房企筹划再融资事项的募集资金用途,重点用于“保财保民生”相关房地产项目开发、偿还债务本息、补充流动资金等符合房地产企业再融资政策要求的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2月21,65438,证监会表示将大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落实已发布的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房地产企业,允许房地产、建筑等密切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实施涉房重组,也被业内视为鼓励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的政策,有助于改善资产负债表,提升资质。

潜在订户很担心。

事实上,目前已有法华、复兴、贾凯、大名城、三湘印象、荣盛发展等6家房企率先抛出定增方案,足见响应政策规划的定增速度。其中,法华股份和大名城确定了部分定增投资人,均为控股股东或关联方,而贾凯城再融资完全由建业投资承担,建业投资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关联方。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法华股份是此轮房企再融资预计募集资金额最高的房企,其控股股东认购一半。

65438年2月5日晚间,法华股份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募集不超过60亿元用于郑州法华枫景花园项目、南京燕子矶G82项目、湛江法华新城南(北)花园项目、绍兴金融活力城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控股股东法华集团认购金额不超过30亿元。

在业内看来,房企大股东参与再融资,不仅有助于提高定增成功率,增强企业控制力,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中指院企业事业部研究总监刘水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增持认购可能会很快落地。“因为这样一来,具体投资人的构成单一,投资人往往是公司的决策者,熟悉公司情况,与公司利益一致。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参与认购,也说明他们看好公司,愿意拿出真金白银补充公司权益资本,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形象,提振投资者信心。”

事实上,除了控股股东明确参与认购外,其他可能认购房企定增的投资者备受关注。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大股东、实际控制人、部分央企、地方城投、AMC、部分纾困基金、相关房地产企业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或债权人,都可能成为潜在投资者。“房企的密集引入,最终取决于房企增发股份的具体定价和条件是否具有吸引力,市场整体情绪,以及投资者对部分房企经营模式和业务前景的预期。定增计划需要跟上市场需求,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

在刘水看来,虽然房企正在快速筹划再融资事宜,但仍需经过董事会、股东大会、监管审批、投资者认购等多个环节,落地过程面临一定考验。“目前的政策环境足够宽松,其面临的考验主要来自于股东大会对定增方案的认可,以及投资者对企业和融资目的的认可。目前a股都是定向增发,针对的是以金融机构为主的投资者,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也会参与认购。"

“此外,尚未脱险的房企股权融资落地更快。这类企业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开发销售节奏,增加融资或直接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通过清偿债务间接释放经营资金替代原有自有资金用于偿债,无论哪种用途都有利于增加企业流动资金,加快发展进程。”刘水告诉记者。

房企危在旦夕还是迎来机遇?

事实上,在业内看来,之前的房企融资政策支持主要集中在优质房企,而三箭新政并没有对出险的房企进行限制。在此背景下,世茂、华夏幸福、金科等此前违约的房企也在积极筹划再融资事宜。

那么,这些房企能否通过定增筹集资金,迎来债务风险化解的契机,也备受关注。

“整个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在此之前,有很多优质的房地产企业,房地产的整体估值或股价并不高。投资者会理性看待此前已经危在旦夕的房企的增持。”周对说道。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市场对于房企的定增认购可能会更加谨慎。

在刘水看来,身处险境的房企增加的意图主要是发展“保财保民生”项目,偿还债务,补充流动资金。对于股东来说,以股权形式投资,就是参与利润分配,实现盈利。一方面,承担风险的企业缺乏融资用途的盈利空间,另一方面,目前销售回款不畅,其他再融资渠道基本关闭。即使完成了保底交割项目,偿还了部分债务,也很难释放多余资金进行运营。在这种情况下,股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收益也难以增加。

对此,刘水建建议,对于身处险境的房地产企业,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成为固定收益类投资者,可以起到一定的提振信心作用。“通过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与公司的深度绑定,企业向债权人和买方释放积极解决问题的信号,可以为偿还债务和确保交付赢得时间和空间。”

克而瑞分析师也认为,房地产再融资的放开可能有助于企业分得一杯羹,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进一步促进企业债务风险化解,对帮助企业出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保险公司仍存在较大债务问题,经营状况不一。即使方案通过,定增方案依然是市场化行为。一方面,相对于其他房企,可能更难找到投资人。另一方面,投资者与筹资者在发行价格上的博弈也将是定增方案成功发行的难点。